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1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耶路撒冷3000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6 01: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耶路撒冷”的希伯来文意思是“和平之城”,但遗憾的是,和平至今未降临到它的身上。在以巴冲突中,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是焦点之一。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教和现实的<敏感詞>、经济因素纠结在一起,使得矛盾的解决异常的艰难,但尊重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地的地位、承认巴勒斯坦民族与犹太民族享有对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同等的合理要求、以巴双方通过非武力的<敏感詞>谈判来解决彼此的分歧,应是通向和平之路的基本原则。% e2 ]1 |! L6 \# l# A/ l4 K

3 H7 N; S: V# h! K
! ^( C! i3 _- C- q* [0 S6 b" n
6 E! @1 F+ L! R3 Y' Z4 ~( l& @# ], j在世界文明史上,从古至今能够为人们所瞩目并发挥着持久影响力的城市并不多见,而耶路撒冷无疑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一座名城的形成,不在它规模的大小——如果以此而论,耶路撒冷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要逊色许多——而是需要多种因素作为条件:文化传统、现实地位、经济的发达程度,乃至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缘<敏感詞>的因素,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这种文化对于人类生活是否具有深刻的影响。耶路撒冷就正是以其卓然不群的文化品格,赢得了<敏感詞>城市无法比拟的地位。: Y! ^/ H9 {# p& q# _% M" }

6 s. N' k5 q, h' O8 z; @: F; N7 U) ~4 q9 \$ V9 ?
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处西亚“肥沃的新月地带”西南角,夹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两大文明地区之间,又濒临地中海,因此,它是沟通尼罗河流域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纽带,腓尼基人开辟了地中海的航运之后,由于西亚南部是阿拉伯沙漠区,东西方的通商贸易均需以巴勒斯坦的北段为通道,如此,这一地区就成为亚、非、欧三洲的交通枢纽和周边国家与地区争霸的军事要冲,各种文明的因子在这里碰撞、交融。希伯来—以色列民族正是在对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以及迦南本土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超越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一神论宗教文化,耶路撒冷则是这一文化最集中的象征和体现。历史上的以色列民族国家,曾经历了统一王国时期和南北分国时期。早在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统一王国的第二王大卫就从耶布斯人手中攻取了此城,并将其作为王国的都城。为此,大卫王对原本是一座山顶小城的耶路撒冷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并将以色列人旷野游牧、半游牧时期象征耶和华上帝与以色列民同在的约柜迎至城中。
, G1 }. ^5 Z& B: e" |$ y
4 R) f8 i! t5 V" E, E* k' h# d: Z& L( w9 O' t( ^2 X1 [: [/ B0 s

6 L3 `# J% T4 K. w- n, n0 A! d' B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即位后,在耶路撒冷兴建了壮丽的圣殿,约柜就安放在圣殿中的“至圣所”之内。圣殿既是王室献祭、祷告的场所,也是国家举行全国性的宗教祭祀活动的地方。这座城市作为国家的<敏感詞>、经济和宗教文化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所罗门王死后,统一王国分裂为二,北国以色列经数迁都城最后定都撒玛利亚,南国犹大则继续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尽管北国统治者出于与南国对抗的目的,于分裂之初就在北国建立丘坛和新的神殿供人们崇奉,但耶路撒冷的圣城地位依然得到南北两国百姓的尊重。+ h* }# i/ h$ L
: K" U2 R! Z( G& X: c, j4 j
- m4 m5 a2 O9 O5 N8 h! Z$ R0 P: c
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为亚述帝国灭亡,构成北国的十个部落的人口被掳至亚述境内分散居住,逐渐被同化,成为消失于茫茫人海中的“十个丢失的部落”。南国犹大则一直存在到公元前586年,那一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的大军攻陷了耶路撒冷,摧毁了圣殿,并将犹大百姓中的精英分三批掳往巴比伦。沦为“巴比伦俘囚”的犹大人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对耶路撒冷的向往成为他们绵绵不绝的企盼。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新巴比伦,次年,波斯帝国的居鲁士王下诏允许犹大遗民返回耶路撒冷。他们在回归领袖所罗巴伯和尼米尔的领导下,又重修了城墙和圣殿——“第二圣殿”,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自治共同体。正是在回归时期的公元前5世纪,以色列民族宗教完成了从古代以色列宗教向传统犹太教的转化。. _  u" Q# N0 o* z

