|
3. 周代卜筮史官作《易》
从《周礼.春官宗伯》中可知:西周设有大卜、龟人、占人、筮人等卜筮官职,其官种之繁、人数之多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些卜筮官员的工作任务应该就是将卜筮结果及应验情况记录下来,其最后成果自然应该就是《易经》,现存《易经》卦爻辞中有些占断显然不是一次卜筮记录而成,例如:
“坤: 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 利; 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睽.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 .初六:系于金怩,贞吉;有攸往,见凶; 孚嘀躅。”
“巽.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遁.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如《易经》系一人所作,显然无必要在同一断语中重复多个“亨”、“吉”之类的词,故看来《易经》非一人一时所作。顾颉刚先生曾从卦爻辞中的故事推断《易经》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11,这仅是从历史可能性考虑,如再结合知识积累的逻辑考虑,由卜筮记录积累成《易经》规模需要相当长时间,故《易经》的形成年代极可能绵延于西周三百多年间,作者应是多位卜筮史官。
4. 孔子编《易》
另一方面,由于有案可稽的最早《易经》应用史实是公元前672 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这说明在孔子(551-479 B.C.)之前的公元前672 年《易经》就已经成书或初具规模。这从历史的角度否定了孔子作《易》,可与前述从思想角度的否定相补充。
然而,《易经》的语言风格与《诗经》、《春秋》确有相似之处12,不比《尚书》古奥,如:
《易经》 《诗经》
或跃在渊(《乾》) 鱼潜在渊,……或潜于渊(《小雅.鹤呜》)
王用出征(《离》) 王于出征(《小雅.六月》)
受兹介福(《晋》) 报以介福(《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
系于苞桑(《否》) 集于苞桑(《唐风.鸨羽》)
君子于行(《明夷》) 君子于役(《王风.君子于役》)
《易经》 《春秋》
童蒙求我(《蒙》) 齐人救邢(《闵公.元年》)
高宗伐鬼方(《既济》) 晋侯伐卫(《文公.元年》)
震用伐鬼方(《未济》) 楚人伐吴(《定公.二年》)
利牝马之贞(《坤》) 考仲子之宫(《隐公.五年》)
公用亨于天子(《大有》)公会郑伯于垂(《桓公.元年》)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易经》与《诗经》和《春秋》的形成年代不会相差太远,有可能是孔子统一编定。
于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考虑,符合史实的《易经》成书经过的逻辑推断是:
《易经》是西周时期将卜筮卦象与有应验的卜辞结合起来的卜筮记录,作者为西周多位卜筮官员。西周末年,<敏感詞>动荡,王权衰而诸侯兴,于是一些卜筮官员携《易》投奔诸侯。春秋时期,鲁国文化发达,必有《易经》传入,《易》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添加减漏,这应是后来形成多种《易经》抄本的根源。孔子早年可能倾力于《诗》、《书》、《礼》、《乐》而未注意《易经》(这从《论语》中多次提及《诗》、《书》、《礼》《乐》的内容可以看出),到晚年才“晚而喜《易》”,惊呼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于是“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而编定《易经》(包括卦序和卦爻辞),传与门人,奠定今日通行本《易经》之基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孔子作书编册之艰辛可以想见,竹简之错漏脱落当属常事,故编《易》时可能发现个别中断或不连贯处,于是孔子自行补入──这应是有些爻辞与前后爻辞关系不大的原因,如乾卦“九一”、“九二”、“九四”、“九五”、“九六”各爻都讲“龙”,唯有“九三:君子终日乾乾”讲君子等。《易经》也只有通过孔子经手并以其所创之师授徒式教育体制代代相传,才得以发扬光大。
5. 关于《易经》思想和作者的结论
至此,得出《易经》草创于殷商、渐成于西周、编定于孔子的分析结论,《易经》思想总体上是西周时期掌握知识的中层卜筮官员对世界事物的认识。这一结论可以较圆满地解释《易经》的思想、形式、作者以及卦爻辞中记录的“高宗伐鬼方”、“晋侯以锡马蕃蔗”等故事,不致于产生逻辑矛盾和历史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