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3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話故事] 西周时期(问答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10:3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传说中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从古至今,世界各民族的人们一直在不断追问、思考,并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的祖先也曾以浪漫的神话思考并描述了天地形成的过程。
盘古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开天辟地之人。三国时吴国的徐整在《五运历年记》和《三五历记》中记载了盘古的事迹:
远古时代天地尚未形成,一片混沌,有如一个浑圆的鸡蛋,人类的始祖盘古氏就孕育其中。历经一万八千岁,终于天地开辟。混沌初开之时产生了两种物质:一种轻而清,一种重而浊。轻而清者不断上升,每天升一丈;重而浊者不断下降,每天降一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辽阔无边的天地。盘古氏自己也伴随着天地形成而成长。他每天长高一丈,直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传说盘古的身体有九万里长,这位巍峨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相传,盘古氏喜怒哀乐的情绪会引起天地间的阴晴、风雨、雷电等气候的变化。盘古喜则天晴;怒则天阴;哭则天雨;叹气则刮风;眨眼则闪电;鼾声就是天空的雷鸣。
盘古为开天辟地而辛勤劳作了一生。他去世以后,头朝东、脚朝西,平躺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左眼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齿骨化成了金石,精髓化成了珠玉,汗流化成了雨水,躯体化作了中华大地上的三山五岳,血液化作了奔腾不息的江河,筋脉和肌肉化作了宽广无边的良田沃土,头发和汗毛化成了树木和花草。一个山川秀美、草木葱茏的美好世界最终形成了。
2.传说中的"三皇"有哪些说法?
三皇是我国传说中的远古部落酋长的合称。三皇之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其具体所指,传说不一。
在《史记》中,"三皇"指天皇、地皇、泰皇。据载,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以后,群臣认为应冠以最尊贵的称号,于是李斯等人就奏请赢政称"泰皇"。奏议中说:"古者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春秋纬》将"三皇"记为天皇、地皇、人皇。诸纬书所记之事,皆始于三皇。《春秋命历序》说,天皇有十二个头,地皇有十一个头,人皇有九个头,而且他们都活了一万八千岁。当然,这里并非实指其身上长有许多头颅,而是蕴指他们又各自分有许多部落,且延续的年代都十分久远。
此外,还有的古籍认为"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孔安国《尚书序》和皇甫谧《帝王世纪》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有的则认为是指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皇霸》、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都持此说。而在《白虎通·号》中又存有另外两说,一则认为是指伏羲、神农、祝融,一则认为是指伏羲、神农、燧人。由此观之,三皇之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三皇到底所指何人,还有待后人考证。
3.《史记》记事为什么不从"三皇"开始?
虽然"三皇"所处时代在"五帝"之前,可是《史记》却以《五帝本纪》作为卷首,而没有记载《三皇本纪》,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五帝以前,各原始部落之间分崩离析,征战频仍,虽有传说中的"三皇"出现,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混乱却没有因此而结束。黄帝出现以后,兼用仁德和武力,征服了天下诸侯,他被尊为一统天下的"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帝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生活在国力强盛的武帝时代,大汉气象孕育出作者恢弘的气度和宏阔的视野.由伟大时代催生出的儒家大一统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倾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司马迁截取五帝作为《史记》开端的初衷。
此外,"三皇"时代较"五帝"时代更为古远,其相关资料更为零散,其传说内容的神话色彩也更为浓厚,人多以为有荒诞不经之嫌。再加之"三皇"的具体所指不一,而且次序不清,难有定论。比较而言,"五帝"的具体所指较为确定,其次序也较为清晰,而且有关传说资料可以在一些典籍中查证。这一点,也应该在司马迁的创作考虑之中。
大约基于以上原因,司马迁才未将"三皇"作为《史记》开头,而将《五帝本纪》置于《史记》卷首。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最后以"太史公日"的形式述说了他设置卷首第一篇的一些考虑和具体考证过程。他说,学者们常称"五帝",而"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的记载只从尧开始,百家叙说黄帝的历史,文辞粗疏且不典范;《大戴礼记》中所载《五帝德》篇、《孔子家语》中所载《帝系姓》,其记叙都从"五帝"开始,而这两部书皆不被视为儒家正统经典,儒者也多不传习。为了对"五帝"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可信的记叙,司马迁本人曾经"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实地考证有关史实。
同时参照《春秋》、《国语》等典籍,再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其中言辞最雅正的,著录成了《五帝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值得一提的是,《史记》中《三皇本纪》的缺失令后世有些学者感到"遗.感"。他们认为虽然有关"三皇"记载的典籍很不完备,但是"三皇"的缺失将无法明"君臣之始,教化之先"。因此,后世不断有人执笔弥补这一"遗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而唐代司马贞则专门补作了《史记·三皇本纪》。
4.伏羲凰八卦是怎么回事?
伏羲是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即太吴。风姓。相传他曾经教百姓捕鱼、畜牧,充实人们的食物,而且是他最先开始画八卦的。司马迁说:"余闻之先人日: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唐代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伏羲氏观察天地万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乾,代表天;震,代表雷;兑,代表泽;离,代表火;巽(xdn),代表风;坎,代表水;艮(g油),代表山;坤,代表地。八卦由阴(一)阳(一)两种最基本的线形组气成,阴阳是八卦的根本。这代表阴阳的基本线形,每三画任意叠加组合,便推演出八卦。这八卦各代表一定属性的若干事物。八卦中,乾与坤、震与巽、坎与离、艮与兑是对立的。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它的形成开启了中国人早期的哲学思维。
当然,伏羲最初发明八卦时,其目的很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记事和记数的符号,这也符合上古<敏感詞>人们生产和生活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由于八卦具有简而能赅、简而能丰的内在属性,后来经过文王和周公以及后人的继承和推演,便衍生出了许多意思。
从我国文字的产生、发展的漫长历程来看,八卦的出现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我国古代文字起源,经历了结绳记事、伏羲画八卦、仓颉作书几个阶段,然后才有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篆书等发展阶段的不断延续。
伏羲画八卦,并非是他个人的偶然创获,而是集合了古代人们长期以来的种种思考经验而出现的结果。作为群体智慧的结晶,伏羲画八卦对于古代人们哲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文字的产生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然而,八卦产生以后逐渐被用为卜筮符号,逐步神秘化。春秋以后又被统治阶级用做宣扬天命论和迷信思想的常用工具。
5.女娲补天是怎么回事?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山水秀美,鸟语花香,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还没有出现。女娲,这位神话传说中蛇身人首的女神,便用泥造出大地上第一批人。这些人又开始繁育发展,便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天地间也由此增添了无限的生气。
然而,人类诞生以后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人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原来,古代传说认为天圆地方,天的四极由四根擎天柱支撑着,覆盖在大地之上。有一段时间,为争夺势力范围,共工的部落与祝融(一说颛项)的部落之间发生了激战。最后,共工惨败。性格刚烈的共工十分恼怒,于是猛撞不周山,突然天崩地裂,四根擎天柱被折断,天上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黑龙也趁机兴风作浪,洪水滔天,肆虐人间。天地一片昏暗,大地上生活的人们顿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慈爱的女娲看到人间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怜悯之情,于是便开始拯救人类。她熔炼五色之石来填补苍穹,又斩断了巨鳌的四条腿用来支撑天的四极,并且杀死了作恶多端的黑龙,赶走各种恶禽猛兽,用芦草灰止住了汹涌的洪水。一场可怕的灾难终于在伟大慈爱的女娲手中化险为夷了,人类获得了新生,生活又归于平静安详。
人们常说:"神话是历史的影子。"女娲的传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母系氏族<敏感詞>生活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上古时期的人们征服自然灾害的理想。后来,人们还经常用"女娲补天"的典故代指救国救民、匡正乾坤的伟大事业。
6。神农尝百草是怎么回事?
据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起于烈山,是烈山氏之子。
神农氏出现在原始人类由渔猎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的时期。当时人口繁衍较快,人们已经不能仅仅靠狩猎来维持生计。神农氏不忍心看着人们忍饥挨饿,就开始注意为人类寻找新的食物。他超越人类长期以来单纯食肉的习惯,冒着生命危险品尝一些野生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以确定哪些能够食用。就这样,神农氏为人类寻找到一:大批宜于食用的植物。此后,他又观察到一些植物的果实、种子落人土壤后能够再生,逐步意识到植物生长与气候、季节和土质之间的关系。于是便开始指导人们耕种,对野生植物进行人工培植,早期的农:业便由此萌芽了。传说神农氏还发明了耒耜等农业工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
传说中,神农不但是农业之神,也是医药之神,在品尝百草的过程中他辨识了一些可以治病的草药。传说他曾用一条神鞭一--"赭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神鞭一打,便呈:睨出凉毒寒温等各种性质,神农根据其不同特性,结合不同病症,对症下药,给人们治病。
神农氏是神话中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凝聚了远古<敏感詞>人们创造农业文明的集体智慧。从这层意义上说,神农氏是一个群体智:慧的代名词,标志着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
7.燧人氏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
燧人氏是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五氏之一。由于他是钻木取火的发明者,又曾被拥立为王,故又称燧皇。上古时代,人们生吃捕获的猎物,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有一段时间人们开始尝试着使用由雷电等造成的自然火来烧烤猎物,发现熟食的味道更为可口。有的传说认为,是伏羲教会人们使用自然火的。由于自然火的火种很不确定,而且不易保存,为了得到长期稳定的火源,人们开始了人工取火的长期探索。燧人氏就是这些探索者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关于发明钻木取火的具体经过,还有这样的传说:上古的时候在西方荒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遂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是太阳和月亮都照不到的地方,不见天日,不识昼夜。燧人氏当时正在漫游天下,来到了这里。他发现,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只有一棵叫"遂木"的大树闪闪发光。终年不见日月的遂明国人民,就凭借着这棵神奇大树发的光来生产劳作。燧人氏就去观察火光的来源,发现原来有一群鸟一直在用它们又尖又硬的嘴不停地啄那树干,在这一啄的瞬间,就有灿烂的火光发出。燧人氏顿时深受启发,他经过反复摸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钻木取火,并把这种发明带回了自己的国家。由于当时以木燧作为取火的工具,燧人氏因此得名。据说,钻木取火所用的木材四季皆不相同,春季用榆柳,夏季用枣杏,季夏用桑柘,秋季用柞栖,冬季用槐檀。虽然后来人类取火的方法不断改进,但是古代一直留存着寒食节后的一天钻木取火的习俗,借以表达人们对燧人氏的怀念。燧人氏钻木取火之事在古籍中多有记载,《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的时候,百姓以瓜菔(1u6)蚌蛤为食,腥臊恶臭,而且伤害腹胃,百姓也因此多生疾病。后来,有圣人出现,钻燧取火,化除食物的腥臊之味。百姓们十分感激他,推举他为天下之王,称之为燧人氏。《太平御览》引《礼含文嘉》也说从燧人氏开始,人类才学会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了吃,使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从而也就顺应了上天之意,故而称之为"遂人"。
钻木取火发明之后,人类就可以长期吃熟食,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它是人类文明漫长进程中一大里程碑式的进步,不仅促进了人类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反映出在人类劳动发展史上从利用自然演进到支配自然的阶段。燧人氏将火的光明和温暖带给人间,恩泽万代,他被誉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8."五帝"有哪些说法?
