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7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真高道贺元希苦志凿洞的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00: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山大朝元洞
华山上下,石室甚多,有的凿于悬崖峭壁,有的掩于深林幽壑,约计七十二个半洞室。据说,这些洞大都是高道贺元希师徒数人毕生所凿。很显然,这只是神话一类的说法,但贺元希创建全真观、四十年开凿朝元洞、修筑长空栈道和贺老石室,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一生劈山凿洞不止,那种苦志利人、坚韧顽强的壮举,不只是弘扬了全真教义,而且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现在还是让我们随着华山的宫观洞天这些人文景观,去追寻贺祖这位全真高道的仙迹吧。
玉泉院西翠竹丛中,有一古道观,因是全真派高道贺元希初至华山修炼之处,所以称为全真观。也是南天门的下院。史书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丙子年(1276),贺元希自陇西一钵一杖游至华山,在此劈荆结庵。最后因为观宇太得简陋,又近尘嚣,于是登华岳三峰,始营劈山凿洞大业。至元大德已亥年(1299)十一月贺祖仙逝,他的徒弟姚道常等归葬于全真观西山麓石龛中。后其徒戮力经营,全真观始达鼎盛,又更观名为“朝元”。所谓“朝元”之义,道教释为“元即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一即元。故在乾而物资始,在坤而物资生。天所以天,地所以地,人所以人,物所以物,莫非元也,莫非一也。”因此,古时朝山之人,必先到此拜谒贺祖,感悟万物复生皆从元始以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然后才能攀登万仞之巅,到达贺祖开辟的神真之境。
七百年沧海桑田,全真观几度废兴。观中所祀贺祖诸神,毁于“文革”,现余翠竹数亩,重建的小庙数楹。庙前尚余石狮一对,及元泰定年间(1324—1328)所立“太华山创建朝元洞碑”一通。碑文为终南山人洞元子井道泉所撰,详载贺祖来华山修道并凿洞的功绩,及众徒改建朝元洞之始末。碑貌雄伟富丽,篆文流畅精美,堪称金石一绝。其碑阴所镌之《仙源图》,为研究贺祖所传华山全真道系属,尤具重要史料价值。近年华山道教又募捐在此新建三清殿一座,配房数间,山门数楹,牌枋一座,贺祖所创之全真古观,香火渐盛。
全真教的教义突出体现在“全真”二字。道徒们把“忍辱含垢”、“苦己利人”作为个人内修的真功。他们扬弃了长生成仙的旧的道教信仰,把人的肉身看作是臭皮囊,放弃肉体不死的信念,转而追求人的真性和阳神的解脱,不以生死动心,不以苦乐介怀,所适无不可;抛弃肉身假我,修成法身真我;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高不下,非短非长。到了这种境界,心如泰山,不动不摇,眼、耳、口、鼻,四门把断,外景不能人内,虽身居一室之中,而性满乾坤,虽寄身尘凡之内,心已明于物外。这就是“全真”。贺元希为了追求全真教这最高的境界,才把华麓那舒适、方便的全真观让给了其他道友,而师徒数人却直上岳峰,要在天险绝壁处,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修身之地,修炼全真之真行。他们攀上南峰,在松桧峰的南面绝壁上要扦凿一个远离尘俗、融人自然的洞天福地,这个去处就是大朝元洞。
