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的五种宗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5:2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度教为第一大教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也是第一大教。它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罗门教,.一般认为,约在8世纪,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婆罗门教进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


印度教的神

了解印度教首先要了解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印度教的神实在是太多,没人能说得清究竟有多少。但是,印度教中的大神主要有三个:创造之神梵天、破坏之神湿婆和保护之神毗湿奴,围绕这三大神又衍生出很多<敏感詞>的神。




印度教湿婆
梵天的形象有时是一个英俊的成年人,有时又是个白胡子老人。他身有四头,坐骑一只白天鹅。梵天被认为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据说他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司掌教育与文化的女神,就是从他的大拇指上生出来的。梵天有儿子十多个,都不是他妻子所生,而是他自己生出来的。随后他儿子的儿子们一代接一代生出了世界万千生灵。梵天创造世界后,大地动摇不已,他命蛇神在地下支撑,世界才算平稳。

湿婆的形象十分可怕,他头长三只眼,颈绕眼镜蛇,四只手分拿三*戟、手鼓、水罐和念珠,坐骑一头白牛,头顶一弯新月。湿婆能降魔伏妖,额上第三只眼的神火威力无穷,曾把印度教中的爱神烧成灰烬,因而印度教中的爱神有“无形”之称。湿婆神善舞,传说他创造了刚、柔舞蹈两种,是人间舞蹈的开端,所以,印度人也奉他为舞神。

湿婆的妻子是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她的前身是萨蒂,因父亲看不起其丈夫湿婆,她怒而跳火自焚,后来“萨蒂”就成了印度贞妇自焚殉夫的代名词。帕尔瓦蒂还有两个化身,一是难近母,二是伽利女神。这也是印度教教徒十分崇拜的女神。

湿婆的两个儿子也是有名的神,一是象头人身的智慧之神格纳希,一是战神犍陀。关于格纳希,传说很多。有一种传说说,有一天,帕尔瓦蒂在家沐浴,她让儿子格纳希在门口守护,不要让任何人进来。这时湿婆恰好外出归来要走进家门,有母命在身的格纳希死活不让父亲进去。湿婆大怒,挥刀砍下儿子头颅。当湿婆明白原委之后,知道错怪了儿子,于是采取补救之法。他让妻子出门把见到的第一个动物的脑袋砍下来,安在儿子的脖子上,儿子就能起死回生。帕尔瓦蒂出门见到的第


印度教加利女神
一个动物正好是一头象,于是,格纳希就成了象头人身。

湿婆还有一个让印度教教徒供奉的很特别的物件,那就是在好多湿婆庙中可以看到的石雕圣物“林伽”,这其实是湿婆的生殖器。传说梵天曾同他商量如何创造世界,他没有理会而是沉人大海去修行了,待他出海归来,世界已经创造完毕,与他不相干了。湿婆一气之下,把生殖器割下来,扔到了人间。

印度教起源与教义

  古代印度由于地居温带,因而物产丰饶,促使人民富干玄想。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里安(Aryans)民族侵入北印度,他们最初带给当时西北部五河地方民族的宗教文化是“四吠陀典笈”,这时期宗教思想的特点是崇拜他们陆续塑造出来的神——多神教。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时代的思想逐渐由西北方转向于恒河流域的中印度,而多神教的崇拜也转为一神教——即对所谓“梵天”的信仰。随着“梵天”的确立,他们又创造出“梵天生四姓”之说,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毗舍(平民)、首陀(奴隶)阶级制度,十分严厉,作为掌握政权的刹帝利阶级,其重要决策及宗教大事还得听命于婆罗门阶级。“梵天生四姓”之说在当时的印度已占统治地位,但不满这一理论者仍在在有之,于是诸派哲学都应运而生,如数论、胜论、瑜伽、吠槽多……都有各自的不同宗教主张。后来,各派中的吠槽多派既远承古籍又有所发展,对纷歧的各派哲学作了调和,成为印度宗教思想的正统者,也称为印度教。

印度教各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求取“解脱”的方法,但他们的方法虽异,而万变不离其宗,又有其共性。如吠陀时代重在祭祀仪式,欲仗“神力”以求解脱。吠槽多则反对繁杂的祭祀仪式,主张以“梵”为中心,把人们引到“梵”去,达到梵我合一的解脱境界。对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归结为“梵”和“神”的创造,“梵”是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其说法之基本精神与《创世纪》所说确是异曲同工。