五帝之说大概形成于周秦之际。五帝到底指谁?其说不一。司马迁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蚣)、唐尧和虞舜;《礼记·月令》的记载则是太昊、炎帝、黄帝、少吴和颛顼;《帝王世纪》的记载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和虞舜。
这些不同的说法,各有其理。《起记》的立说依据是黄斋有"土德之瑞",《封禅书》也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蟥现",黄为中和之色,象征万事不易,黄帝制作了不容变更的制度;颛等于专,顼代表正,颛顼之名是专政天下之道的意思;喾,极也,其义为能穷极道德,是最讲德行的;尧,有清妙高远之意,人们认为他能博:衍众圣之长;舜有绵延之意,意味着他能继承并推行尧道。由此看来,这种认识基本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反映了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已出现制度和实行某种专制的统治者,已开始向阶级<敏感詞>迈进。
《礼记·月令》的解释以五方说、五行说为依据,如:"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在今天看来,这种认识多少带有臆断的成分,但也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今天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礼记-月令》的解释恰好包含炎黄二帝在内,从这个角度看,也是有一定可信成分的。
9.轩辕帝为什么称"黄帝"?
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生而神灵,成而聪明。因其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姬姓。又因是有熊国之子,故亦号有熊。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艺间相互大肆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此时已无力征服他们。于是轩辕便修德振兵,平息战争,并且迅速统领了大部分诸侯。此后,轩辕大败炎帝于阪泉,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斩杀蚩尤。轩辕在长期的征战中威信大增,诸侯无不臣服,于是皆尊他为"天子",代神农氏。
黄帝之所以称为"黄帝"是因为黄色是泥土的颜色,所谓"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后来,黄色成了封建<敏感詞>帝王专用的颜色,体现着无与伦比的尊贵与至高无上的权威。从传统的五行说、五方说的观点而论,五行之中,土居中央,最为尊贵。因此,称轩辕为"黄帝"有万民所向、中央一统的含义,也包含着人们的景仰之情。此外,"黄帝"在有的古书上也写作"皇帝",如《吕氏春秋·贵公篇》:"丑不若黄帝。"毕沅校正云:"黄帝,刘本(指明代刘如宠本)作皇帝,黄、皇古通用。""皇帝"的本来意思是"皇天上帝"。"帝"字见于诗、书、易和甲骨文、钟鼎文的,本来就是指上帝。"皇"又是"帝"的修饰语,形容"帝"的光辉伟大。如《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小雅·正月》"有皇上帝"、"皇皇后帝",无非都是赞美上帝的庄严伟大。因此,"黄帝"之称也含有赞美轩辕帝庄严伟大的意思。"黄帝"以后的古代国君都不称"帝",到了周朝时,其统治者才开始称王。战国末年,一些有野心的诸侯开始称帝,于是就有了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体现他的至高无上,把"皇帝"二字同时用在自己身上,以"皇天上帝"自居。以后世代相沿,便成了人间帝王的通称。
10.黄帝是人还是神?
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部落以后,被尊称为"天子"。他举贤人,置百官,使国大治。传说他在当时还有许多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如文字、历法、音律、医药、算数、舟车、养蚕、宫室等。由于他在推进氏族团结、维护<敏感詞>稳定、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后人对其崇拜之情与H俱增。人们称赞他"能成命百物",不仅赋予其帝王形象,而且逐渐把他尊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
然而,随着五行、五方观念的发展,黄帝这位部落酋长作为有血有肉的凡人的形象日益改变,逐渐被赋予一些超自然的能力,赋予神的怪异特性。在神话传说当中,黄帝的寿命很长,总共活了三百年,而且作为中央天帝,他的相貌也很奇怪,长有四张脸,东西南北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在昆仑山上,黄帝还有一座美丽的行宫,他经常到此处游乐。他乘坐的车子很不一般,由大象拉车,后面跟着六条蛟龙。他的臣子们往往也长相奇特,大多人面兽身,都具有神异的功能。大约在春秋时期黄帝作为神的形象就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
黄帝到底是人还是神?这个问题在春秋末年就引起了人们的辩论。孔子这位"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圣人对有关黄帝的神话就提出过质疑并做出重新解释。据《:长:戴礼记。五帝德篇》载,宰我曾经问孔子日:"昔者吾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抑非人耶?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回答说:"生而民得其力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日三百年。"《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子贡日: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日: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孔子赋予这些神话以一些符合!生活实际的解释,力图使原本被神化的黄帝恢复到人的本来面目。
由此我们知道,黄帝的形象是从,人.逐步演化成神的,而且这种演化是在人们的无限崇拜中完成的。今天,黄帝是人还是神,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成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明证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1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大约!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当时中国大地上已是一片兴旺景象,东方住着夷人,南方住着苗人,西方住着羌人,北方住着狄人,还有<敏感詞>一些散落的部族。
轩辕氏部落原来定居于西北高原一带,与炎帝同出少典毫,后来分路东进,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了炎帝部落,并且结为联盟。黄炎联盟并肩协力,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此后,黄炎两系势力为争夺领导权而相互争斗,走向破裂,再次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炎帝自此一蹶不振,黄帝声威大震。四方诸侯于是公推黄帝做了"天子"。
相传黄帝做了"天子"以后,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又命臣子伶伦制乐器,大挠怍干支,仓颉造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还教人们养蚕。从此,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黄帝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兼用仁德和武力,征服了<敏感詞>部落,成为战争中的胜利者,"三皇"时代漫长的部落混战状态终于告一段落,黄帝本人也因此被各部落共同推:举为一统天下的"天子"。在部落战争的血与火的熔炼中,狭隘的氏唉界限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民族大融合的必然趋势。黄帝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民族融合,形成了古老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因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12.黄帝、炎帝大战是怎么回事?
黄帝与炎帝同出少典氏,他们的部落都居于西北高原一带。后来为扩充势力范围,分路东进,双方在阪泉摆开战场。黄帝打败了炎帝部落,并且双方合并,结为强大的黄炎联盟。黄炎联盟继续东进,并肩作战,打败蚩尤领导的东方九黎族的部落。黄炎联盟在打败蚩尤以后也走向破裂,并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炎帝欲侵凌诸侯",想争夺盟主地位。可是,"诸侯咸归轩辕",都被黄帝争取过去了。结果双方诉诸武力,再次进行了艰苦的战争。传说中,炎帝是太阳神,手下有火神祝融这员大将,所以在战斗中,炎帝这一方使用的是火攻。但是身为一方天帝的黄帝,他本人就是雷雨之神,炎帝施放的熊熊大火,很快就被雷雨扑灭了。黄帝趁机统率神兵神将,驱赶着凶恶的虎、豹、狼、熊冲入了炎帝的阵地。战争最终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
黄帝和炎帝大战,是两大部落之间因相互吞并、争夺势力而发生的战争。战争加速了氏族部落的融合,并最终确立了黄帝的领导地位和崇高威信,增强了各民族聚合的向心力。炎帝虽然在战争中失败,但是他对于推进民族融合也功不可没,由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共同组成的联盟成为了后来华夏族的最早雏形。正因如此,中华民族的子孙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13.黄帝为什么要大战蚩尤?
