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依德是二十世紀思想新潮的領導者之一,他的學說推翻了我們原先對自己的認知,並影響了世界對精神分析的重視。不過他大概不知道他的理論被人挪用作為偵探小說的創作主軸,而這位推理作家,名字就叫做葛蕾蒂.米契(Gladys Mitchell)。
不悔不倦的女老師
一九零一年四月十九日,葛蕾蒂.米契出生於英國牛津郡的柯里市,全名是葛蕾蒂.茉德.溫芙芮.米契(Gladys Maude Winfred Mitchell)。這位作家是位活力充沛的小姐,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年間她就讀於倫敦大學的金匠學院,一九二六年又拿了另一個歐洲歷史學的文憑。期間從一九二一年開始,她分別在多所中學任教,傳授課程包括英語、歷史、戲劇,甚至田徑跳欄等項目,而且一直到六十歲的高齡才退休,可稱得上是教人不悔不倦。
首屈一指的推理作家
除了老師之外,米契還有另外一個身分:推理小說家。二十八歲的時候,米契開始嘗試寫小說;起初她的創作乏人問津,沒有任何出版商感興趣,於是她改弦易轍轉寫犯罪小說,塑造出碧翠絲.布雷德利女爵士(Dame Beatrice Bradley)這位女神探,結果一口氣連寫了六十六部,使得這個系列探案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推理小說之一,評論界紛紛用「與克莉絲蒂平起平坐的作家」、「名列英國六大推理作家之林」、「比桃樂絲‧賽兒絲更具原創性的小說家」的高評價來加以擁戴。
揉合精神分析和巫術的高原創性
從今日的觀點來看,米契的作品原創性極高。布雷德利女爵士既是心理分析師,同時又是女巫,這樣的角色設定可以說是首創:弗洛依德的理性分析,與非理性的巫術相遇,於是現實和超現實便在米契的文字中交融成一個奇幻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充斥著瘋子、奇人異士、考古學、民間傳說,以及連續殺人案,甚至有些超自然現象在書末並未獲得充分解釋,留下一個餘音嬝繞的詭譎結局。因此,喜歡布雷德利探案的讀者是愛到心底去,而不喜歡的人則是恨到骨子裏;或許就是這樣,米契的小說在美國才會接受度不高,一共也只有十七部著作獲得出版發行。
死有餘辜v.s. 行俠仗義
米契的正義觀和另一位英籍作家安東尼‧柏克萊(Anthony Berkeley)極為類似。在他們撰寫的犯罪故事當中,生比死還要重要,必要情況下偵探也可以犯下謀殺罪,而且兇手還可以在神探的刻意安排下逃離法律制裁;即使被捕了,最終也會獲得釋放。換言之,從被害者的人格特質來看,死者必定死有餘辜,而兇手通常有如一位行善的行俠仗義者。
銀匕首獎的特殊榮耀
米契曾以史蒂芬.侯克比(Stephen Hockaby)的化名寫了五本嚴肅小說,然後又用馬爾康.托瑞(Malcolm Torrie)的筆名發表六本另一系列的提摩西.黑林(Timothy Herring)探案。她過世於一九八三年的七月二十七日。一九七六年時,英國犯罪小說家協會頒贈一項銀匕首特別獎給她,肯定她多年來對推理文壇的貢獻--平均一年有一至二部的作品問世,而且品質皆在水準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