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达吉堪布“禅修”主题演讲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刚才,主持人请我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关于这个仪轨,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这里,我只是稍稍补充一点。
首先,我想说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们不会用任何一种方法引诱你进入。即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没同意。一般来说,我不是很赞叹知识分子来这里出家。我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心,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不然,你初到寂静地,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感觉:啊,出家是多么地清净啊!但是,时间一长,你偶尔萌发的不成熟的发心就渐渐退失了。对你们自愿出家,我都是抱持这样谨慎的态度,对你们信教更不会强求,会尊重你个人的决择。
在座的同学,有的对佛教有信心,但对佛教的教义又不太了解。带着这样一种信心,跟着上师或什么人到处跑,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趋入歧途。如果没有缘起,你不会值遇很好的上师。各种修法是那么多,以后都可以求,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地学习佛法。
关于“禅修”,我先简略地讲一下禅修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上很多人,不论是企业家、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都心力交瘁。从表面上看,科技发达给人身心带来诸多便利。但是,科学越发达,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贪得无厌。即使拥有再多也是欲壑难填。在短暂的一生中,一直不断地向前追逐,直至生命终结。
有些人可能是前世习气,或者今生没有修心,他的心非常急躁、任性、无法控制。无论做什么事,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生嗔恨心;或者陷入极大的忧悲和苦恼;有些人分别念特别重,想象力格外丰富,一点点小事就歇斯底里,无缘无故就大声哭泣,这样的人非常需要禅修。
基督教、道教和印度瑜伽,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他们的冥思道场或瑜伽馆。瑜伽为当今社会人们的身心,带来了一线清凉和宁静。
因此,在座的各位要了解究竟什么是禅?我去过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它们都有禅学社;国外著名的大学如耶鲁、哈佛、剑桥等也有禅学社。禅学社应该对禅有比较广泛的了解吧。
禅修分世间与出世间。要进入真正很深的禅,就要入出世间禅,也就是佛说的波罗蜜多的境界。当然,在生活中,依靠世间禅就可以舒缓身心。
我觉得,不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禅,对你们的未来都非常重要。你们踏入社会后,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不堪重负,每天放松身心,禅坐一个小时,对缓解疲劳和紧张的情绪,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禅境,就可以把所有事放下,进入到更深的禅修中。这时,你要选择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但不一定要去山谷闭关,没有真正的窍诀,即使闭关也不会成功。
二.禅修的条件
佛教的根本教义就是戒定慧三学。其中戒律是三乘佛法的基础。经中说: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首先要持戒。没有戒,一切功德都不会产生。有些人认为,佛教有很多条条框框,非常麻烦。其实,完全不是如此。戒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就是怎么样做人。
世间有的人天天偷盗杀戮,这样的品行,根本谈不上更高的功德和境界。因此,不要把戒律看作一种特殊的约束、一种控制的手段。在看似一模一样的人中间,有一些人层次很高。比如佛教中有居士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社会上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最高的境界也是如此。
如果你做了这些事,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假如在居士五戒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受菩萨戒、密乘戒或别解脱戒中的出家戒,这样一层一层受持更高的戒,也就是一步步完善你的人格。
所以,戒定慧中的戒,就是怎样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在高尚人格的基础上,你的心才能清净,才能安静下来。如果心不寂静,不要说出世间的成就,连世间的快乐也不可能得到。比如你在一个单位上班,心如猿马不能安心,不久就会被老板开除。到了另一个单位,又会如此。朝三暮四或暴躁的人,到哪里都找不到清净的世界。到处是缺憾、纷争、仇恨和痛苦。这就是没有“定”的原因。
有了定就能演生出智慧。有些法师、大学生的学习为什么特别好?就是因为:第一他有善良诚实的品德,在这个基础上,他的心沉静稳定。这样,他的智慧就能慢慢成长。如果你心不定,即使有智慧也容易退失。我记得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没有禅定人的智慧就像风中的灯。风中的灯,虽然闪耀美丽,但很快就会被风吹灭。
一个人可能具有智力和天赋,但是,既缺乏人格基础,又不具备禅修的寂静,他的智慧如无源之水,不会带来真正的利益。
三.禅修的历史
为什么禅宗大德能长寿无病、气色如婴儿一般?为什么印度瑜伽师能在一个月中安住不动、不吃不喝?在没有氧气的封闭洞穴中坐上六天?而一般人连两小时都坐不住。
现在很多人去印度求瑜伽。其实,佛经中就有瑜伽。“瑜伽”在密法中叫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其中“约嘎”就是“瑜伽”。藏文叫“那炯”,意思是心入于本来的状态。
从历史上看,印度瑜伽是相当神奇的。我记得,有关阿底峡尊者的故事中提到:在朗达玛灭佛后,藏王智光、菩提光为了重振佛教于西藏,前后派了许多智者去印度,最后,终于请到了阿底峡尊者。
在去西藏的途中,一天,阿底峡尊者一行来到恒河边,看见一位老瑜伽士,把一具年轻的尸体放在岸边,自己跏趺坐入于定中。一会儿,老瑜伽士颓然倒下,孩子却站了起来,把瑜伽士的尸体扔进恒河,头也不回地走了。藏地学者心中不解,问阿底峡尊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阿底峡尊者说:“禅修中有一种‘夺舍法’,又叫‘迁识法’,是一种借尸还魂法。瑜伽士老了,找到一个年轻尸体,就将自己的神识迁移到那个身体里。”藏地也有玛尔巴之子达玛多德,夺舍婆罗门子尸体的公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出自一段可靠的历史。
印度依然保存着古瑜伽的传统。在古瑜伽中,一般会吸收不同宗教的内容,既有佛教,也有婆罗门教等。迄今为止,印度都不愿开放,这是有其宗教、历史、文化等原因的。二十年前,我去过印度。发现很多藏人汉人到印度后,一直保持着一种原生的生活状态。我觉得非常好。
印度人特别重视素食,不像中国天天杀生吃肉。等你们完成学业,挣了很多钱后可以去印度朝圣。印度航空公司以前只供应素食,听说直到现在,有的公司依然如此。而在我们的飞机上,要得到一份素食却非常困难。当然印度经济发展不如中国,听说现在,他们和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原有的珍贵文化,却保存得相当完好。
印度的每个饭店都吃咖喱,咖喱是非常清净的食品,刚吃时不知是什么味,既不是辣,也不是咸,是一种很奇怪的味道。但是在离开印度后,有时我会想:“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去印度,吃上他们的咖喱呢。”
除了印度瑜伽,中国和日本的禅文化也曾风行一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日本就有企业家禅令营。那时,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反对气功等一切禅修活动。昨天,一位人民大学的学生说,我们的思想处于非常狭隘、封闭的状态。确实如此。那时在藏地,只要发现山洞中有人坐禅,这个人就会立刻被投入监狱。直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气功才在汉地悄悄地兴起。
有一位美国总统说:二十多年前我来过中国。那时候,每个人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但是现在大家都穿得五颜六色。在座的同学也许还记得他的话。每个人的心态不同、爱好不同,在外相上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
八十年代后,人们纷纷学习中功等气功,也有人通过气功趋入到真正的禅修中,包括这里的一些大法师。汉地有些比较著名的法师也练过气功,练到心静时,生起一种不同于以往分别念的特殊觉受。之后他们皈依佛门,成为当今佛教界的栋梁。
我曾经专门了解过,气功到底讲了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气功热?后来发现,气功借助了一些佛教理论,有关气功的原理,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诠释。现在有些地方举办企业家禅之旅、静心营、禅商文化讲座,在短短的几天中放下一切,松弛而坐,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