蚩尤传说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两昊"(太昊和少昊)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活动的中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带。黄帝与蚩尤之战的原因是:当时诸侯相互侵伐,侵害百姓,其中又以蚩尤最为暴虐,就连神农氏也无力讨伐他,历史的重任就落在了黄帝肩上。从当时部落兼并的整体态势来看,黄帝与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向东发展的时候,与正在扩张势力的蚩尤形成了对抗,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和战争。
而神话传说中,蚩尤却被塑造成一个面目狰狞的凶恶天神,张守节《正义》引《龙鱼河图》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常常兴兵作乱。《述异记》甚至还说,蚩尤长着"人身牛蹄、四目六足"。更有奇怪的民间传说,说蚩尤头上长着尖利的角,耳朵旁的毛发竖起来好像锐利的刀剑。
据说战争一开始,蚩尤凭借着勇猛占了优势,直追到黄帝的后方涿鹿,并展开了决战。蚩尤在战争中造了大雾来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突破了重重迷雾。传说,后来蚩尤又兴起<敏感詞>,将黄帝的军队陷于波浪滔天的洪水之中,黄帝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蚩尤站在阵前,望着洪水中黄帝军队狼狈不堪的样子,以为胜券在握,脸上露出了胜利怕笑容。在这危急时刻,黄帝临危不乱,召来会收云息雨的旱神一女魃(b6)前来助战。女魃一到,就在高空中施展法力,顿时艳阳高照,洪水告退。黄帝抓住机会,率领军队进行全面反攻。兵败如山倒,蚩尤的军队顷刻问土崩瓦解。黄帝虏获了蚩尤,并且杀了他。此后,黄帝将九黎部族并入了炎黄部落。从此,黄帝的威望更高了,成了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一带)各部落共同拥护的首领。
黄帝击败蚩尤,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也是推进中原各民族融合的重要环节。
14.黄帝是葬在桥山还是升天?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司马贞《索隐》引《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阳周在隋朝时改为罗川,桥山也称子午山。因此以上两说所指的地方是一致的,桥山的位置就在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山上有黄帝墓。此处有沮水穿山而过,山成桥形,因以为名。《尔雅》则是这样解释桥山得名的:"云山锐而高日桥也。"然而桥山作为地名,还有一:刘:,在河北涿鹿县东南。涿鹿是黄帝与炎帝和蚩尤发生部落战争的地方,应该说这里也曾是黄帝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后代在此亦有建祠祭祀,据《魏书·太宗纪》记载,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曾于泰常七年,幸驾河北桥山,并遣使者祭祀黄帝、唐尧庙。当然,两者相比较,一般认为黄帝所葬之地当指前者。今天,陕西黄陵的黄帝陵已经成为著名的人文景点,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必到之所。
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黄帝恩泽四海,最后升天成仙。张守节《正义》引《列仙传》说,黄帝轩辕氏自己选择了大去之日,与群臣告别,葬在桥山。后来山崩棺露,里面只有随葬的宝剑和鞋子,而黄帝却不知所踪。《史记·孝武本纪》和《封禅书》,以及《汉书·武帝纪》都曾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武帝勒兵十余万,巡狩朔方,在祭祀黄帝冢的时候,武帝满怀疑虑地问臣下:"我听说黄帝没有死,为何现在又留有他的墓呢?"有臣子回答说:"黄帝已经成仙,飞升上天了。这个墓里只有他的衣冠。"这表明,黄帝成仙的说法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十分流行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它与后来逐渐盛行的游仙思想不无关系,同时它也反映出后世人们对黄帝的无限景仰之情,并由此产生了对黄帝归宿的良好愿望。
15.怒触不周山的共工应该怎样评价?
传说时代,共工和颛顼两个部族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就是这场战争引发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壮美神话。
共工是传说中炎帝的后裔,一些古代典籍将他描述为"人面蛇身赤发"的怪物,是黄帝时的水官。相传他的儿子后土能平水土,因治水有功,被祀奉为灶神。共工的活动中心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此地古时称之为"九州",可能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民族。颛项,传说为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强大的部落首领。按照司马迁之说,颛顼就是高阳氏。颛顼的活动地方大约在卫(今河南濮阳),后来因为受蚩尤战败的影响而南迁至郑(今河南新郑)。
共工和颛顼的战争,总的来说,是黄帝和炎帝战争的继续和余波。传说黄帝打败炎帝后,炎帝的臣子与后裔继起复仇,与黄帝及其后裔征战不休。又由于颛顼从东向西发展,争夺共工部落的土地,共工氏"振滔洪水",企图放洪水来淹没颛顼。于是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战场位于"涿鹿之阿",也就是在今天的太行山东侧一带。
而在神话中,战争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颛顼的暴政引起的。在颛顼统治宇宙的时期,曾经有过许多暴政,其中最不讲理的,就是他把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拴系在北方的天空上,让他们永远固定在那里。这样一来,大地上有的地方酷热难熬,而有的地方却见不到光明。横暴的颛顼不仅用严酷的专制压迫着大地上的人类,而且也压迫那些他不满意的天神,水神共工就一直备受他的欺凌。后来,共工终于不堪忍受了,就联合那些同受压迫的天神,自己为盟主,统领祖先炎帝的残余部落,突然发难,要推翻颛顼的统治,夺取上帝的宝座。
结果,共工在战争中失败,他的九个民族居住的地方全部被颛顼占领。共工拼死反抗,愤怒之极以头撞不周之山,将支撑天的柱子折断,于是地面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从此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大江大河由西向东奔流。
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的传说,反映的是部落之间的又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它对于加速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共工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又激励着后世人们勇于挑战强敌,反抗暴政。共工的宁折勿挠的刚烈精神足以让后人世代景仰。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则神话本身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精神,人们用"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的神话传说来解释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为何西高东低,江河为何东流,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等一系列问题。
16.祝融氏的传说有哪些?
祝融氏,是传说中颛顼(高阳氏)后裔的一支。一作祝诵、祝和,分为八姓。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说,祝融曾经是南方炎帝的重要辅佐之臣,他的外表非常奇异,人面兽身,出行的时候乘着两条龙。
帝喾(高辛氏)时,祝融担任火正。所谓火正,是五行官之一,就是古代掌火的官,负责祭祀火星,推;行火政。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担任火正一职,功勋卓著,因为他"能光融天下",所以帝喾叫他"祝融"。因其长期以火施化,泽被万民,死后被祀奉为火神,号"赤帝"。他还参与过炎黄大战,曾帮助炎帝施行火攻。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祝融去平定。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祝融未能最终平定共工氏,结果为帝喾所杀。他的弟弟吴回代替他担任火正,并且最终平定了共工氏。
其后,祝融的后裔分为己、彭、妪、、曹、斟、芈(耐)六姓,其活动区域在今河南郑州一带。其后裔中芈姓一系,因为失职而南迁,降居江水,与南方蛮族杂居,到西周春秋以后,日渐强大,建立了南方的楚国。《史记·郑世家》记叙郑桓公与太史伯的对话时,太史伯也说兴起于周代末年的楚国是祝融的后代。今湖南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就因其得名,名日祝融峰。
关于祝融,除了《史记》之外,古代典籍中零星的记载颇多。《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日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孟夏纪》:"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17.颛顼帝有哪些传说?
颛顼,古帝名,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生十年而佐少吴,十二年而冠,二十年而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而崩。号高阳氏。
传说颛顼很聪明,有智谋,善于利用鬼神迷信来管理部族成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据称他"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絮诚以祭祀"。颛顼曾经视察过许多地方,"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陆,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神话传说中,颛顼却是一个横暴的天帝。他把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拴系在北方的天空上,这样一来,有的地方就酷热难忍,有的地方却见不到光明。他对于那些他不满意的天神,如共工,实行严酷的压制。他还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边,否则,就会受到严惩,被痛打一顿。这条法令虽是传说,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人类已经从母系氏族<敏感詞>过渡到了男系氏族<敏感詞>,男子在<敏感詞>上已经享有更大的权力了。
颛顼作为黄帝后裔,其部落非常强盛。为争夺土地和权威,颛顼曾经和炎帝的后裔共工展开过一场激战,最后以颛顼的胜利而告终。颛顼十分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木正重、火正黎"绝地天通",实行人神分制,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
18.帝喾有什么神奇之处?
帝喾,相传为炎黄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号高辛氏。据记载,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世本·帝系篇》也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因其辅佐颛顼有功而被立为帝。
高辛氏生来就很有灵气,令人称奇的是,他一出生就自言其名。
他耳聪目明,观察敏锐,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顺应上天的旨意,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疾苦,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据说他通过观察日月运行的规律,加以推算,来确定岁时节气。
帝喾所领部落由八个氏族组成,活动据点在毫(b6,今河南登封)。他继颛顼之后在争权斗争中再一次打败共工氏。当首领时,能掌三辰(日、月、星)以利民,取地之材而节用,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有所贡献。
19.尧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尧的名字叫放勋,因被封为唐侯,又称唐尧,号陶唐氏。他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平阳(今山西汾阳一带)。
尧在历史上的贡献首先表现为他以身作则,与百姓同甘共苦,维持了<敏感詞>的稳定与繁荣,各氏族部落和睦相处,民族融合前所未有,百姓尽享太平。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仍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做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史记》有这样一段描述: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的衣裳,坐着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色的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九族和睦相处。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尧帝的卓著功勋,也可以感受到天下百姓对他的深深爱戴之情。正因如此,"尧年"几乎成了后世描绘太平盛世的代名词。
尧的另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他首先推行了禅让制,实行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准备挑选接班人。因其儿子丹朱不肖,经过民主推荐和仔细考察,尧将帝位禅让于舜。其禅让的理由是:若将帝位授予舜,则天下人得利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若授予丹朱,则天下人遭殃而丹朱一人得利。尧帝"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尧也因此被后地视为圣明之君的典范,与舜帝并称"尧舜"。
20.尧是怎样考察舜为继承人的?
尧在挑选继承人的程序上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原始民主。《史记》记载了尧帝对舜的考察过程。
为确定继承人选,尧首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民主推荐和讨论。在征求意见时,他的大臣放齐首先推荐尧子丹朱,尧因其子愚顽、凶恶而不用。继而又有人推荐共工,尧帝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可用。"后来,四岳又向尧推荐鲧,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用。"在四岳的再三建议之下,尧试用了鲧,而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就。最后,大家一致推举德才兼备、当时尚在民间的舜。接下来,就是认真考察: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9ui)河边的家中,遵守为妇之道。尧对舜此举甚为赞赏,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而舜又能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自觉遵从。尧又让他参与百官之事,百官之事也因此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虽然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经过三年的反复考验,尧帝得以全面了解舜的才德,并最终将帝位禅让给舜,成为传说时代的一段历史佳话。
21.尧为何不把帝位传给儿子?
