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礼法与修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23: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万景元

早几天和道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说是某个村子张三去赴宴,别人都劝张三喝酒。张三本身是喜欢喝酒的,但是拘于礼数,就说:“诶,不要!不要!不要倒这么多。”喝酒回来的路上,张三越想越不对劲,就扇自己耳光,说:“刚刚别人劝你喝酒的时候,干嘛说不要的?谁让你说不要的?”被旁人看见,引以为笑谈。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道友说:“其实庄子的思想就是教我们不要装,要率真,爱干嘛就干嘛,想喝酒就喝酒,没必要装的。所谓道法自然嘛!”有时候住庙的道友穿着不整齐,头发也不梳好,上殿跪拜的时候不能随众,这个时候就有人解释说:“道法自然嘛”或者是“一切方便是修真。”老庄所说的“道法自然”“真”,果真是这样的意思么?

一、“率性任真”不等于“恣情纵欲”

荀子认为本性是恶的,其所以善者,伪也、为也。正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学习、修养,使之归于善。荀子并没有说人性是恶的,大家就可以随意为恶,不是这样的。道家虽然主张“率性任真”,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道家所谓的“真”、“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庄子》说:“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又说:“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庄子认为一个人,无论他是为仁义也好、为财货也好,都是“伤性以身为殉”。所以庄子所谓的“性”,是人的“真性”,也就是禀受之于天地的道性。《南华真经·马蹄第九》云:“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明白的说了,“素朴而民性得矣!”素朴才是人民的真性。既然素朴是人的真性,那么好财货、美女、美食,这些也是发之于本能的啊,连孟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存焉。”难道这些就不是真性了么?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家认为外在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是人的本性,对生命健康是有害的。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只求填饱肚子,不追求炫目耀眼的东西;林语堂说:“腹指内在自我,目是外在感官的自我”。去彼取此,是要“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

《清静经》云:“夫人神好静,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能谴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所以说“恣情纵欲”并不等于“率性任真”。

还有一点就是,道家认为人的真性是恬淡虚静的,礼法会破坏人禀之自然的良好天性。而法家则认为人生来是自私贪婪的,所以需要礼法的约束,韩非子的师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究竟人性本是善还是恶呢?这就是一个需要斟酌的话题了。道家是从上往下看人间,而法家则是从下往上看,所以对于礼法的态度有如此之不同。

二、名教亦是自然

这里又要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庄道家一向反对儒家的礼义的,认为是虚伪的,是坏人本性的。《老子》说:“国家昏乱,乃有忠臣。”《庄子》也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我们修道之人还拘拘于礼教的束缚,如何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而达到逍遥放达之境界呢?

确实,在先秦诸子里,恐怕只有儒家的孔孟是宣传礼教最积极的,并且认为仁义礼智信耻源自于人的先天之本性,而儒家之《荀子》却认为仁义礼智信是由后天学习而得的。老庄则认为仁义礼智信是破坏人的本性的东西,应该扬弃。大抵言礼法之不足拘者,多以老庄为口实。那么我们来看看道家是怎么说的?

《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去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不错,道家确实是主张扬弃礼法,但是道家扬弃礼法,并不是为了使个人的私欲不受束缚,可以恣意妄为。不是的,道家认为,“大道废,有仁义”。礼法仁义,都是“失道”之后才兴起的。而道家扬弃礼法,乃是为了追求更高于礼法的“道”。而不是说不要礼法,然后去恣情纵欲而流于禽兽。道家之学,乃是“超仁入圣”之学,并非是“非礼纵欲”之教也。很多人,没有学到道家之无为寡欲,却每天说要“废仁义道德”,此其所以流于邪僻也。

那么礼与伪,又该如何看待呢?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阮籍的邻居有个漂亮少妇,阮籍和王安丰经常跟这个少妇一起喝酒。阮籍醉了就睡在这个女的身边。少妇的老公特别怀疑他两有啥不正当关系,就伺机观察,发现阮籍没有不轨的行为。