  随着历史不断的前进,印度教的各派修行方法,也向两个极端分别转化:一是纵情的享受,他们认为人是“梵天”所生的,既成为人,就必须纵情享乐,不计因果。二是修极端的苦行,如赤身、拔发、投渊、投灰、绝食……妄图用这些苦行以求得死后的“快乐”。这两种偏于极端的修行方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印度教对于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而终,而是无穷无尽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为(业)所决定。动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这个连锁中的环节。一个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恶则能令他来世堕为畜类。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终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间求得快乐。虔诚的印度人的愿望是获得解脱, 在那种不变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称为梵和涅。

牛被印度人看作是神的化身,受到人们的保护不被宰杀。牛被称作“如意牛”,也代表幸福吉祥;印度人使用牛粪来治疗皮肤病和一般的外伤,疗效非常好。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她孕育了印度的文明,人们称天河,每年的许多节日和祭典都在恒河河畔举行,小孩子的成人礼也需要恒河水来淋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恒河中洗浴身体,人们希望通过圣水消除疲劳、驱除疾病、洗净身体的罪恶。

人们还通过制作护身符来建立自己与神和神力之间的联系,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不止一个的饰物。这些物品大都是懂得祭祀的人精心制作的,是老师给弟子的礼物,也是朋友之间的信物或是来自施法的祝福。不管怎样,那都是代表生命亲近另一生命的善意的行为。



伊斯兰教势力不弱

说起伊斯兰教,人们一定会想,这不是阿拉伯世界的宗教吗?事实确是如此。印度的伊斯兰教也是来源于阿拉伯世界,但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影响的确很大。从历史上来说,伊斯兰教曾一度贵为国教。从目前教徒的人数上来讲,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印度现有穆斯林1亿多人。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建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不同,伊斯兰教主张的不是多神论,而是一神论,并且反对偶像崇拜。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宇宙万物之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8世纪初,伊斯兰教通过不断发展和扩张,成为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世界性宗教。也许是由于印度在地域上与伊斯兰教的发祥地相对较近,因而早在712年,伊斯兰教就在印度的信德地区立足,随后其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到12世纪和13世纪,伊斯兰教在北印度几乎是无坚不摧。到14世纪,伊斯兰教更是登峰造极,成为惟我独尊的国教。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不仅全力扩张伊斯兰教势力,而且还压抑<敏感詞>宗教的发展,以刀枪和税收强迫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

悠久的印度历史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许多古代建筑显现出明显的伊斯兰风格。伊斯兰教派的力量在印度独立运动中也起过重要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与印度国大党携手合作,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由于彼此政见和主张不同,两派力量最终分道扬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力量大为衰落,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推出了历史上有名的“蒙巴顿方案”,于是,印巴1947年实行分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以两个不同的国家面貌出现在世界上。

印度的穆斯林和世界上<敏感詞>地方的穆斯林一样,《古兰经》同样是他们的圣典。印度的穆斯林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大都居住在印度的北方、西孟加拉、比哈尔和安得拉等邦。由于<敏感詞>、经济、历史以及宗教观念的不同,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自古以来冲突不断。远的不说,就是在1992年,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发生过严重的冲突,印度教教徒在北方城镇阿约迪亚一夜之间把一座四百多年的清真寺夷为平地,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全国性的教派摩擦,还震动了整个世界。



佛教趋于衰落

当今印度不是佛国,佛教在印度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今天佛教只能说是印度这个宗教王国中的一个教派。一般认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摩,也就是被后世称为佛祖的“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后代, “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乔达摩的诞生地是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他是该国净饭王的太子,属于刹帝利种姓。据传说,由于他出生于帝王之家,在幼年、少年以及青年时期,享尽了荣华富贵。他读过书,娶过妻,生过子,又贵为太子,人间美好的一切都可以信手得来,但是,悉达多乔答摩天生异秉、善于思索,为了探求人生的真谛,在他29岁之后的一天夜里,他离开了熟睡中的妻子,溜出了王宫,走上了成佛之路。乔答摩起初是四处遍访名师,求教人生解脱之道,可是始终不能如愿。后来他到山洞、森林中苦修,真可谓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仍然是徒劳无功。最后,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决心打坐思索,终于大彻大悟,成了佛。“佛”是“觉者”之意,乔达摩经过六年的不懈求索,于35岁时悟道成佛,随后周游印度北部各地,弘扬佛法,佛教随之兴起。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全属因缘变化、无常而痛苦的。人是在“无明”的状态中轮回于痛苦的世界,只有以8种“正道”才能摆脱“无明”达到最高境界捏磐。佛教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主张“诸法无常”,人人平等,符合当时的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的意愿,因而在恒河中下游一带迅速得以传播。佛教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盛极一时,被立为国教。但到了13世纪,伊斯兰教势力在印度发迹,佛教遭到灭顶之灾,僧侣被杀,寺庙被毁,经书被焚,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失。直到19世纪后半叶,佛教才从斯里兰卡再度传回故土。

