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整理暨撰文:傑歐卡
, r& T7 Y/ @+ ^- P; U$ q# i( z" ^3 n; k" L
' |, O* j3 w7 H7 b9 }/ n
# w5 t. {/ ?1 v3 N6 v- S
在FACEBOOK上剛好與人討論到關於路西法與迦南神話的關係,原本想說大概提一下就好的,但不自覺的就把資料整理的越來越多,所幸就直接寫篇文章唄!9 s+ b& n4 B k1 C2 R
/ }1 q( j- d: c6 {1 Z/ U& z: T+ I5 `, ~' s7 z0 j" Q. L
7 U# N" W# w( G
許多人對於路西法的觀念,一般來自於基督教文化的說法,即路西法原本為天使之中最高位的天使長,僅次於至高神耶和華,但因為太過驕傲,妄想與神同等,而叛變發起戰爭,最後戰敗(一說是被其攣生兄弟大天使米迦勒擊敗)而被逐出天堂,成為墮天使;而在《神曲》與《失樂園》當中,則提到路西法因拒絕臣服於聖子基督而叛變,並且在墮落之後化身為蛇進入伊甸園,蠱惑夏娃吃下智慧樹的果實;甚至,在進入新約時代後(尤其在進入中世紀開始發展天使學與惡魔學的時期),路西法常常被與撒旦劃上等號。7 @" k9 \+ N. ~. o4 y0 ~5 Z
. z; d& X. `, ]' M
然而事實上,關於路西法與撒旦的觀念主要是受到文藝復興時期,及中世紀關於天使與惡魔的說法五花八門的說法所造成的結果;撒旦Satan一詞,在希伯萊語中為『敵對者』之意;而因為路西法在一些迦南地區的神話(泛指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亞述、迦南、巴比倫、腓尼基等神話,而這些神話體系基本上都有著相互關係,如同希伯萊神話與伊斯蘭神話的關係那樣)背景下,被描繪成是因叛變而墮落的存在,故它也是與神敵對者當中最著名的,因此便被後人慢慢的與撒旦所連結,但其實最早撒旦一詞並未指稱某一特定的存在或形象。5 R+ P+ L9 a9 k) E( A
; Q8 M2 V& J0 l4 s6 I- |$ N* n1 Q$ c
4 k; Z; n+ C% y& J1 Y, o, W$ p 回到正題,我們來瞭解一下路西法這個存在背後的神話背景。4 {# I) L+ Q/ K
9 Z: Y L5 o4 J% G1 j/ C# _
路西法Lucifer一詞來自於拉丁文,由光(lux)與帶來(ferre)兩字根結合,意指帶光者,另一個稱為『曉星』,也就是金星之意;金星由於靠近太陽的關係,因此是在天空當中所能觀測到最『亮』的星星中的一顆,尤其是在拂曉與黃昏的時候,天空當中所能看到最亮的一顆星就是金星,因此,在許多文化當中,金星與金星的守護神通常都有著比較特殊的地位,並且被賦予金星及相關的神祇往往與愛、美、豐饒等意義所結合;然而金星也同時被認為與災禍有關,尤其在迦南地區的神話當中,金星的神也代表著戰爭與血腥(在瑪雅文化當中也是,也因為這種類似的文化連結,所以有學者認為瑪雅文化與據稱遺失的亞特蘭提斯文明有關,不過這也是題外話)。
* i+ e$ _. V7 J. T
4 O# ^) x7 e0 E5 k 之所以對於金星會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認知的原因,在於許多古老的文化當中,一開始人們並不知道拂曉之星與黃昏之星為同一顆星星(也就是金星),因此金星在神話與神祇的對應當中,最早是分裂的,比如在希臘神話當中,金星最早分別是由泰坦神中的拂曉之星神福斯福洛斯(Phaesphoros,古希臘語φωσφόρος,意指「帶光者」,別名Eosphorus,希臘語Εωσφόρος,意指「早晨之星」)與黃昏之星神赫斯珀洛斯(Heosphoros,古希臘語Εσπερος或Εσπερινός或Αποσπερίτης,意指「入夜」)兩位所代表,後來希臘人從巴比倫人那裡獲得了早期的天文占星知識後,由於瞭解到兩者皆為金星之故,故才延伸出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金星女神,愛與美的阿芙蘿黛蒂(希臘語Αφροδίτης,對應於羅馬的維納斯Venus,或作Augerinus,希臘語Αυγερινός,意指「黎明」)。! A* b3 V' Q9 w; \* a
9 q! k4 R; d6 f7 @# @
路西法Lucifer一詞在希臘語中,即是福斯福洛斯Phaesphoros(字根φως 意指『光』,字根φέρω 意指『帶來』);另有一說法則是,希臘的曉星之神福斯福洛斯Phaesphoros在羅馬神話的對應上,即是路西法Lucife,為一手持火炬的美少年形象,亦有著『帶來光明』的象徵。就連中國古代,其實對於金星(太白星)在晨昏亦有不同的稱呼:當金星位於西方時稱作『啟明星』,因金星在西方代表太陽於東方升起,也就是黎明時刻;而金星在東方時稱作『長庚星』,因金星在東方代表太陽於西方垂落,也就是黃昏時刻。
0 U: P( e; w' O/ G! {& a* X3 {4 m0 J2 t' ? A3 }