按照礼法,“男女授受不亲”。阮籍醉酒睡在有夫之妇的身边,是不符合礼法的,阮籍却不在乎,管你什么礼不礼的,这个是魏晋士大夫所宣扬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这里的“自然”、“不合礼法”,其实并没有越界。阮籍虽然睡在少妇身边,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非礼”这名女子,心怀坦荡,所以可以不拘礼法的约束。然而礼法就是防人为非的,如果你能做到不为非,就可以不拘礼;如果你不拘礼是为了为非,就不对了,也不符合“道”了。道家强调“失道而后德”,失去了“道”就开始强调“德”。之所以否定“德”,其实是为了合于“道”。如果你能够“复归于婴儿”,全其本性、保持淳朴,不拘礼有何妨?但是如果不能的话,还是遵守礼法的比较好。

魏晋时期关于自然和名教有两个说法,一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二是“名教即是自然”。个人觉得两者可以并行而不悖,大抵所重者在于自然,有的人喜欢“越名教而任自然”,有的人在名教之中也能找到乐地,不必是此而非彼,庄子说:“与其是是而非非,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者,自然也;不逾矩者,名教也。学者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要从心所欲却不顾规矩;或拘束于规矩之中,而不能获得精神之超脱。若能达孔子之境界,则自然名教、名教自然,又有何分别呢?各位若能体悟这个道理,就能理解礼并非仅仅是虚伪,而道教所以反对“礼”,其实是反对那些打着“礼”的幌子而行“非礼”之事的人。若诚心践履圣人之“礼”,又何来虚伪伤性之说呢?各位学道之士,又万不能曲解祖师经典,打着祖师的名义,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文过饰非,罪莫大焉。慎之!慎之!

三、克己复礼也是修道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自私、怯懦,而遵守礼法,那么天下人都会认为他是“仁”人。

王弼云:“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魏晋玄学家认为后世之人,“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得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礼是失道、失德、失仁义之后的补救,所以道家看不起“礼”,认为是虚伪的。

但是完全否认礼,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庄思想中那种有道圣人,逍遥方外的境界,固然是高尚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有的禀赋恶劣之人,如果缺少礼法的约束,就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有的悟性和根基差一点的,也不能做到齐物两忘,所以也需要开示以一定的门径,使之也能够入道、修道。所以后世道教也多吸收了礼法的内容,如北魏寇谦之清整道教,就“专以礼度为准”。此后又出现了许多戒律和科仪,其实都是一种对道人外在行为的规范,是宗教仪式、律条,也算是宗教礼法。张万福真人《三洞众戒文》序云:“夫戒者,戒诸恶行,防众行之最,若不持戒,道无由得。然道经不师受,则行之不神。三洞科仪,备有条格,而师资禀训,各据一门,吴蜀京都,相承或异,良以教戒,须渐顿悟。人有贤愚,设法随机,要存合道。恐局见之徒,妄生疑惑,其传授经法次第,已如三洞法目。今又依经,箓出戒文,附诸法次,受法之日,随法转授,令道士诵习,防非止恶,以制六情,进品上仙,远超三界,自浅之深,非无优劣,从凡入圣,各有等差。”张万福真人认为戒律可以“防非止恶,以制六情,进品上仙,远超三界。”而道教戒律又有三皈依戒、五戒、九戒、想尔戒,还有《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正一天师法服教戒科经》、《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既有对道人行为的规范,也有服饰的规范;既有人与人之间的规范,也有人与神之间的规范。通过外在的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通过约束人的行为,从而塑造其灵魂。其实后世佛教所谓的“戒定慧”,也脱胎于此。戒就是礼法,遵守礼法。定就是遵守礼法到一定程度,将此礼法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了。慧就是受到礼法陶冶之后,心思不再有邪淫妄念,清净真一,“宇泰定,天光发。”

后世道教科仪,无论是表文、次序、还有说辞等,都借鉴了世俗朝廷礼法的内容,日益繁复。注重礼法的弊端也显现出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全真派的科仪相对灵宝、正一各派的科仪就简化了不少,这其实是道家清净思想在科仪礼法上的表现。

余论:

注重礼法,则将过于繁复,甚至流于虚伪,固然是其流弊;废除礼法,则鲜不流于放辟邪侈。所以《论语》说:“居敬而行简。”后来萧何平定天下之后,与民约法三章,其实就蕴含有简易之大道。过犹不及,故大道贵乎中和也。

本文发表于广州《恒道》甲午年春季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