到了印度伽耶城附近的佛教圣地,你就会明显感到佛教在印度的确是衰落了,最为神圣的菩提伽耶的大觉寺也远算不上雄伟壮观。与印度有名的印度教庙或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实在是无法比拟。尤其是中国人到了那里,不由得会想到布达拉宫的雄壮、乐山大佛的巍峨、雍和宫的庄严……佛教在中国才真是发扬光大了。

说起佛教,中国人肯定会想到唐僧。一本《西游记》把唐僧取经的故事描写得神乎其神。但唐僧确有其人,赴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不过,唐僧并不像《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法力无边,上有菩萨保佑,下有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随行。《西游记》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的想象或是创造,但其基本素材是取自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

其实,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重世纪就有印度和尚来到中国。其后,既有从印度来的和尚,也有从中国去的僧人,他们的努力为佛法东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首推玄奘。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玄奘本姓陈,俗名棉,唐洛州缑氏(今洛阳偃师县缑氏乡陈河村)人,生于602年,卒于664年。陈 13岁时出家,法名玄奘。玄奘聪敏好学,悟性极高。他熟读各种佛经,走访远近名僧,但他发现各名师所讲经论互不一致,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到佛教的诞生地西天印度以求真解。他上奏朝廷,请求西行,未予获准。唐贞观三年,也就是629年,长安饥荒,朝廷律令趋宽,允许百姓自行求生。玄奘借机从长安出发,向西进发。他不顾路途险恶,孤身一人,徒步踏上了茫茫的西行之路。他经甘肃,出敦煌,过疏勒河,横穿帕米尔高原,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在阿富汗,他参谒了当地的佛家圣地,然后南行,跨越兴都库什山,穿过克什米尔山区,进入现在的巴基斯坦,接着继续南行终于踏上了佛祖的诞生地印度。

在印度,玄奘足迹遍及印度北部、东南部和西部,拜访各地的名寺高僧。他不仅精通了梵文,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至高的佛理。他到过当时印度的<敏感詞>中心曲女城,也到过著名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苦学佛经达五年之久,屡次参与辩论大会,又屡屡获胜,因而声誉日隆,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玄奘游历印度各地,不仅佛业大成,而且名声远扬。羯若鞠国戒日王在曲女城设无遮大会,盛邀玄奘主讲大乘教义,与会的印度18国国王、3000多名佛教徒、2000多名婆罗门教徒以及那烂陀寺的上千名僧众,均被玄奘的精辟议论所折服。

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携带金银佛像7件、佛经657部回到了长安。随后19年,他潜心译经75部,并写出一部空前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自己西游印度的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当时印度的山川、城池、道路、风俗、物产、气候、<敏感詞>、经济、宗教、文化和艺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是一部史料价值奇高的巨著,现在印度许多佛教名胜,如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所发掘的。

玄奘西游印度前后17载,孤身步履万里之遥,屡遇丢掉性命之险,学异域之语,悟高深佛理,成一代名僧。有诗赞云:“西行历尽坎坷难,跋涉万里往伽竺。弥勒横流中华土,圣僧留芳千古赞。”玄奘不仅在中国是童叟皆知,在印度也是家喻户晓。


锡克教颇具特色

在电视或是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印度人中有一族人的男子身体彪悍、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这就是锡克人。锡克人信奉的宗教就是锡克教。

锡克教教徒在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中,相对说来人数不算多,现在有二千多万人,主要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锡克教尽管教徒不是很多,但从它的教义、教规、教庙以及教徒的穿戴等方面来看都极富特色,因而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教派。