尧在位七十年,年老之时便开始物色合适的继承人。按照祖先的传统,帝位自然应该传给儿子。当时在部落联盟的议事会议上,有人首先就提名尧的儿子丹朱。难能可贵的是尧帝没有以私废公,他深知自己的儿子丹朱"顽凶"、"不肖","不足授天下",果断地否定了这一提议。除《史记》外,《尚书·益稷》也记载了丹朱的恶劣品行:"无若丹朱傲,唯慢游是好,傲虐是非。"后来,经过民主推荐和考察,他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尧帝将帝位传于舜而不传于丹朱的理由是:若将天下授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对丹朱一人不利;若将天下授予丹朱,则天下遭殃而丹朱一人得其利。因此,尧帝"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尧帝逝世以后,三年服丧的期限完毕,舜帝为避免争夺权位而引起纷争,就主动把帝位让给了丹朱,自己躲避到了南河的南岸。可是,各方诸侯却只朝觐舜而不朝觐丹朱,打官司的人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功颂德的不去歌颂丹朱而歌颂舜。民心所向,天意难违,舜只好重返京都,登上了帝位。
值得补充的是,丹朱后来因为恶习不改而被后稷放逐于丹水,再次证明了尧帝当时的选择是明智之举。而尧帝胸怀天下,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的品质,赢得了世代人们的仰慕。
22.许由为什么不愿当君主?
在五帝时期,产生了一批以黄帝、尧、舜、禹为代表的杰出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胸怀天下,积极用世,造福黎民百姓,从而也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多元的。在那个时代也还有另外一批像许由、务光、善卷、巢父一样的隐逸之士,他们淡薄名利,逍遥避世,隐逸人生。许由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传,许由是尧帝时的隐士,操守清高,隐居箕山。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说,许由字武仲,隐逸在中岳颍水北面的箕山之下。据说,尧帝准备把天下传给他,他坚决不受,逃跑到箕山下过起了农耕生活。《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许由回绝尧帝的理由: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以大治了,而还让我来代替你的位置,我难道是为了名吗?名乃是实的附属之物,我又岂能追求这附属的虚荣?许由最后还说了一个精彩的譬喻::"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这也就是成语"越俎代庖"的来历。可见,许由之所以不受天下,关键原因在于他淡薄名利,不贪慕虚荣。
后来,尧帝又欲召许由做九州长,派使者带着玉玺去请他出山。使者向许由再三传达了尧帝的恳切之意。许由同样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他甚至觉得听了使者的那些话玷污了自己,于是跑到颍水边去清洗耳朵。正当此时,另外一个隐士巢父牵牛到这儿饮水,便问许由洗耳的原因。许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巢父听后,鄙夷地一笑,说道:"你为何不隐藏在高山深谷之中,那样的地方人迹不至,谁又能看见你呢?你这是假意浮游,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求得名誉。你洗耳之水别玷污了我牛的嘴巴。"说完,就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了。如此看来,在巢父的眼中,许由也未必算得上真隐士。
虽然许由遭到了巢父的嘲讽,但后人依然把他看作一位高洁的隐士,后世也常用"许由洗耳"的典故形容隐士操守高洁,隐居不仕。23.舜在历史上有哪些事迹?
舜是传说中有虞氏的部落长,炎黄联盟的首领。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史称虞舜。其活动据点在虞(今河南虞城北)。他是黄帝的后裔,因贤孝被四岳推举为尧的继承人。
舜在佐尧摄政时剪除了"四凶",即鲧、共工、骧兜和三苗,举用了八恺、八元等德才兼备之人,并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尧去世后,舜即位,用禹、皋陶、弃、契、后稷等人,实行官吏考核制度,使天下大治,"远近众功咸兴"。他广泛选用各部落人才,设官分职,使禹平水土,契管人民,益掌山泽,龙主宾客,皋陶作士。由于舜知人善用,他所任用的这些人各司其责,成就显著。由于舜要臣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父母,睦邻里,因而史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由于禹治水有功,威信渐高,舜在晚年将帝位禅让于禹。后来,舜帝在南巡之时驾崩于苍梧(今湖南、广西交界地带)之野,葬于九嶷山(今湖南零陵)。他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因未能同行,一路追随,中途闻知噩耗,万分悲痛,泪洒斑竹,自沉洞庭,魂断潇湘,留下了一段凄婉缠绵的爱情故事。屈原所作《湘君》和《湘夫人》就是由此演绎而来的动人诗篇。
24.舜的家人为什么要杀害舜?
对百姓而言,舜是一个受人爱戴的圣明之君;而对于家庭而言,他又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宽厚的兄长,他年仅二十岁的时候就以孝顺闻名天下了。然而,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孝顺宽厚的人,其父、母、弟却曾经多次设计杀害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舜的父亲叫做瞽(舛)叟,相传他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我们知道,古代把无目之人称为"瞽",而按照汉代孔安国的解释,舜的父亲并非真的眼瞎,而是因其有目而不能分辨好恶,所以当时的人叫他"瞽",并且配字"叟"。叟本应作"瞍",少了"目",便也①士,即大理,相当于今天的司法官。
是无目之称了。舜的亲生母亲叫握登,相传她"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不久便去世了。瞽叟于是又娶了后妻,并生下了象。据说舜的后母性格怪僻,异母弟弟象桀骜:不驯,而他的父亲却又十分偏爱象。为了让象独占家产,获得最大的利益,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就屡次联手设计杀害舜,而舜每一次都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侥幸逃脱。有一次,瞽叟让舜登到高处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急中生智,用两个斗笠护着自己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当挖到深处的时候,瞽叟和象就往井下倒土填埋。所幸的是,这次舜早有防备,他事先在井壁的一侧挖了一个暗道,最终得以逃生。象以为这次舜必死无疑,就开始和父母瓜分舜的财产,象把牛羊和谷仓分给了父母,自己却住进了舜的屋里,霸占了舜的妻子(尧的两个女儿)和尧送给舜的琴。可是,不久舜又回来了,象感到非常惊愕,场面十分难堪。
难能可贵的是,舜并没有因此就怀恨在心,而是以德报怨,还是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舜登上帝位以后,还特意到家中看望父母,恪守为子之道,并且封他的弟弟象为诸侯。
由于史料记载的相对不详,舜屡遭家人陷害的具体原因也许还存在一些令人费解之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舜把这种对家人的宽厚仁慈推及到了天下百姓,他才得以成为万代仰慕的圣明之君。
25.舜时的"八恺"、"八元"指谁?
在高阳氏(颛项)和高辛氏(帝喾)时各有才子八人,分别称为"八恺"和"八元"。"八恺"的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八元"的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
那么,"八恺"和"八元"到底分指何人呢?《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恺"分别是指:苍舒、陵教、祷戴、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八元"分别是指: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品行之美,没有败落先人的名声。可惜的是,无论是"八恺",还是"八元"的后代,直到尧帝时都没有得到重用。舜帝起用了他们,他让"八恺"的后代掌管土地,各种事务都办得有条有理。他让"八元"的后代向四方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有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可见,"八恺"和"八元"家族没有辜负舜帝的信任,为舜帝时代的天下大治贡献了力量。
26.辅佐舜治理天下的二十二位大臣指谁?
尧帝去世,舜帝即位,辅佐舜帝治理天下的二十二位大臣分别是指: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彭祖,还有十二牧(十二州州牧的总称)。这些人大致分工及其成就如下:皋陶担任大理(相当于今天的司法官),掌管刑法,断案平正,百姓都很佩服他;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都能够礼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皆能尽职;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即后稷)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丰茂;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十二牧也都得到百姓的拥护。这其中又以治水有功的禹成绩最为突出,赢得了很高的威信。
27.舜为什么要伐"三苗"?
三苗是我国古代民族名,相传是九黎族的一支,原先分布在江、淮、荆州(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舜帝时天下有四个顽凶的部落,称为"四凶",即共工、三苗、鲧和骓兜,他们不修德义,舜帝将他们流放,借以安定四方。其中三苗是由于屡次作乱,导致天下动荡而遭到讨伐的,舜帝将其部族迁到三危一带。"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那么,三危又在何处呢?《正义》引《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日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可见,《正义》认为三危山当在现今的甘肃敦煌东南一带。
28.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鲧是传说中禹的父亲,颛顼的儿子,姒(si)姓,建国于崇(今河南嵩县北),史称崇伯。鲧是尧帝的臣子,当时洪水泛滥,他由四岳推荐给尧,被派去治理洪水。由于他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九年不成,被舜帝诛杀于羽山之野。《正义》引《括地志》载,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即今山东临沂县境内。另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鲧死之后从他的腹中生出了他的儿子禹。
对于鲧的评价历来不太一致。按照《尚书》的记载,鲧是一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而在古代神话中,鲧却常常得到很高的评价。《山海经》说他曾经窃取天帝的息壤来堵洪水,鲧成了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的英雄。一般认为,鲧为了人民的利益,历经干辛万苦,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未能取得治水的成功,但其勇于奉献的精神尤为可嘉。他在治水方法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时人类治理洪灾尚处于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因而曲折是难免的。他的失败和悲剧为后继者指明了方向,
29.大禹治水是怎么回事?
