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2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歷史與現狀] 佛教与“佛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1: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教与“佛教”(上篇)


初到贵宝地,看到很多资料,想赚点金币,发一些以前写的文章。感谢各位大佬创造这样的场域,感恩各位捧场。

佛教与“佛教”,初看这个标题好像很扯,其实这里面大有玄机。佛教的原始涵义是佛陀的教导;“佛教”在本文里,指的是一种文化,哲学,信仰体系,宗教组织,反映了“佛教”的一体多面,为了方便阅读,以引号区分。佛陀教了什么?原始佛教怎么演变成现在的“佛教”?是本文要讨论的。

一,佛教
1,原始涵义的佛教
佛教,巴利语 Buddha sàsana。Buddha 觉悟的人,专指悟道后的乔达摩·悉达多,古音译为“佛陀”,有时也翻成浮屠或勃陀,今天的读音近似“布特”。sàsana 的意思是教导、教法、教诫。所以,Buddha sàsana就是佛陀的教法、教导,简称佛教,这就是佛教这个词原始涵义。
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依佛陀的教导:任何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干扰他人的安详与和谐,就是恶行;任何可以帮助别人,令他人安详和谐的行为,就是善行;心要达到真正的清净,不是靠宗教仪式或道理上的分析,而是靠自己直接体悟自身的实相,并且按部就班地拔除令苦生起的种种习气;这是诸位佛陀的教导。这句话可以说完整概括了佛陀的教导,如果说到佛教,我首先会想到这句话。
2,佛教的经典,律,经,论
佛教是佛陀的教导,被后世结集为佛陀的正法,律。法dhamma,是指佛陀教导的法理,义理,修行方法;律vinaya,佛陀为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生活规范。法和律构成了佛陀的教法,这是目前公认最古老最原始最完整的佛教。后世把法结集为经藏与论藏。律藏,经藏,论藏合称三藏圣典。有文字记载的经典大概在佛灭500年后才出现,即巴利三藏(以巴利文记录),在南传上座部的传承,只学习修习这三部经典,没有其它的了。

律藏分为五册:
——《巴拉基迦》《巴吉帝亚》两册,又称为《经分别》。详细解释开遮持放,注重止持,也就是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犯戒,例如不能挖地,不能损坏植物,不能非时食(过午不食),不能接受金钱;
——《大品》《小品》两册,共二十二篇章,其中篇章梵文翻译为《犍度》,所以也有把《大品》《小品》称为《犍度》的。《大品》《小品》侧重作持,讲什么要去做,不做犯戒,例如有人要出家,出家的程序,守戒的程序,守戒后要怎样教导,离开戒师,要怎样寻找依止师等等;
——《附随》,以不同方式解释前面所讲的戒的内容,相当于附录。

经藏是佛陀以及弟子们的言行集,分为五部:
——《长部》,收录篇幅比较长的经典,三十四部经;
——《中部》,收录篇幅中等的经文,一百五十二部经;
——《相应部》,相应是指按内容分类,例如讲五蕴,讲六处,讲十八界,讲四圣谛,讲缘起,讲八圣道的按内容分别编在一起,一共有五十六个相应,收录了七千七百六十二部经;
——《增支部》,增是增添,更上的意思,支是一项项增上,增加,根据法的数量编辑,例如讲到止,观二法,名,色二法,就编到二法,讲到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编到三法,欲界,色界,无色界也编到三法,从一法编到十一法,《增支部》有十一集,一共收录九千五百五十七部经;
——《小部》,这里的小并不是篇幅小,而是指内容庞杂,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录在这里,比如《法句经》无法编到前面,就收录在《小部》,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分别是《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释》《无碍解道》《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在缅甸又加上《弥林达问经》《导论》《藏释》成为十八部,《小部》是体量最大的。

论藏是对佛陀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的分类与诠释。论abhidhamma,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是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dhamma是法,究竟真实的教法。
南传七论,又称上座部七论:
——《法集论》,这部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很广泛讨论种种究竟法;
——《分别论》,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以论的方式分析,用问答反复抉择;
——《界论》,以问答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人施设论》,讨论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论事》,在第三次结集时,由摩噶莉之子·帝思大长老所造,在阿育王时代有很多外道假装僧人混进佛法,也带来很多邪见,摩噶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在结集时,造了这部论,驳斥与破除当时流行的种种邪见;
——《双论》,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对提出的问题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可以理解为是否满足充分条件,反过来又是否满足必要条件,以达成充分必要条件,所以称为《双论》;
——《发趣论》,这部论最为重要,传统上称为《大论》,以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是关系,条件,如果把前面讲的诸法比喻为珠宝,《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所以这部论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把前面讲的法整理统合起来,上座部传承认为,《发趣论》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

