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核
楼主 |
发表于 2009-3-5 08:09:06
|
只看该作者
【学易笔谈】之四 经文是标准
内容提要:本文是针对形形色色否定周易的观点而提出的。一部几千字的周易,众说纷纭,真假难辨,有感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个辨别真假的标准,就是看能否正确解释经文。能否正确解释经文,是辨别一切易学著作其中也包括易传的价值的标准。
自周易诞生垂数千年,研究和解说它的书籍据说不下数千种,单是《四库全书》易部类,包括已收未收书就有四百八十四部。近年来,易学大兴,人气正旺,专著文章,可谓连篇累牍,汗牛充栋。更有把易经变成“产业”者,兴办“中心”、“公司”,广聚门徒,兜售“秘籍”,或求名,或谋利。别的不说,单从这一点来看,易经确实是一部奇书。纵观历史,上自达官贵人、耆宿鸿儒,下到贩夫走卒、顽徒瞽叟,还有那治国的明君,乱世的枭雄,山中的高士,江湖上的郎中,直弄得“泰斗”满天,“大师”遍地,焉知有多少人已经或正在为它折腰呢?易坛繁荣,固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不能不看到混乱的一面,正所谓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沉渣泛起,鱼龙混杂。这就象伴随着市场繁荣,也出现了假冒伪劣盛行、坑蒙拐骗猖獗一样。对付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可以用行政手段,可以让消费者投诉;对付易坛上的假冒伪劣,又该用什么办法呢?行政干预恐怕是不行的,终归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况且易坛也不完全同于市场,市场上的造假者,大多是成心,而易坛上的“造假者”,大多是“诚心”。所谓诚心,就是说不是故意,谁都知道易经难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失足,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没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坚持不懈的努力,易经怎么能演变成一门庞大的易学?易学怎么能又有今天的繁荣局面?先哲及今贤们的求索精神,是值得后人们的敬佩的。如果是真诚的求索,即便有所失误,那也是情有可原,孔夫子“韦编三绝”,到了也没弄懂周易,坦言自己没有“闻道”,谁又能为此责怪夫子呢?
但是,在真理问题上,诚心是一码事,谬误又是另一码事,诚心未必不出谬误。易经研究了几千年,到现在人们对卦辞和爻辞的理解真正取得共识的没有几条,这就足以说明这里有真有假,有的是成心造假,有的是诚心造假,成心造假可鄙,诚心造假可悲,造了假还自以为真,以至于真假难辨。有感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个辨别真假的标准,就是看能否正确解释经文。能否正确解释经文,是辨别一切易学著作其中也包括易传的价值的标准。不知道这个标准能否得到易学同仁的认可。
其实在易学史上,大多数人还是坚持以正确解释经文为标准的,象数派的集大成者虞翻说经文无一言离象,他不是在试图以象来解释经文的吗?义理派的代表人物王弼认为靠象数解释不通经文,才来了个“扫象”的吗?可见以经文为标准,原是易学史上的一个主流,现在提出以经文为标准,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当代不说占主导地位,至少也有相当大的影响的一种观点,那就是认为经文“是因古人迷信而产生的一部筮书”(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筮书”之说,当然也不是没有历史渊源。既然是部算命占卦的卜筮书,那就没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可言,而作为解经之作的易传,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这就好比经不过是一堆粪土,而传则是生长在这粪土上的鲜花。用粪土作标准,怎么能够评判鲜花的美丑呢?其实即便是粪土,我们也需把它化验一下,看它包含一些什么成分,问它何以能生长出那样美的鲜花?这种重传轻经的观点,事实上就是否认把经文作为标准。这种观点如果出自古人,那也没什么奇怪,问题是出自一些当代的号称懂得马克思的人之口,这就不能不特别关注了。他们以为在那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人们不可能有多高的智慧,所以经文不过是一些巫辞妄语。诚然,马克思是赞同进化的,赞同发展的,但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的,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在论证人类<敏感詞>发展的同时,并不否认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比如他在谈到古希腊雕塑时就说这是“空前绝后”。列宁认为黑格尔把哲学史比做圆圈,是“一个非常深刻而确切的比喻”,把“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否定的否定)”,列为辩证法的要素。我们不能凭想当然就认定远古的东西一定就是落后的东西,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唐诗是一千几百年前的东西了,试问在这一千几百年的时间里,又有几人的诗作超过了李杜?当然鄙人也不是尚古派,以为越古的东西一定越好,只是说应当实事求是,易经是个甚么东西,就把它看成是个甚么东西,不宜先大胆的做个结论,然后再去小心地求证。
重传轻经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经文中没有提出最具一般意义的哲学概念,最多也就是包含了一些辨证法的因素,诸如“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之类。如果以有没有提出概念为标准来衡量易经,那么很自然地会得出上述结论。但是,以概念为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哲学就是绝对正确的吗?诚然,以概念为基本质料的哲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固不待言的。但是就哲学的本来的意义讲,它不过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马克思也称之为“武器”。既然是工具,是武器,那么不以概念为质料,而以模型为工具,同样也认识世界,也改造世界,难道这就不能叫哲学吗?西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就是以有没有提出最具一般意义的概念为标准,来看待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古代大概只有老子才算得上个哲学家,因为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而作为“圣人”的孔子充其量不过是个“说教者”。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也有不少人接受了这种观点,用这种观点或方法来整理或梳理中国哲学,这样就把易经排除在哲学的殿堂之外。笔者无意否定以概念为基本质料的哲学(这种形式的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不是谁想否定就能否定的),并且认为今天我们如果不以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为武器就不能破解易经之谜。但是如果非要把以概念为质料的哲学和以模型为工具的易经作个比较的话,那么以模型为工具的易经较比以概念为质料的一般哲学,在反映世界方面,要更完整,更充实,特别是更直观,在这个模型面前,任何概念,哪怕是正确的概念,也都显得零碎、苍白、晦涩,甚至是多余的了。有鉴于此,笔者在《周易是一个严谨的体系》一文中谈到:周易无疑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哲学,更可能是一种未来的哲学,一种不仅能够概括<敏感詞>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而且能够综合科学和艺术,融会情感和理智,包纳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达真善美境界的更高级的哲学。模型法曾经和正在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为什么就不可以应用于哲学呢?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时,曾经有过建立模型的设想和愿望,只是囿于当时的条件,不得已使用了抽象的概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以信息为代表的科技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正朝着建立经济模型的方向努力,哲学的模型化难道就没有可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