洪水,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一直就是威胁我国古代人们生存的一大忧患。早在传说时代,就产生一些以治理水患而著名的历史人物。《论语摘辅象》就称:伏羲有六大佐臣,其中"仲起为海陆,阳侯为江海",这应该就是最早的水官了。后来,又有共工氏的儿子后土也以治水闻名,传说他"能平九州"。
虽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大力整治,但是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欠当,洪水忧患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尧舜之时洪水更加泛滥,民不聊生,历史的责任落在了禹的肩上。禹是舜帝的臣子,鲧的儿子。鲧曾经受命治理洪水,他采取堵塞的办法治水,经营了九年都没有成功,结果被舜杀死在羽山。大禹奉命继承了父亲未竞的事业,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疗法治水,并且亲临一线指挥,栉风沐雨,历经十年之久。
神话传说中,大禹娶了贤惠的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只有四天就奔赴治水一线。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山势险峻的辍(hu6n)辕山(今河南偃师东南)阻挡了洪水的流通,大禹想打通它,好让洪水通过。当时涂山女已身怀有孕,大禹便要她先回去,并且说:"这项工作任务艰巨,但我还是要坚决干下去。我在山崖上挂一面鼓,听见鼓声你就给我:送饭来。"等妻子回去以后,大禹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黑熊,开始拱那座山。顿时岩石崩倒,尘土飞扬。有几块飞溅的石头恰好击中那面鼓,涂山女听到后马上过来送饭。到场一看,发现自己心爱的丈夫原来是一只熊,她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转身就跑。大禹想给她解释清楚,紧随其后追赶。慌忙中,涂山女化做了一块石头。失去了妻二产,大禹非常伤心,便向石头大叫道:"还我儿子来。"石头便向北方破裂开,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启"。"启"就是裂开的意思。
《史记》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叙说了禹的丰功伟绩:他舍家为国,忘我工作,新婚只有四天就离家赴任,三过家门而不入,连新生的儿子也无暇照顾。为了全面了解水情和地势,他足迹踏遍了九州,勘察测量山形水势,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条山脉,终于战胜了洪水,得以平土而居。禹不仅治理了水患,而且还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开通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大禹也因此大得民心,使他有条件获得<敏感詞>优势,成为尧的继承人。
30.传说中的羿有几位?
羿,又称后羿,夏朝东夷族首领,有穷氏部落(今山东德州北)的酋长。古代典籍中记载后羿的地方很多,以后羿为主人公的传说大致可归纳为三:
其一,《史记正义》引《帝王纪》说,后羿祖先的姓名不得而知,他们在帝喾以前世代掌管射正,到了帝喾的时候,曾经赐以彤弓素矢。后羿学射于吉甫,他天资聪慧,两臂很长,很快就以善射闻名天下。后来夏王太康沉湎于游乐,经常狩猎于洛水边,流连忘返,后羿推翻了太康的统治,自立为王,号有穷氏。然而,后羿并未吸取太康覆灭的教训,他拥有天下以后,仗恃着高超的射技,成天沉迷于狩猎,不管理百姓之事,疏远忠良之臣武罗、伯姻、熊髡(kCln)等,而亲信谗佞小人寒浞(zhu6)。后来,寒浞将羿杀死在桃梧,并且将他的尸体煮熟后让羿的儿子吃,羿的儿子不忍心吃,最后也被处死。杀死羿之后,寒浞取而代之,自立为帝。此外,《尚书·五子之歌》、《左传·襄公四年》和《离骚》均有一些相关记载。
其二,《淮南子·本经训》中载有后羿射日的传说。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是东方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所生的十个儿子。十个太阳同时出现,酷热难忍,禾苗焦死,草木尽枯,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神话传说后羿是射箭神手,这时候,他下到凡间,看到了人间的惨状,非常怜悯,于是就射掉了九个太阳,仅仅留下一个。后羿做了一件造福人类的大好事,人们把他视为英雄。
其三,《淮南子·览冥训》中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古代神话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相传羿射九曰后,天帝为失去九个儿子十分痛心,不禁大怒,不许后羿夫妻上天堂,革除了他们的神籍。此后,沦落人间的后羿郁郁寡欢,精神颓废,成天借酒消愁,昔日的英雄气概已经荡然无存。这一切,令他的妻子非常失望。后来,后羿赴王母宴,求得长生不死之药,结果被嫦娥偷吃,嫦娥随即飘人碧海青天,径奔月宫。嫦娥就这样永远离开了后羿。
31.夏朝大约有多少年历史?
夏朝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敏感詞>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敏感詞>部族联盟的形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史称夏。其统治时间约从公元前22世纪(一说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l7世纪,大约有四五百年。夏的世系,从夏禹开始到夏桀被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世,十七王。
夏朝的世系次序:禹、启、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厘、孔甲、皋、发、桀。
32.禅让制是怎样变成世袭制的?
禅让制从尧帝时开始实行,尧禅让于舜,舜又禅让于禹,这是一种原始民主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推动了<敏感詞>的文明进步。然而,这种制度传到禹以后就被废弃了。
据记载,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选:勾继承人。舜死以后,禹效仿当年舜帝让位于尧帝的儿子丹朱的先例,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避到阳城去。结果,也像当年诸侯不愿朝拜丹朱而只愿朝拜舜一样,诸侯们不朝拜商均而只朝拜禹。天意难违,民心所向,禹只好登上帝位。禹被立为天子之后,曾举治国有功的皋陶为帝位的继承人,可是皋陶没有继任就死了。后又举用益作为继承人。禹去世后,益服丧三年完毕,又仿效舜和禹的先例,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避到箕山之南。可是,与舜、禹:不同的是,这样一来益却失去了重返帝位的机会。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还没有树立很高的威信,天下并不顺从他。相反,启却因长期跟随父亲参与国政,树立了较高的威望。所以诸侯们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启就这样继承了天子之位。从此,世袭制就取代了禅让制。
当然,像很多传统被打破一样,禅让制的废除绝非一个突变的过程。夏启得以世袭父位,也是各种历史因素综合渐变的结果。夏禹家族从鲧到禹长期以来为拯救民生疾苦而忘我劳作,功勋卓著,为夏启的即位奠定了基础。对于夏禹举用益作为继承人,有一种说法认为,禹并非出于真心,他暗中为儿子启扶植势力,为其日后夺位奠定基础。夏禹将帝位先让皋陶,后让益,都是掩人耳目的假象,其实他一直在培植启的势力,为传位于子做准备。据说,宣布举用益为继承人以后,禹特意安插一些启的臣子到益的手下当差,以便于启日后夺位。后来,夏启世袭王位果然引起了夏朝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史记·燕召王世家》中就记载有人说:"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除了以上家族势力的原因之外,我们认为,禅让制为世袭制所取代是<敏感詞>发展的必然。禹、启之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原始<敏感詞>的公有制已被打破,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私有制随之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制的产生必然导致禅让制的隐退和世袭制的出现,这才是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
33.启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启是夏朝的建立者、国君,在位十年,姒姓,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儿。相传禹开始准备把帝位传给皋陶,可是皋陶没有继任就去世了。后来又选择了益为继承人。然而由于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他,而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益后来只得把帝位交给了启。启就这样世袭了王位。启登临帝位,打破了自尧帝以来形成的禅让制,引起了一些诸侯的不满,有扈氏就是其中反抗最强烈的一个部落首领。启就率领大军前往征讨他,双方在甘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启一战而全胜,天下诸侯无不臣服。
34.皋陶有哪些事迹?
传说皋陶是少吴氏的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一作咎繇,偃姓。皋陶是舜和禹两代的臣子。虞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百姓皆佩服他执法公平。后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到大禹的重用,被选为继承人,因早逝未能即位。禹将他的后代封于英(今湖北英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许(今河南许昌)等地。
皋陶精通治国之道,认为治国为政重要的在于知人安民,谨慎修身,思长久之计,敦序九族,用贤明:芝人为辅佐,并且要具备"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等九德。他主张法令不能变化无常,用官、用刑都要得当。
35.甘之战是怎么回事?
启即位以后,不少部落对世袭王位的启不服,展开了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为此,启还曾经在钓台(今河南禹县)召开部落联盟大会,勒令各部落拥护自己。在众多反叛的部落中,有扈氏的势力最为强大,反抗也最激烈。"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之战。
甘是有扈氏境内南郊的一个地:n在今陕西户县。为了做到师出有名,同时鼓舞士气,取得彻底的胜利,在交战之前,夏启作了一篇题为《甘誓》的誓词。夏启在誓师大会上发表演讲,列举了有扈氏的种种罪状,说他蔑视国家大法,懈怠所掌管的政事,兴兵剿灭有扈氏是执行上天的旨意。同时告诫士兵要同心协力作战,否则就要遭到神的惩罚,被贬为奴隶,或被杀死。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经过激烈交战,最后有扈氏被打败,从此灭亡。
甘之战的胜利,不仅消除了有扈氏的威胁,而且震慑了天下诸侯,使他们无不臣服。夏启的统治地位,也在血与火的较量中得以巩固。因此,甘之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世袭制最终取代禅让制的决定性战役。
36.桀为什么被称为暴君?
夏桀是夏朝的末代国君。夏朝传至孔甲时,开始衰败,诸侯多叛。桀嗣位后,为政残暴,生活荒淫,任意虐杀百姓,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大肆勒索财富和美女。相传地处东方的有施氏不服,桀以大兵讨伐。后来有施氏献了一位名叫妹喜的美女给他,夏桀就罢兵了。据《文选·东京赋》注引《汲冢古文》,为了讨得妹喜的欢心,夏桀下令在河南(今洛阳附近)修筑倾宫、瑶台,几乎耗尽了民力和财力。百姓在夏桀统治时期,度日如年,不堪其苦。夏桀曾经自诩为太阳,老百姓就天天指着太阳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
为了压服各方诸侯,夏桀曾经在有仍(今山东济宁)东南强迫诸侯联盟。其中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不满,中途离开了联盟会议。夏桀就率领大军,用武力灭掉了有缗氏,并将其财物、美女、人口悉数掳掠到王都。夏桀这一残暴不仁的行径使得各路诸侯与夏王朝更加离心离德。《左传。昭公十一年》说,桀灭掉了有缗,因此也灭亡了自己的国家。正因为夏桀暴虐不仁,失掉了天下民心,后来商汤起兵,天下响应,很快就灭亡了夏朝。
37.鸣条之战是怎么回事?