大朝元洞在石门西侧,长空栈道人口处的南峰背面绝壁上。叫大朝元洞,是为了区别于山麓的朝元洞。洞门向南,深4丈,高3丈,圆形拱顶,凿工精细,壁白如壁雪,洞口两侧镌“三公还面北,五气正朝元”楹联。洞中旧有塑像300余尊。今重塑有玉皇、三宫、武三师神像。此处偏僻,形势险要,下栈之人,必人洞瞻拜,而畏栈之人,亦止于洞,因此这里香火倒也旺盛。
据华山道教资料记载,贺祖由元至元丙子年(1276),凿至大德已亥年(1299)仙逝,后由其徒姚道常辈继开,至皇庆壬子年(1312)告成,历时近四十年之久。传说当年凿洞时,贺祖不让凿下来的碎石坠人谷底,说坠石会引来雷鸣,引发山崩,因为山谷里有龙潜伏着。因此凿下来的碎石块都要背到峰顶上去。这样且凿且运,工程倍加艰难。其实所谓惊动潜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倒是和全真教苦志利人的教义关系至密。
据说大朝元洞凿成之后,贺祖又觉这里俗人也可以到,开始凿长空栈,栈下凿一洞,名僻静处,以隐真主,长空栈分上、下两段。由石门至朝元洞西为上段,长约20余米。因道造绝壁,三面悬空,阴风上窜,游人须攀索面壁,横行挪步。过朝元洞,扶软梯沿石隙直下,西行至此椽,则为下段。下了软梯,惊魂未定,有一石桩,高三四尺,粗尺许,名定心桩。游人至此,须定下心来,才敢过此椽。
椽长六七丈,宽不足一尺,是用九节木椽搭成。因山高雾重,气候多变,即使换上不久的新椽也似朽木一般。因此称为“棉棉椽”。游人至此,须“背空虚行,行则面壁,贴壁缘索,足横移,踵(脚后跟)常落板外”,即使胆大者过此,也心惊胆颤,魂飞魄荡。过长空栈道,即到贺老石室。
贺老石室,又名僻静处,因贺祖所开又隐于此而得名。此洞狭小,开凿粗糙,似乎没有完工,因此俗称半截洞。当年贺老煮饭用的石灶,滴水的石臼,至今犹在。据传,贺祖在华山凿洞七十二个半,其中半个,即指此洞。石室内,供贺祖像。此处极幽,唯有松声、泉滴、鸟语,余皆不闻,堪称名副其实的“僻静处”。
石室上方有崖高达数十丈,呈倒坎之势,上镌“全真崖”三字,字大五尺许,古朴苍劲。古云“此处仰不可及,俯不能至”,施工营造何以人手?”疑为神功所致,此属华山十大迷之一。如果说朝元洞、长空栈、贺老石室是贺祖师徒描绘的一组自然图画,那么“全真崖”便是这画的点晴之笔,它们共同营构出一幅奇妙高深的“全真”意境。
回心石,在千尺幢下端。这里道路十分险要,不少游览华山的人,至此则回心转意,畏险却步,故留此名。
又有一说,贺祖带领门徒在南峰背壁开路凿洞,苦修苦炼。两门徒不堪其苦,心怀叵测。一日,贺祖在南天门外凿洞,为了方便,便在自己腰间系根绳子悬空作业。两徒弟平日忌恨贺祖不传授他们道行,只让他们成年累月地凿洞不止,心想跟着这样的师傅,还会有什么出息?久而久之,于是由怨生恨。此时见贺祖悬于空中,两人便用斧子砍断绳索,仓皇而逃。
却说两徒弟慌慌张张逃下山来,刚下千尺幢,却见师傅迎面飘然而来,至此方知贺祖已经成仙,于是悔恨万般,回心转意,随师返山修炼,终生不敢思归。这便是贺祖在回心石旁点化徒弟的一段传奇。“回心石”石刻旁镌有当代王忠亮楹联,道得却妙:“人皆可圣,要在知过;道非弗及,贵在自新”,暗引的便是这一故事。虽然这传说含有荒诞成份,但从中传递出贺祖师徒苦志利人的全真品行,其实早巳融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中。在历代的文人雅士中,不少人都有“华山情结”。
施耐庵则最为突出。他的名著《水浒传》,不仅从华山脚下开笔,而其中间安排整两个章回描写了大闹华山西岳庙的精彩场面。同时,整部《水浒传》发散着黄河华山般的磅礴大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