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死后49天的全过程,转世前的超能体验和遇见的100个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17:4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死后世界
      话说在公元的838-842年,西藏经历了朗达玛灭佛运动,很多寺院和经书都遭到了拆毁焚烧,各路僧团僧人解体的解体,被杀的被杀,一时间元气大伤.。为了把教内的经典保存下来,莲花生大士把很多重要法器、珍贵宝典伏藏在瀑流、山洞里,等后续的有缘人挖掘,重新发扬光大。虽说后来这书在1342年就被某个声称受到了感召的15岁藏民挖了出来,但碍于西藏的封闭环境,一直未能引起大范围的传播,直到1927年,一个热爱东方学说的英国人类学家来到这,在当地喇嘛的帮助下将这书翻译成了英文出版。
     因为聚集了当时战后西方人感兴趣的两大话题:一个是神秘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脉,能让他们暂时躲避战后创伤的西藏;另一个则是兼具敬畏、恐怖和哲学色彩的死亡话题,因此英文版的书一出,当即引起了西方众多学者的兴趣,就连心理学大师荣格看完,都抢着给这书做序。而他之所以如此兴奋,那是因为书里的说法跟他的观点一模一样:人死后并不是一切都会消失。在一个活人看不到“过渡空间”里,还存在着一个完整的死后世界!而从死亡过液到新生命体本身体现的就是尘世的痛苦和暂时的解胞,这跟荣格认为的人死后,与精神对立的身体或物质已不复存在相一致、此时心念的控制在过演的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帮助广魂到“灵魂之神件?这个空间,就是“中阴”。在藏文中,“中阴”被称为“ardo”。将其拆开后,“Bar"代表着“在.…之间”,“"Do”代表着“悬空”。二者结合到一块,可称为在.…之间的过渡状态.。像白天与黑夜之间的间隔,平行宇宙之间的讨湾地带,这些都是“中明”区域,而在佛教的观点中,人的一生会先后经历六种中明状态、分别是在世时的梦中中明、生外中限,禅定中限和去也时的陈终中限,法件中限、投胎中明。当一个人处在中阴状态时,他所看到的时空状态、物理定律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像梦中中阴时,人处在清醒与不清醒之间时,就很容易就体验到灵魂出窍或是亲人托梦。在这个状态下,人的意识会脱离三维时空,就像人呼吸停止时,先是意识慢慢与肉体独立出来,这时人类的灵魂还没完全消散,四处飘荡,所以死者有时会无法分清自己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但随着死者体内地(肌肉、骨骼)、水(汗液、津液、血液)、火(体温、热度)、风(呯吸和体内运行的气体)四大元素的消融,眼耳皇舌身开始失夫功能,意识也会逐渐开始反解当地融入水时,四肢无力,全身动弹不得;水融入火,血液凝固,体波干涸:火融入风,体澙逐渐冷却:最后风融入识,意识就在瞬间消失在意识消失的那瞬间,亡魂们都会看到一道无色无味,纯净又空洞的光,随即很快醒悟过来。开始面临下一个阶段的选择,和开始自己的投胎之旅,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17:47:29 | 只看该作者
投胎之路
   按《中阴得度法》中的说法,投胎之旅最长会经历七个7天,最终得到三种结局:解脱往生,再入六道轮回,或是变成孤魂野鬼。
前文提到的光,就是通往解脱往生的途径。
在藏传佛教里,这束光被称为“原初光明”,代表着生命最初始的状态。如果人生前修为足够高深,能识别出这光是生命的本质,接受引|导并心向往之,就能摆脱一切烦恼和执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7-8 17:48:02 | 只看该作者
但第一次“原初光明”出现的时间很短,大多数人都无法清除识别到这道光,还有一部分这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的),他们会本能船地转身离开,随后进入一片里暗当中
    由于这时死者意识和身体的连接还没完全断开,他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这更加深了他们认为自己还活着的想法,继续做着自己生前平时会做的事,直到三天半之后,他们的神识才逐渐恢复过来,进入下一个的阶段。
这个时候,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叫“灵本”)的五感会得到强化,得到五种生前从未有过的超能力:硬移(可以牌移到任问地方,看到想要见围的人事物)、穿越(可以穿梭时空,回里过去看到前世的自己或穿越未来)、干里眼、顺风耳和读术(知道任何人内心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7-10 13:56:27 | 只看该作者
书籍连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23:39: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没有书,发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