+ ]% a# n& g& \5 P$ J
) C* D5 P! r! s% M! p% e8 f5 _7 x. }& |: N7 o6 B5 h! }
公元前198年,亚历山大大帝部将建立的塞琉古王朝统治了耶路撒冷,由于强制推行希腊文化,激起了公元前168年至公元前143年的马卡比大起义,起义胜利后,独立的犹太哈斯蒙尼王朝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地区由罗马人委任的傀儡王或罗马总督统治。公元66年,反抗罗马人的第一次犹太战争爆发,公元70年,罗马军队在镇压了起义之后,摧毁了第二圣殿。公元132年,巴尔·科赫巴领导的第二次犹太战争爆发,三年后被罗马人残酷镇压下去。两次起义中,犹太人被大批屠杀,余者被迫陆续逃亡,开始了犹太人向世界各地的大流散时期。重归以耶路撒冷圣城为象征的故国家园,成为此后一千余年间世界各地犹太人梦中无尽的期待。, s; R' s  y0 I4 u

8 c" ~( U/ R+ J4 }4 U; B7 Z" [' I+ X$ I& m, k% G  y

" z! U- M, }6 j" b( j- ^! F; ^* _. |在罗马人统治巴勒斯坦的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了。按照基督教的传统,耶稣基督曾在耶路撒冷宣讲天国的福音,并在这里被审判、钉上十字架,也在这里复活。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耶路撒冷也成为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依照其传统,耶路撒冷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宵之地,因此,它又成为穆斯林的三大圣地之一。从7世纪到20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里,耶路撒冷是由信仰斯兰教的穆斯林所统治的。这期间的中世纪里,东征的基督教十字军曾在这里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国,它前后存在了将近两百年(1099——1291年)。19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耶路撒冷的统治结束,巴勒斯坦作为国际联盟的托管地由英国实行管理。* l$ O2 y0 \& d

4 q$ |) L, g: h  N4 J# ?8 S, v9 z( J- p9 [

/ D* t  V/ a4 \1 a0 g早在19世纪中叶,系统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就在欧洲提出,它以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民族的主权国家为宗旨,号召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故土,复兴整个犹太民族。此后,犹太人开始小规模地迁往巴勒斯坦地区。经过犹太人长期锲而不舍的努力,1917年11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提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民的民族之家”的目标。随着纳粹势力的兴起,犹太人在欧洲的生活状况恶化,开始较大规模地向巴勒斯坦移民。在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托管统治期间,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也日益高涨起来,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冲突加剧,英国当局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 M% a' ~  q( K2 Q% P; ]/ J; Z0 J6 K8 f' ~+ r9 S# n
4 }0 z$ {: o- D+ o
3 _5 V7 T& j3 l, `0 M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批劫后余生的犹太人迫切地希望移民巴勒斯坦,英国政府于1947年4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同年11月29日,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的决议,承认犹太人在该地区建立自己国家的合法权力,但耶路撒冷的地位未决。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统治结束,同一天,现代以色列国宣布成立,耶路撒冷分为以色列辖区(西耶路撒冷)和约旦辖区(东耶路撒冷)。1967年6月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辖区,宣布对其拥有主权,并视整个耶路撒冷为其“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并未得到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承认。
: }! i( z* y+ B5 b, c
, l9 E! j2 w. G' b, G, f* e# D0 d' c0 I% F0 B; [
- n9 Q& }: C! J8 l* u6 _  V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了数千年,耶路撒冷承载了太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同的文明在它身上打下了太多深刻的烙印。正因为如此,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犹太人的民族宗教——犹太教——是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文化,尽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犹太人在各时期的命运,它自身也经历着变化和发展,但古老的传统始终是犹太民族的文化之根。犹太教又与一神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是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大源泉;伊斯兰教则催生出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其特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