鸣条之战是商汤攻灭夏桀的最后决战。鸣条是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其地具体所在,异说甚多,已难确考。 《史记集解》引孔安国说,鸣条"地在安邑之西",安邑即今山西运城一带。此说可备为参考。
由于夏王朝后期统治昏庸暴虐,自夏王孔甲以来,诸侯之中就有许多开始离叛,百姓也多怀怨愤之心。到了夏桀的时候,不修仁德,经常以武力压制百姓,百姓不堪其苦。诸侯和百姓的反叛之心越来越强烈,夏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商部落却逐渐兴盛起来了。汤是商部族的首领,是一个贤明的诸侯,他任人唯贤,不计门第出身的高低,重用奴隶出身而有智谋的宰辅伊尹,势力逐渐强大。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除了发展武力以外,汤还十分重视广施仁德,逐步收服天下人心。有一天,汤外出狩猎,看见有人在郊野的四面都围上了网。汤不忍心看到所有的禽兽都被杀光,于是就让人把网撤开三面。天下的诸侯听到了这件事情,都为汤的仁德所感动。
商汤积蓄势力,积极准备灭夏的举动,也曾引起过夏桀的怀疑。夏桀曾经把商汤召来,并一度把他囚禁在夏台。可是后来又把商汤放了。
时机成熟以后,汤就以毫(今河南商丘北)为前进据点,开始灭夏。他采取逐步分化、削弱和孤立夏桀势力的策略,连续消灭了葛、韦、顾和昆吾等小国,剪除了桀的羽翼。最后的决战在鸣条展开。在决战之前,为了做到师出有名,鼓舞士气,汤作了一篇题为《汤誓》的誓词,列举了夏桀的种种罪状,并说消灭夏桀是执行上天的旨意。为了表达战无不胜的英勇气概,商汤自称"武王"。经过激烈的交战,夏桀的军队惨败。仓皇之间,桀只身带着宠妃妹喜,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死于亭山。
夏桀在临死之前曾对人说,他后悔当初没有把商汤杀死在夏台。这样看来,夏桀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他灭亡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于当初杀不杀汤,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取灭亡。桀灭亡以后,汤建立了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度的朝代又开始了。
38.商朝大约有多少年历史?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存:左时间较长的一一个王朝。从公元前17世纪商汤建立商朝开始,至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及公元前ll世纪周武王灭商纣王,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王位继承多兄终弟及。商代的历运年代,《三统历》记载为六百二十九年,一般认为商朝的统治时间为六百年左右。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记载,《殷历》记载为四百五十八年,《竹书纪年》记载为四百七十一年。
商王世系,根据《殷本纪》和《三代世表》的记载,再结合甲骨b辞考察,除去个别可能有误,基本.可信。若以即位时间先后为序,三十一位商王可以排列如下:天乙(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直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帝辛(纣)。
另外,在商朝建立以前,商部族经过了漫长的繁衍过程,从传说中商始祖契开始到商汤为止,商部族的先公世系共有十三代,可排列如下: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y矗)、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
39.商的祖先诞生有何传说?
契是商部族的始祖,他的母亲是简狄,因为她是有娥氏(今山西永济西)之女,又称娥简。简狄是帝喾的次妃。相传她随本氏族的两个姊妹外出到河里洗澡,有玄鸟飞来,产下一只蛋,简狄就把它拣来吃了,因此怀孕而生下了契。契长大后,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封于商地(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以及他的后代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情,功业卓著,百姓因而得以安居乐业。商族也由此而兴盛。
契的诞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神奇传说,是因为玄鸟是商人所崇拜的图腾。商族是东夷族的分支,所谓"玄鸟生商",当由鸟图腾推衍而来。至于玄鸟是一种什么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燕子,一说是凤凰,尚无定论。
40.商汤是怎样一位国君?
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又称天乙、太乙、成汤、成唐等。在位十二年。初为商族首领,与有莘氏(今山东曹县西)通婚,任用伊尹为相,使商族势力壮大,并定居于毫。时夏桀无道,汤不满,起兵讨伐。他修德勤政,自征葛始,经十一战而灭夏。建立商朝以后,他严整吏治,要求诸侯"有功于民,勤力乃事",意思是说大家要勤于政事,多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他还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诸侯,扩展商的统治区域。其时商势力已经达到黄河上游。《诗经·商颂·殷武》有云:"昔有成汤,自彼氐(di)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这些诗句描述的是当时诸侯臣服、天下和睦的太平景象。
41.伊尹负鼎是怎么回事?
商汤之所以能够取得灭夏的胜利,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在于他知人善用,广纳贤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他不计门第出身,任人唯贤。伊尹负鼎的典故就是一段关于商汤选用人才的历史佳话。尹,古代百官的泛称,有时也用以称固定官署的长官。商朝和西周时,天子的辅弼之臣多称尹。
商代的伊尹,名叫阿衡,非常有才干,但一直未能找到用武之地。他一心想见汤,却始终没有机会。为了能够接近汤,他就带着饭锅和砧板等炊具,去做了汤的妻子有莘氏的陪嫁奴隶。由于他擅长烹饪,汤特别喜欢吃他烧的菜,这样就有机会以烹调之道为比喻向商汤讲述治国之道。商汤见其言之有理,于是就重用他为相。后来伊尹精心辅佐商汤,帮助他灭掉夏朝,建立商朝。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伊尹本来是一个有才德却不愿做官的隐士。商汤得知以后就派人去聘迎他,而伊尹却一直推辞。但是商汤并未放弃努力,先后五次派人登门去请伊尹。伊尹最终被商汤的恳切所打动,答应前来归从。他第一次见到商汤的时候,就向他讲叙了远古帝王和三皇、五帝、夏禹的事迹,从前代圣明君主的所做所为中归结出治国之道。商汤深受启发,于是就重用了他。
今天看来,这两种说法在事情的:具体经过上虽然有别,前者是贤才主动访明主,后者是明主主动求贤:才,但其实这种区别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反映了商汤礼贤下士的品质。
42.帝太甲为什么被流放?
太甲是商朝的国王,商汤的嫡长孙,太丁的儿子,被伊尹拥立为王,在位二十三年。
太甲刚即位的时候,曾经辅佐过汤、外丙和中壬三代商王的老臣伊尹对他寄予厚望,先后作《伊训》、《肆命》和《徂后》来教太甲为君治国的道理。《集解》引郑玄解释说,《肆命》的内容是陈述推行政教所应当做的事情,《徂后》的内容是讲述商汤的法度。可是,太甲似乎没有把伊尹的教诲放在心上,即位三年,昏庸无道,暴虐不仁,不遵守商汤之法,道德糜烂。为了维护商朝的统治,同时为了警醒太甲,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宫。桐宫,在今河南偃师境内,是商王朝的皇陵所在地,此地建有离宫,相传商汤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伊尹之所以要将太甲流放到这里,恐怕也是为了让太甲铭记祖辈的法度和仁德,从而更好地自省。太甲流放期间,由伊尹自己摄政,接受诸侯的朝见。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弃恶从善。于是伊尹又迎回了太甲,重新授之以政。从此,太甲遵从商汤的法度,修明<敏感詞>,诸侯归顺,百姓安宁,天下大治。伊尹见:太甲能继承商汤的法度,十分高兴,率领群臣朝贺,还专门作了三篇来褒扬太甲,尊太甲为太宗。
伊尹通过流放太甲,达到了让太甲悔过自新的目的。同时,这作为统治集团内部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也起到了巩固商朝统治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臣子能够流放君王,而且双方都不生疑怨,这种君臣关系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亮点。"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双j亨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就在于他们都以天下为心。
43.商代为什么频繁迂都?
商朝自汤建国以来,前十王皆定都在毫(今河南商丘附近),但自第十一代王中丁起到盘庚前的第十九代王阳甲止的九代王朝,竟有五次迁都。其中第十一代王中丁迁都于瞰(今河南荥阳东北),第十三代王河直甲迁都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第十四代王祖乙迁都邢(今河南温县东),第十五代王祖辛迁都庇(今山东郓城北),第十八代王南庚迁都奄(今山东曲阜东)。这段时间为何迁都如此频繁呢?原来,毫、瞰、相、邢、庇、奄这六座都城,均在黄河两岸,定都在这样的位置显然是为了水利之便。但是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良田遭毁,人民没有收获,而商人中的贵族豪富,却大发国难财,加剧了国家的财政紧张。另外,商王朝实行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法,即兄死由弟即位,直至少弟死后,再由长兄之子即位。增加了可以世袭王位的人选,从而也加剧了宫廷内部争夺王权的斗争,屡屡危及朝政。从中丁到阳甲的九个王朝,都深受这种夺位斗争的危害。于是就出现了屡次迁都的情况,可是以上九个王朝的五次迁都,不但没有带来商王朝的长期稳定,反而造成了"九世之乱"。
内忧必然引起外患,盘庚即位的时候,商王朝西方、北方的方国如周、土方等趁机崛起,不仅不向商王朝贡,而且威胁着商朝的统治。为了摆脱黄河水患,化解政权危机,解除内忧外患,新当政的盘庚把迁都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盘庚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说服臣民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盘庚迁殷,解决了长期困扰商王朝的问题,稳定了商朝的统治,在商代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在盘庚后的第三王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统治达到了极盛。
44.为什么武丁能使殷商兴盛?
