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66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理與修行] 【资料】《佛教「九识」》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8:4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

第一感         眼识

第二感         耳识  

第三感         鼻识  

第四感         舌识  

第五觉         身识  

第六感         意识

第七感         末那识(小宇宙)产生物我区别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

第八感         阿赖耶识(种子识)蕴藏着所有世的记忆并且领悟后可摆脱六道轮回超越生死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 。

众神的意志  阿摩罗识,领悟到这个境界就是神了,没有人类的肉身,身体以灵体方式存在,身体可以随意制造,而且没有死亡,只有封印。不过人类从未达到!





内容: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9、阿摩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或称真如心、自性清净心、净菩提心(菩提即觉悟之意)、实相心、佛性等。藏传佛教噶举派“大手印”的修持,须经四次灌顶(瓶灌、密灌、慧灌、胜义灌)和四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瑜伽)的修持,则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转为“意识”,意识再转为“末那识”,末那识继转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转为“阿摩罗识”,直到阿摩罗识破而转为“法界体性智”,便完成了“转识成智”的心灵修持程序,这个程序在内丹学中称作“炼神还虚”。“法界体性智”即是道教内丹学中所称万劫不坏的一点“灵明性体”,也是佛学的“真如佛性”。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在佛典中多将阿摩罗识归入阿赖耶识之内,不作分别,但和丹经比较发现仅有阿摩罗识和丹经中之元神相当)在佛学中称作“去后来先作主公”的“轮回种子”,在尚未“转识成智”之前由它作主,但既转识成智之后,不受轮回,即由佛性(法界体性智)作主了。阿摩罗识转为法界体性智之后,<敏感詞>各识亦随之而转,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皆为“法界体性智”之妙用。


[ 本帖最后由 挑戦未来 于 2010-3-11 18:59 编辑 ]
地核
发表于 2010-5-25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终以发现专业人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幔
发表于 2010-4-15 17:00:36 | 只看该作者
fungus291f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壳
发表于 2010-3-14 13:40:1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佛教的唯识理论,曾经学过一段时间,只是一知半解而已,说点不成熟的看法。

佛教对于“识”,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一般把“识”看作认识的功能。佛教的基础理论是六道轮回,认为下至魔鬼、蛆虫,上至人类、众神,在生命本质上都是同等的。佛教的一个教条是“无主宰”,第九识不存在什么神才有的说法,连蚂蚁也有。至于超能力源泉、灵体、封印之类,实在是一些人的想象。

佛教内对于识的分类有不同看法,常见的有“六识说”和“八识说”,“九识说”是如来藏体系的学者提出的,法相宗认为八识都有净染两面,单独提出第九识是画蛇添足。并不是说哪一种学说才正确,这些不同学说都是为了建立系统的修行次第。有的宗派完全不需要建立八识这么复杂的理论,对于不同的理论也没有必要调和。

藏传佛教中有部分的修行运用到唯识的理论,比如大手印四瑜伽,但大手印派在见地上是中观见,中观只提“六识”。把前五识转为意识的说法还没有听过,感觉也不符合教理。
道教的思想是从玄学开始的,没有唯识学那么细致繁复,内丹派兴起后,吸收禅宗和唯识的学说充实自己的理论,1楼的“八识归元图”可以看出《楞伽经》的影响。道教只是为自己的内丹修练系统找根据,对唯识体系中的四分三类、种子、二谛等关键弃之不用,所以道教的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与佛教说的,未必是一回事。元神一说,感觉和印度教“神我”比较相似。
佛性是否是法界体性智还值得商榷,佛性是本具,而五智则不一定,在界限上是有差别的。转识成智是唯识一派的理论,中观派的看法又不同。

唯识是佛教一种繁复的经院哲学,一个概念就要花好几天去学习,所以在喜欢简便的中国曾经失传几百年,清末和民国一度复兴,现在不少佛学院也开有相关的课程,但是仍然只是一种学说,与之相适应的修行体系已经衰落了很久。现在能讲《瑜伽师地论》的都很少,更不用说能配合实修的。对于八识的学说没有必要太深入,稍微了解一下就好,毕竟是东方的传统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幣 +1 收起 理由
挑戦未来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基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7:4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o31241 于 2010-3-13 15:07 发表
2楼的介绍还马马虎虎,1楼的介绍错处太多,特别是关于第9识的介绍。

首先什么叫“识”

既然如此,那就请您帮忙改正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3-13 15:07:31 | 只看该作者
2楼的介绍还马马虎虎,1楼的介绍错处太多,特别是关于第9识的介绍。

首先什么叫“识”

[ 本帖最后由 jio31241 于 2010-3-13 15:1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9:0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歌者 于 2010-3-11 19:00 发表
阿赖耶是一切的业的生起本源?????


我知道,是 业 的根本与起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3-11 19:00:09 | 只看该作者
阿赖耶是一切的业的生起本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8:46:52 | 只看该作者
唯识三系的地论宗、唯识宗各立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而真谛一系的摄论宗,则于八识之外复立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
九识即:


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

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

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

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

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

六、意识,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的五尘境界,加以分别。

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

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

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盘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