而在迦南地區的神話當中,啟明星與長庚星的神為攣生子撒哈爾Shahar與撒利姆Shalim;撒哈爾因為嫉妒太陽神沙帕什Shapash而叛變,最後失敗被從天上扔了下來(意指當太陽升起時,啟明星就會『墜落』到地底),而這成為了路西法叛變由來的原型;迦南地區的太陽神沙帕什在蘇美神話當中,則稱作烏圖,阿卡德神話中稱作夏瑪希Shamash,而金星神在蘇美神話當中稱為伊南娜Inanna,阿卡德神話當中則稱為伊希塔Ishtar;伊南娜的父親是月神楠納Nanna(阿卡德語稱作辛Sin),但或許因為兩者的口語相近的關係,伊南娜與其父楠納也被認為同時跟月亮與金星的神性都有關係(神話觀念上認為是傳承自父親楠納,但合理推論是神話傳抄過成產生的錯誤)。在神話當中記述著一段關於伊南娜下降到冥界的故事,在阿卡德神話當中亦有類似的伊希塔下降到冥界的故事,這也隱喻著『曉星墜落』之意,但事實上在蘇美人的觀念當中,冥土被認為是世界最終的回歸,而象徵豐饒的金星女神伊南娜下降冥界(並且在冥界死去,而後重生),被認為是隱喻著月亮的盈虧,及四季的交替。
, B3 t3 u+ j7 J2 V' p
5 z1 x7 [& T3 _0 O2 ?% K 另外,身為金星女神的伊南娜/伊希塔,她們也同時執掌著戰爭與災禍,而除了戰爭的形象外,其豐饒多產的形象表現在特殊的祭祀儀禮上,也就是所謂的『聖婚』──藉由與神殿女祭的交合,獲得神諭與疾病的治癒等結果,成為後來西方文化當中『神聖妓女』的由來,而這點在埃及文化當中亦存在著;事實上,伊南娜/伊希塔在埃及神話中即與伊西絲Isis有關係,而楠納/辛則與托特Thoth有關係,而伊西斯與托特也都是與月亮有關係的神祇。1 P( o. P4 K8 N/ p6 R% D+ Q
8 [- |6 b+ w/ m2 ?6 ` 在腓尼基神話當中,伊南娜/伊希塔/伊西絲則化身為象徵豐饒、性愛、戰爭的女神亞斯塔蒂(Astarte,即聖經中的亞斯塔露Ashtart,希伯萊語עשתרת;其被認為與西元前1200年左右,當時猶太人信奉的大地母神亞舍拉Asherah有關),她除了也與月亮有關外(相較於其夫太陽神巴力),五芒星環的符號也與她有關,而五芒星是眾所周知與伊西絲(在埃及象徵女神的子宮)及維納斯有關的女神符號,尤其從地球的視角觀察金星自身的運行軌道會有五個交叉點,可架構出近乎完美的五芒星。而在迦南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脈絡當中,由於與金星有關,金星在神話上所象徵的愛與豐饒,以及戰爭與災禍兩種極端的神性,使得伊南娜/伊希塔/亞斯塔蒂具有兩性的意義,比如亞斯塔蒂作為男性面像化作戰神阿斯塔Ashtar,並與埃及的獅頭女戰神Ashtoreth產生關聯。亞斯塔蒂在進入中世紀後,亦成為另一位被扭曲神性的惡魔之一,比如在《雷蒙蓋頓Lemegeton》及《偽典.以諾書》當中都有提到,指稱其為統領四十個軍團的大公,而《雷蒙蓋頓》並提及其形象為乘著惡龍,手持毒蛇的墮天使,祂能告訴召喚者任何想知道的秘密。6 _7 n! f6 d, j0 ]4 i
8 H ^8 \ l0 d 另外,路西法的原型也與伊斯蘭神話的伊布利斯Iblis有關聯。
J! B5 R9 u8 S) l0 m+ i2 G. Z* I1 U
: e9 i2 ]9 J0 A1 x) @( ?2 d4 F
' G& }% X& m( ^( C8 \ 從上面所舉的神話相關連結之資料當中,我們可以了解,路西法形象的背景最初主要是來自於金星的分裂神性(啟明星與長庚星)被賦予的不同面向之表現,而其中路西法來自於曉星(也就是即將『墜落』大地的金星),加上神話穿插的意義所集結而成;另外,其實也跟早期人們對於經文的判讀多有謬誤,加上歐洲進入中世紀後由於教廷對於知識的長期打壓,使得文盲比率一直到十九世紀仍佔了九成之多,這也使得早期被誤解與訛傳的知識經歷了長時間的流傳,不但少有被糾正,甚至還可能被扭曲得更加嚴重。9 A) D, c2 V+ T: b/ b
; K& W" h' u& M; J
比如在以賽亞書14:12-15中提到關於路西法的文句:$ ?9 U' O& t* I2 l/ \8 z
5 E3 q/ g8 p- D& u9 @ B$ v: V6 E
『12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13For thou hast said in thine heart, I will ascend into heaven, I will exalt my throne above the stars of God: I will sit also upon the mount of the congregation, in the sides of the north: 14I will ascend above the heights of the clouds; I will be like the most High. 15Yet thou shalt be brought down to hell, to the sides of the pit.