盘庚完成了迁都大业,起到了稳固商朝统治的作用,但是商朝的复兴却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到来。盘庚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弟弟小辛、小乙相继即位,但在位时间短暂,都没有多少作为。小乙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是商朝历史上功业最盛的君主,在位五十九年,他统治的时期商王朝达到了极盛。
武丁少时长于民间,生活困苦,知稼穑艰难。他即位后,一心想复兴商朝。有一天,武丁祭祀成汤的时候,突然飞来了一只鸟落在鼎耳上呜叫,武丁以为是不祥之兆,心中恐惧不安。他的臣子祖己劝他不要在意这件事,说只要修德行善,安抚百姓,就一定会顺从天意。武丁听了祖己的劝谏,深受启发,于是修行德政,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发奋图强,扩充军力,在巩固统治的基础上对长期威胁商朝统治的土方、鬼方、虎方和羌、夷等不断用兵,扩大了商朝的版图,也扩大了商王朝的<敏感詞>影响。
商王朝之所以在武丁时期达到极盛,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积淀,盘庚迁都以后,商王朝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为武丁中兴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武丁的修政行德,任人唯贤,他选用了奴隶出身的傅说执政,并重用甘盘。武丁修政行德,天下百姓都很欢欣,殷朝得以复兴。殷人赞赏武丁之德,立庙祀为"高宗"。历史上把武丁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武丁中兴"。
45."举傅说于版筑之间"是怎么回事?
武丁即位以后,一心想复兴商朝,可是一直苦于没有贤才辅佐。于是即位后的前三年,他沉默寡言,卞发表任何政见,政事都由臣子冢宰决定,自己却在审慎地观察国家的形势,考虑着网罗人才的大计。
相传,有一天夜里武丁做了一个梦,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字叫做说(yu色)。第二二天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那位圣人。于是就派百官到民间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即傅岩,在今山西平陆)找到了说。说出身微贱,这时候还是个在傅险从事版筑(即土木建筑)劳动的奴隶。因而用傅险这个地名作为他的姓,把他叫傅说。找到傅说以后,武丁和他交谈,发现他果真是一位有才德的人,就举用他为相。
傅说没有辜负武丁的期望,他辅佐武丁修德行政,富国强兵,天下大治,为商王朝的中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46.纣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
纣王是商代最末的君主。帝乙之-子,名受,号帝辛,史称纣王。他曾经平定东夷,对于推动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纣王生活糜烂,穷奢极欲。他沉湎于声色犬马、酒池肉林,尤其是宠爱妲(托)己,唯妲己之言是从,不纳忠言,傲慢群臣。他的智慧足以拒绝大臣们的劝谏,言语足以文过饰非,力气足以搏击猛兽。他凭着才能在大臣们面前炫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以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不顾民生疾苦,加重赋税,用以充实自己的钱库鹿台和粮库巨桥。他的宫室里装满了从各地收集来的狗马和各种新奇的玩物。他还大兴土木,扩建园林楼台。为了压制百姓怨恨和诸侯反叛,纣王还施行严刑酷法,其中就有极其残忍的炮烙之刑:用一根铜柱在炭火上面烧烤,逼迫犯人赤脚在上面行走,犯人不堪忍受痛苦,往往跌人炭火中被活活烧死。群臣虽然不满纣王的所作所为,可是大都敢怒而不敢言。纣王听不得半点逆耳的忠言,就连敢于直谏的忠臣比干也被其残忍地剖腹观心。纣王的残暴不仁,引起了诸侯和百姓的强烈不满。
后来,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牧野之战,纣军倒戈,纣王彻底失败,他穿着饰满宝玉的衣服,自焚于鹿台宝库。
纣王的凄惨结局缘于他的昏庸无道、暴敛重刑,其所作所为导致众叛亲离,自取灭亡。商纣王是继夏桀之后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个暴君的代名词,对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起着极大的警示作用。
47.如何评价妲己助纣为虐的"女祸论"?
《史记》和<敏感詞>历史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美女亡国的典故。似乎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劫数,每当一个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就必然会有美女出来误君、亡国。长期以来,"妲己助纣为虐"一直被传统的历史评论家作为"女祸论"的典型证据。与此相呼应,还有"妹喜亡夏"、"褒姒亡周"、"骊姬乱晋"、"文姜乱鲁"等历史事实被用作"女祸论"的"层出不穷"的佐证。
其实,这种对历史结局千篇一律的诠释,反映出带有局限性的历史观。"女祸论"的鼓吹者或持有者,大多未能超越传统的男权<敏感詞>的封建樊篱,他们往往单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维护男权的核心地位,把国家的灭亡、<敏感詞>的失败皆归因于"女祸"。"女祸论"将女性,尤其是美女,视为罪恶的化身,此种观点有所偏颇。
如果将《史记》中所记载的女性做全面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还有另外一些女性,譬如女娲之于人.类,涂山女之于夏,简狄之于商,姜螈之于周,她们仁德兼备,用母性的慈爱关怀民生,繁育部族,成就君国大业。这些女性对于历史发展的正面作用,显然也是不容低估的。只是,若是和那些所谓带来"女祸"的女性相比,这些女性往往存在于一个部族或一个王朝开端的时候。这样一比较,人们不禁会对历史产生"成也女性,败也女性"的双重困惑。针对这样的疑惑,片面的"女祸论"又怎能自圆其说呢?
仔细考问"妲己助纣为虐"这一史实,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纣王的昏庸和残暴,同时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纵然,妲己在一定程度上也曾助纣为虐,但是"为虐"行径得以实施的内因还在纣王本身,作为外因的妲己即便想要"为虐",也必须通过作为内因的纣王才能起作用。
因此,只有突破历史的局限,摆脱封建男权意识的束缚,才可能对传统的"女祸论"做出正确的评判,也才可能对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48.酒池肉林是怎么回事?
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暴虐不仁,想尽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大兴土木,修建楼台园林;加重赋税,充实府库;制作靡靡之音;收罗天下美女、狗马和各种玩物,不胜枚举。而酒池肉休作为对纣王腐朽生活方式的深刻描叙,成为了后人用以形容商纣王穷奢极欲的常用典故之一。
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享乐之中。他召来了乐队和大批舞女,聚集在沙丘,以酒作为池水,把肉悬挂起来作为树林,让男:女赤身<敏感詞>,在其间相互追逐,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但后来这一成语的意义有所引申,也可用来形容酒肉之多,财富之盛。《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接见西域来使,"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显然在于展示国势之强盛。这里"酒池肉林"自然已无贬义。
49.比干为什么被剖心?
商纣王暴虐不仁,暴敛酷刑,这些行为激起了群臣的不满。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之中还有人敢于仗义直谏。纣王的臣子微子就曾经几次劝说纣王弃恶从善,但是纣王根本就听不得逆耳的忠言,十分恼怒,并且扬言谁敢再谏格杀勿论。微子十分失望,他料定商王不可能听从劝谏,于是就在征求了太师和少师的意见后,离开了王都。另外一个素以敢于直谏闻名的大臣箕子,看到这种形势,就赶紧假装成疯子,想借以避祸。意想不到的是,纣王后来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于是,群臣都敢怒而不敢言,纣王依然我行我素。
比干是一位性格耿直的忠臣,也是纣王的叔伯父。他看到微子离去,箕子佯狂,朝中再也无人敢仗义执言,不禁悲叹道:"君主有了过错而不劝谏,这是不忠;怕死就不直言,这是不勇。君主有过就要去劝谏,不采用就去死,这就是最大的忠。"于是比干不顾触犯龙颜,冒死当庭直谏,指斥纣王的过失,劝说纣王改过自新,行善施仁。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倒要看一看。"于是令人残忍地剖开比干之腹,来观看比干到底心有几窍。比干面色不改,从容就刑。
比干剖心,进一步揭示了纣王的暴虐和执迷不悟,同时更彰显了比干忠诚直谏、不畏强暴的精神。比干强谏纣王之前曾说:"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他也因此与箕子、微子并称殷朝的"三仁",成为了历代忠直之臣效仿的楷模。
50.微子为什么要出亡?
微子启是商朝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同母之兄。商纣王即位以后,不务政事,暴虐不仁。微子曾经多次劝谏,可是纣王依然执迷不悟,我行我素。后来看到周部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很快将要危及商朝的统治,微子又再次劝说纣王推行仁政。可是纣王却说:"我生有命,命由上天决定。他能把我怎样?"
微子知道纣王荒淫无道的行为不会停止,商朝灭亡的日子指日可待。自己何去何从,他的心情十分矛盾,他想一死了之,又想一走了之,可是又怕背上不忠不义的名声。他自己无法决断,于是就去询问太师和少师。太师听了微子的倾诉以后,说:"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纣王上不畏天灾,下不畏贤人,又不采纳长者的意见。现在,如果当臣子的果真能够挽救商朝,那么死而无憾。但是如果自己死了,国家还是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远走他乡。"
听了这番分析,微子就离开了殷朝。
51.《箕子操》乐曲是由谁创作的?
箕子是商朝的大臣,子姓,封于箕。他是商纣王的叔叔,任太师。《箕子操》,又名《箕子吟》,是他创作的琴曲名。相传商纣王暴虐不仁,箕子多次劝谏,可是商纣王就是不听,箕子为了避:涡,就披发佯狂为奴。隐居的时候,他常弹琴表达心中的悲怨。这个曲子为后世所流传,名为《箕子操》。《集解》引《风俗通义》说,这个琴曲作于"其道闭塞忧愁"之时,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操,是为了表明作者虽然困厄穷迫,怨恨失意,但依然坚守礼义,不惧不慑,不改其操守。
52.箕子为什么作《麦秀》诗?