3,佛教的传承,圣典结集
根据多方资料,大致还原一下佛陀传法时的情形:众弟子以僧团形式聚集,听闻佛陀传法,那时的僧团只是一个修行群体;佛陀口授传法,众比库(bhikkhu南传“佛教”的出家人,受具足戒)口耳相传;佛教传承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当时所在地区马嗄塔国(摩羯陀国)的方言—马嘎底语,这种语言一直用来传诵经典,佛灭一千多年后,被叫作巴利语—记载圣典的语言;众比库都要托钵,接受供养,不能收受金钱;最重要的是,佛陀是一介凡夫,虽然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具有一起知智,但没有脱离肉体凡胎,即所谓上座部的“人间佛陀观”。
以上几点,可以厘清原始佛教时代大概的一个情况。进一步讲,佛教如何从佛陀的言传身教发展成律,经,论三藏,再到文字书写的巴利圣典,那就要谈到三藏圣典的结集。结集就是长老们聚集在一起背诵三藏,目前看到的所有经典都是通过结集而来的。比库们在记忆佛教的时候,为了保证佛教的纯正准确与完整,会使用很多方法,比如分工合作,专门背诵律藏的叫作律藏持者,专门背诵论母(阿毗达摩)的叫作持母者;比如使用韵律,节奏,编制列表辅助背诵;参加结集背诵的长老都是阿罗汉,记忆力超强且具足神通,使得体量庞大的佛教能够完整流传至今。

——第一次结集。时间:佛陀入灭九十天后(佛陀入灭在公元前544年阳历五月的月圆日,就是现在的韦萨节——纪念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地点:马嘎塔国首都王舍城(今印度北部比哈尔邦那兰达县),雨安居之七叶窟。主持人是马哈迦沙巴(摩诃迦叶)尊者,由五百位断尽烦恼,具足神通,具备四无碍解智(义,法,辞,辩四无碍解,通达佛陀教法)的阿罗汉参加。
佛陀入灭时,马哈迦沙巴尊者并不在场,他正赶往古西那喇城想去见佛陀,半路听到佛陀入灭的消息。当时还没有离欲的比库感到很伤心,其中有一位叫苏跋达的年老比库却很高兴,他说:贤友们,你们不要悲伤,我们现在已经摆脱了那个大沙门,他常使你们起烦恼,允许你们这样,不允许那样,现在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马哈迦沙巴尊者听到后,决定在非法非律强大之前,举行法和律的结集。
马哈迦沙巴尊者征求大家的意见,先结集法还是律?参加会议的大长老都说: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于是大家推举持律第一的伍巴离(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再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经藏。
在第一次结集快结束时,阿难尊者说:在世尊临般涅槃时,对我说,阿难,假如僧团同意,可以在我去世后,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戒律)。大长老们问阿难:贤友,你有没有问世尊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阿难尊者回答说:尊者,我没有问世尊哪些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于是大长老们对此各抒己见,无法达成一致。马哈迦沙巴尊者说:我们的学处和在家人有关,在家人知道这个对你们是允许,那个对你们是不允许,假如我们废弃了微细又微细的学处,他们会说乔达摩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好像烟一样,很快飘完了。导师在世他们学习这些学处,导师去世他们就不再学习这些学处。马哈迦沙巴尊者作羯摩(类似投票)提出: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这三项基本原则,佛陀在世时也曾反复强调,得到与会的大长老们一致通过,这个决定称为上座的主张,简称上座部。上座部认为只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和大悲智,唯有同时具足一切知智与大悲智的人才有资格制定戒律。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同时具有这两种智慧,所以作为佛弟子只有遵循戒律。也正是因为这样,凡是坚持上面三项原则的,就称为上座部。

——第二次集结。时间:佛陀入灭100年,约公元前444年,地点:韦沙离城(吠舍离城)。主持人:亚沙尊者,由七百位阿罗汉参加。
当时,瓦基族僧人向在家人要钱。他们在每个月的斋戒日,用铜钵装水,放在僧团中间,开口向前来的在家人要钱。有一位从西方来的阿罗汉叫作亚沙·迦甘嗒迦子看到后,对居士们说:朋友们,请不要给僧众们金钱,金钱对沙门释迦子是不允许的,沙门释迦子不能接受金钱,不能使用金钱,放弃珠宝黄金,远离金钱。居士们听了之后,仍然布施金钱给僧众们。瓦基族的比库们把讨来的钱平分给僧众,人人有份。但亚沙尊者仍然不肯接受,当地的比库很气愤,指责亚沙尊者诽谤有信心的居士,使他们失去信心。叫他向居士们道歉,还要举他的罪。于是亚沙尊者就邀请了各地的长老和上座,一起来到韦沙离城,共同裁决这件事。双方各选4位大长老作为代表,共同评判瓦基族比库的行为是否符合佛陀教法。
当时一共讨论瓦基族认为不犯戒律的十种行为,比如“器中盐”,把盐储存在器皿中备用;“二指净”,太阳过了正午,未过二指还可以吃东西;“无缕边坐具净”,可以使用没有边缘的坐具(尼师坛);特别讨论第十条,可以接受金钱。阿难的弟子萨拔迦弥大长老,已受具足戒一百二十年,被请来做僧众长老。大长老们通过很严格的审核方法,认为这十种行为都是邪法,邪律,偏离导师的教导,称为“十事非法”。
平息这件事后,大长老们决定再次再次结集法和律,花了八个月时间重新结集三藏;瓦基族比库不肯接受上座比库的裁决,纠集一万多僧人,另立僧团,另外编集了自己的三藏。参加第二次结集的长老以上座部为主,称为上座部;瓦基族方面因为人多势众,称为大众部。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但是大众部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变通发展。这种原则性分歧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住,各做各的,佛陀的僧团出现部派分裂。