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下半叶,鼻祖是纳那克。锡克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它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融为一体的宗教。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现实。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多神论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时也反对偶像崇拜和男尊女卑,而且还反对妇女戴面纱和幽居深闺以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繁琐的祭礼。从这一点来说,锡克教确是一大进步。锡克教至高无上的经典是《阿迪·格兰特》,亦称《格兰特· 沙哈布》。

“锡克”一词源于梵文,意即“门徒”。锡克教教徒十分敬重本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汉语译为“师尊”。锡克教从鼻祖纳那克开始,先后有十位师尊,之后的首领不再称为师尊。从第六代师尊开始到第十代师尊,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乙王朝的压迫和进行复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第十代师尊时期,男教徒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的名字加上了“考尔”,意为“公主”。

第十代师尊要求成年锡克男子必须做五件事,也就是锡克人有名的“五K”。五K代表蓄长发(Keshas)、加发梳(Kanga)、戴钢手镯(Kara)、佩短剑(Kirpan)和穿短衣裤(Kachcha)。在锡克教徒的心目中,这“五K”具有特殊的含义。

蓄长发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最明显的标志。他们认为留长发是古代圣贤或有学问者的习惯,因而终生不得理去毛发。蓄长发、长须既表示睿智、博学,也象征大胆、勇猛。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同时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是为了培养永恒无限的锡克教精神,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牢不可破。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剑也是尚武精神的体现。穿短衣裤是为了有别于印度教教徒所穿的长衫,表示与旧的传统彻底决裂,同时也具有一种豪爽的骑士风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五K”的规矩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和戴钢手镯的锡克教男子还是极为普遍,尤其是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绝对是锡克人的象征。

锡克教颇为独特,锡克教的庙也很有特色。锡克教的庙一般都是金庙,最著名的是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城的一座通体镏金的寺庙。这是一座兼具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庙宇,但它既非清真寺,也不是印度教庙,而是“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是锡克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阿姆利则金庙圣殿上为圆顶,下呈方形。圆顶和四面墙体全部镏金’。圣殿位于一汪碧水中央,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蓝天白云之下,金庙光芒四射,碧水熠熠生辉,无疑是一派金殿水中来的美景。圣殿里不设任何神像,只供奉着锡克教圣典《阿迪·格兰特》。金庙平时向公众开放,进入金庙前,必须在庙前的大理石水池中洗脚。非锡克教教徒也要戴上帽子,没有帽子,就需头顶一块毛巾或是手帕。

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印度乞丐很多,但锡克人中很少有乞丐。据说,锡克人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锡克教庙往往就是本教的慈善中心。

锡克教历史上与伊斯兰教和印度教都发生过冲突,50年代以后,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也是摩擦不断。1984年,印度政府军曾冲进锡克教圣地金庙,引起过全国性的局势紧张。随后,3名锡克卫兵又开枪杀死当时的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进入90年代,锡克教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



耆那教余影不断


耆那教也是印度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教派。耆那教的产生时间大约与佛教相同,是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传说耆那教的创始人是筏达摩那,他出生于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吠舍离附近,和佛祖释迦牟尼一样,也是刹帝利种姓的子孙。筏达摩那30岁才出家修行,云游各地12年,最后得道成为“耆那”,创建了耆那教。“耆那”是“胜利者”之意,教徒尊称筏达摩那为“大雄”。

耆那教教义主张万物有灵,因而严禁杀生,其教徒要绝对素食、苦行,以求减轻罪孽,得到解脱。耆那教最初传播于恒河地区,得到过掌握军政大权刹帝利种姓的支持,教徒人数不断增加。 1世纪时,耆那教分为天衣和白衣两派。天衣派主张严守戒律,苦行修炼,身外之物皆为轻,因而<敏感詞>才是至上境界;白衣派则稍有变通,允许教徒穿白衣进行修行。到12世纪,耆那教已发展为一个遍及印度各地的宗教。但在13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入侵印度并排挤异教,耆那教和<敏感詞>宗教一样,受到了重压削减,但它并未隐形灭迹,而是一脉相传,延续至今。

耆那教在今天的印度影响不是很大,但在印度各地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耆那教庙,尤其是巨大的大雄像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首都德里南郊不远就有一个很大的大雄<敏感詞>石像,坐西朝东,庄严肃穆。身临其境,静思默想,你真会有一种欲念全消、万物皆空的感觉。耆那教教徒中现今仍有人崇尚<敏感詞>至上,有时在德里一些人少的地方就能看到这种人的身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