) \8 P3 q$ k% a3 q% P. l9 k- }" Q──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 n1 P" H- F' {' q; L/ `3 m: A$ i
在後世的研究者解析中認為,這段內容所指的並非是一位稱作路西法的惡魔或墮天使,而是嘲諷巴比倫王朝與君王尼布甲尼撒,而這與尼布甲尼撒在當時征服了猶大王國,將猶太人從錫安山上的耶路撒冷城中趕跑,使他們顛沛流離,然而尼布甲尼撒晚年除了盲目的崇拜偶像,並得了一種精神病最後慘死外,在他死後不到二十五年的時間,巴比倫就被居魯士大帝征服了。因此,在這段經文當中,暗諷的是巴比倫王狂妄自大的想要成為最高最亮的星,但就如同曉星必將垂落一般,巴比倫王朝也在不久便覆滅。
; B; D3 d* c/ P4 ] m |! l% `2 e/ j5 T2 V b( p- c* k5 O0 E
然而因為開頭文句的解讀錯誤,變成了一段關於嘆息路西法墜落的文句,並隨著後來米爾頓的經典鉅作《失樂園》、但丁的《神曲》等的流傳,加上中世紀神學士的誤解,並因惡魔學的關係大肆『創作』,使得路西法被誤解成了一位墮落的大天使,並且與撒旦、撒旦葉的形象產生連結。
6 N- S' `/ a k, g. {" E
% C. y! U$ `1 K% ^6 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j9 |) K8 H+ R- k
6 E$ D. F0 [' [$ B' k0 C! r
傑歐卡按:
; C5 T: y1 }6 q3 x, J1 C
j7 G7 ^6 P( ]$ k& I. T. P(一)
6 s3 w" T3 X- h7 m. N) U. [0 M關於路西法墜落的九天九夜才降到地底的觀念,乃是基於進入新約後,基督教思想上認為天界有九重(基於古老天文的觀念),而地獄亦有九層(在《神曲》一書當中可以見到)的緣故,而這個概念隱藏的,是跟後來卡巴拉的Sephirothic Tree與Qliphoth Tree有關,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研究。" @4 C& a" ?1 w3 O5 t. j
1 A* F) y! x, h, ?# k" e/ F(二)
* Z7 w+ k! ]/ u- |# X在進入中世紀後的描述當中,路西法的形象已經不完全是來自於金星的相關神話背景;比如其驕傲自大又好戰的個性,與希臘的阿瑞斯(羅馬的瑪爾斯)神性有關,而其因失敗墜落地底的形象,也與希臘的火神海法斯特斯(羅馬的伏爾坎)有關,而因為海法斯特斯與火山及地震有關,火山的暴發與地震在中世紀被認為是因墜落而被封印在地獄的路西法因憤怒而使得大地悲鳴,而這點也使得北歐神話當中的洛基神與路西法產生了連結。有趣的是,無論是火神還是戰神,在希臘神話當中都與金星的阿芙蘿黛蒂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不過,在希臘神話將金星從雙神回歸到由阿芙蘿黛蒂掌管後,金星關於愛慾、美與豐饒的神性被保留,而關於戰爭的神性則被與智慧女神雅典娜作結合(事實上是因為在進入基督教時代後,啟明星因Eosphorus不再使用的緣故,而被稱為Augerinus並一直用到現在,而長庚星則是稱為Heosphoros或是Venus,因此啟明星的神性就被捨去)。
- O% E( g. m5 _$ h- Q) X: V& l
(三)* r1 I! P. q& }! U
在瑪雅一脈的神話體系當中,金星一樣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一顆星星,這點從瑪雅曆法中特別的金星曆使用可見一斑。在阿茲特克神話當中,金星是羽蛇神魁札爾科亞特爾Quetzalcohuatl(在瑪雅神話中稱為庫庫爾坎Kukulkan)的故鄉,當金星隨著夜幕低垂而消失在地平線上,並隨著破曉而再度出現在天空中時,這象徵著世界(太陽)由死亡又再度重生的循環,因此落幕的金星被視為邪惡的,而破曉的金星則被視為是帶來光明的。另外,羽蛇神也與降雨有關,並因為在神話當中人類是由羽蛇神所創造的,而成為瑪雅一脈神話體系當中相當重要的一位神靈。在神話當中,羽蛇神魁札爾科亞特爾與混沌神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由兩性神奧梅堤奧托Ometeotl所創造,兩者互為敵對關係(羽蛇神代表光明,混沌神代表黑暗),而羽蛇神後來被混沌神設計而失去神力,並被混沌神所放逐,然而羽蛇神發誓將會有歸來的一天;從這點來看,阿茲特克的神話跟路西法的神話背景亦有些有趣的類似之處。
. B/ t' J3 v4 v&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