——第三次结集。时间:佛灭200多年,公元前四世纪,地点:巴嗒厘子(华氏城)。主持人:摩噶莉子·帝思(目犍连子·帝须),由一千位阿罗汉参加。
那个时代,阿首咖(Asoka,即阿育王)王统一印度,史称孔雀王朝,当时的版图比现在印度的版图还大,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阿首咖王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护法大王,他大力弘扬佛法,对僧人很恭敬,给僧人提供食物。很多外道苦于生计,冒充佛教僧人接受供养。他们并不学习佛法,而且把自己的见解,修行方法混杂到佛法中,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解释佛法,仍修行外道那一套。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比库们不愿意和这些外道一起诵戒,共住。阿首咖王震怒,派大臣整顿僧团。大臣误会了阿首咖王的意思,到了无忧园寺后,命令僧人要一起诵戒,要和合,大长老们不愿意与假僧人一起诵戒,大臣把大长老一个个杀掉。阿首咖王知道后非常懊恼,从阿厚岗嘎山请来很有名的阿罗汉圣者摩噶里子(母亲名字摩噶莉)·帝思来整顿僧团。
淘汰外道整顿僧团之后,帝思大长老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一千位阿罗汉参加,完整诵出律藏,经藏,论藏。僧团又做出决定派出9个弘法使者到印度国内外各地去弘扬佛法。第八使团由索纳尊者和伍答拉尊者带领,到了金地,即今缅甸南部达通到泰国佛统府一带。这一地区佛教又传到缅甸,成为缅甸佛教的发源地。第九使团由马兴德阿罗汉带领,到了狮子岛,即斯里兰卡。使团传法至北印度喻尼,希腊人居住地方,西印度阿巴兰答,南印度的案达罗和马兴萨曼达喇。根据阿育王石刻记载,甚至派使团到了波斯,乃至地中海地区。第八第九使团在中印度的南方传播佛教,所以这一带佛教叫南传佛教。阿首咖王护持的佛教属于上座部语系,传到缅甸,斯里兰卡,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佛教也叫上座部佛教。传统上的上座部佛教国家有五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也包括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的东部,越南靠近柬埔寨地区,还有中国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

——第四次结集。时间:公元前一世纪,地点:斯里兰卡阿卢迦寺。主持人:坤德帝沙长老,由五百位阿罗汉参加。
公元前一世纪,来自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入侵了斯里兰卡北部,攻陷都城,国王阿巴耶王被迫逃亡,南部的婆罗门帝萨也起兵反叛,又偏逢连年大旱,饥殍遍野。面对天灾人祸,比库们逃离寺庙致使寺庙荒废,博学的比库相继离世或出走,师徒间口头传授佛经变得异常困难。乱世中如果仅仅依靠记忆的方法,很难保证佛法的纯正与精准,长老们担忧佛法被曲解,被滥用,甚至失传,于是作出重要决定,把三藏经典结集成书。以坤德帝沙长老为首大寺派的五百位阿罗汉在阿卢迦寺结集,背诵三藏,然后将经典用僧伽罗文刻写在贝叶棕树的树叶上,即贝叶经。这是首次三藏圣典被结集成书。
公元五世纪,来自印度的上座部比库觉音尊者到访斯里兰卡,在大寺派深入学习和研究佛典,将僧伽罗文的三藏圣典翻译成马嘎底语,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巴利文。并编写《清净道论》,成为上座部极为重视的论著。

——第五次结集。因各国有争议,这里略过。一种说法是1871年在缅甸结集成缅文版巴利圣典。

——第六次结集。1954-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了纪念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年,发起第六次结集。邀请缅甸、柬埔寨、锡兰、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等国的比库二千五百人参加。他们进行了两年工作,根据各国的各种版本及第五次结集成果,对巴利文三藏进行严密的校勘,印成了最完善版本的巴利文三藏,被称为“第六次结集”。现在我们看到的巴利三藏都是第六次结集的版本。

沙发
发表于 2024-6-24 12:12: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说的很细说,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3:32:10 | 只看该作者
小米塔 发表于 2024-6-24 12:12
楼主辛苦了,说的很细说,期待后续

您好,下篇发不上来,据说有不良信息。怎么改都不知道,您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现在开新帖或者发在回复里都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6-25 14:28:57 | 只看该作者
Rolland 发表于 2024-6-25 13:32
您好,下篇发不上来,据说有不良信息。怎么改都不知道,您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现在开新帖或者发在 ...

这个我不知道,我也是新手,才来没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6:23:41 | 只看该作者
小米塔 发表于 2024-6-25 14:28
这个我不知道,我也是新手,才来没多久

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