周武王灭商以后,释放了被商纣王囚禁的箕子。相传,箕子朝拜周朝的途中,经过商朝的故都殷墟,看见宫室毁坏,残垣断壁,上面生长了野生的禾黍,凄凉的情景令他十分伤怀,欲哭不能,只好长歌当哭,于是就作了《麦秀》之诗,来歌咏此情此景。其诗日:"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就是代指纣王。诗中描写了殷墟的破败之景,令人有凄清之感。后面两旬明显有对纣王不纳忠言的埋怨。据说,殷代的遗民听到这首诗以后,无不伤感流涕。
后来,周武王曾经询问箕子商朝灭亡的原因,可是箕子i却依然恪守作为商朝臣子的本分,不忍心说商纣王的罪过,而只是谈了一些周王朝在治国方面应该遵守的天道原则。
53.为什么说周朝有八百年天下?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段:西周和东周。西周约始于公元前ll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终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覆亡。在这一时:期内,全国大小诸侯均向王朝承担一定义务,周朝维持着统一局面定都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史称西周。东周又分为两段,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始于公元前75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终于公元前476年,因鲁史《春秋》记录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因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而得名。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整个周朝的历史大约有八百年。
让我们看看西周的世袭情况。西周始于武王,终于幽王,其问经历十一世,十二王按即位先后顺序,可依次排列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王。其中孝王是共王的弟弟,二者同代,所以说共有十一世。值得补充的是,在武王以前又历经其太祖古公室父、祖父季历、父亲姬昌,武王即位以后就追尊其太祖古公宜父为太王,祖父季历为王季,谥父亲姬昌为文王。
再看东周的世系,东周始于平王东迁,先后历经二十一世,二十六王,其先后顺序为:平王、桓王、庄王、鳌王、惠王、颓、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赧王。其中,桓王是平王的孙子,中间隔一代,麓王与颓、匡王与定王、悼王与敬王、哀王与思王及考王、烈王与显王,分别都是同为一代的兄弟关系,所以说共有二十一世。赧王之时,迁都西周。无奈周朝气数已尽,赧王去世不久,东周、西周都被秦国所灭,周朝的祭祀从此断绝。
54.后稷诞生有哪些神奇传说?
后稷相传是周部族的始祖,姬姓,名弃。他的母亲叫姜螈,是有邰氏的女儿。相传,姜螈在野外行走时偶然踏上了天帝的足印,并感应生子,以为不祥,一度将其子遗弃,故为他取名弃。可是,吉人自有天相,弃被丢在小巷子里时,成群的牛马有意避开而不踏他;丢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正巧密林中来了很多人,弃因此又得救;丢在河面的冰块上,又有鸟儿用翅膀为他遮挡风寒。
大难不死的弃,逐渐长大成人。弃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伟人的高远志向。他自幼游戏的时候,就喜欢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长大成人以后,就喜欢耕田种谷,他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庄稼,由于成效显著,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尧帝时被任命为农师,教民稼穑。由于功勋卓著,舜帝时把他封到邰,以官为号,称后稷,另外以姬为姓。我国以农立国,依传统惯例,把他祀为稷神。
55.契、后稷到底有无父亲?
以神话传说来叙述本民族的起源,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中国和世界<敏感詞>国家的民族在追溯起源的时候,都经常采用这种浪漫而奇幻的方式。
契和后稷分别作为商部族和周部族传说中的始祖,他们的诞生也都被赋予了神幻的色彩。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姜嫘履天帝之迹而生后稷,均属于意外而神奇的怀孕和生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无非是为了通过神奇的诞生过程来彰显本民族的伟大和不平凡,尤其是那种历尽艰辛、顽强发展的生存能力。同时,这种神奇的诞生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人们对这:些部族最早起源的无限追问的疑惑。因为,一旦部族的起源被以神化了的方式来做出诠释,那么人们对于源头的再溯源就随之终结了。
虽然,从人类生育的自然规律来看,我们知道,契和后稷不可能没有亲生父亲,也决不可能以这种怪异的方式诞生。然而,人们并不会因此而指斥神话荒诞不经,因为这种『神话的童真质朴正是我们所钟爱的,它的浪漫品质正是任何一个民族所珍视的,它的异想天开正是一个民族创造性思维得以滋生的沃壤。
56.公刘为什么率领周族迁徙到豳?
周部族诞生以后,为了自身繁衍:和发展的需要,曾经几度迁徙,在经历了一次次背井离乡的痛苦之后,他们一次次创建新的家园,从困境走向新生,走向强大。
公刘是周部族的祖先,相传为后稷的曾孙,鞠的儿子。公刘之时,周部族处于戎、狄之间,时刻受到他们的威胁。而且当时的周部族以畜牧业为生,而公刘却始终对放牧的生活方式不感兴趣,时刻想念着太祖后稷重视农业生产的传统。为了躲避异族的威胁,找到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他带领部族跋山涉水,迁徙到渭河对面的豳(bin)(今陕西旬邑西南),此处有山有水,土地肥沃。由于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庄稼收获颇丰,于是都安居乐业了。
公刘在豳地发展农业,据说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使用陨铁制作的生产工具了,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周部族生产力的发展。公刘继承了后稷的传统,重视农业发展,为后代周族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族的后代铭记公刘的伟大功绩,这在《史记》和《诗经·大雅·公刘》中均有记载。
57.古公宜父为什么率领周族从豳迁徙到岐?
古公室(d6n)父是周部族的首领,周文王的祖父,后来被周武王尊为太王。周部族自公刘起,迁徙至豳,开垦耕地,发展农业生产,<敏感詞>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到了商代末年,周部族为周围戎狄的薰育族所侵扰。他们掠夺人口,抢劫财物,使周部族难以安生。于是,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又开始新一轮大迁徙。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终于来到了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下的平原,在此定居,人们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叫做"周原"。从此,姬姓部落的人就被称为"周人"。古公妻父带领部族在此生产繁衍,开始设置官吏,规划土田,营建城郭居邑,奠定了他的后代周文王和周武王东进灭商的基础。
58.西伯为何被拘于菱里?
周文王是西周的奠基者,姬氏,名昌,受商封为西伯。少时参加农牧,关心民间疾苦。任西伯以后,能礼贤下士。当时商纣王无道,诸侯多怀反叛之心。文王为了发展势力,竭尽全力地网罗人才。他为了接待天下贤士,经常忙到中午都没有时间吃饭,天下的人才因此都从四面八方来投奔他。当时,孤竹国的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敬重老人,就一起投奔了来,还有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都一起慕名归顺了西伯。西伯的势力和<敏感詞>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了。这时,商王朝的大臣崇侯虎把西伯聚集人力、财力准备反商的情况报告了商纣王,他对纣王说:"西伯积善行德,诸侯都归向他,这对您不利呀!"商纣王得知以后十分恼怒,就把西伯抓了起来,囚禁在羡(y6u)里(今河南汤阴北)。西伯手下的臣子闳天等人都为西伯的处境担心,他们知道纣王贪财好色,于是就找来了有莘氏的美女和骊戎、有熊国出产的宝马,还有<敏感詞>一些珍奇宝物,通过纣王的近臣费仲献给纣王。贪财好色的纣王果然中计,他高兴地说:"这些宝物有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于是,就释放了西伯,还赐给他弓箭斧钺,授予他自行征伐诸侯的权力。西伯获释后,更坚定了灭商复仇的信念。
59.凤鸣岐山有何意义?
相传,周部族的首领古公室父将部族迁徙到岐山,其部族得以繁荣。岐山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山下有平原,称为"周原"。岐山一直被视为周部族的发祥之地,传说在周朝兴起之时,有凤凰鸣于岐山。《国语·周语上》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朝即将要兴盛的时候,有凤凰在岐山呜叫。"因此,岐山又被叫做凤凰山。《诗经·大雅·卷阿》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不死的神鸟,它是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象征。"凤鸣岐山"昭示着周部族的美好前程,是周部族兴:盛的吉祥之兆。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古公室父在岐山开辟的事业,、勾后来文王、武王东进灭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也常用"凤鸣岐山"的典故来形容太平盛世即将出现。
60.硒溪垂钓是怎么回事?
礓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向北流入渭水。一名璜河。传说姜尚垂钓此处,遇见周文王,被任以为相。
姜尚的祖先是尧帝时的臣子四岳,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其后代在虞夏之际被封于吕,故以吕为姓。后来家族逐渐衰退,到了夏商之际沦为庶人。姜尚年过七旬,虽有韬略,却一直不为商朝所用,于是只好隐居江湖。姜尚闻知文王礼贤下二匕,想投其门下,可是苦于无缘接近,于是就垂钓硒溪,以待时机。《史记索隐》还说,在此之前,姜尚曾经在朝歌屠牛,在孟津卖饭。相传,姜尚用直钩钓鱼,后世俗语有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另据《说苑》的记载,姜尚一开始钓鱼的时候,由于性格急躁,一直钓不到鱼。后来,一位农夫告诉他说,要把绳子做得更细一些,把鱼饵做得更香一些,慢慢放入水中,不要让鱼受惊。姜尚按照农夫的指点果然钓了很多鱼,其中有一条鱼的肚子鼓鼓的,刺开鱼肚一看,里面有一字条,上面写着"吕望封于齐"。
这时候,文王正在招贤纳士,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有一日,文王准备外出狩猎。按照惯例,先行占卜,卜辞说他猎获的将不是龙虎一类的猛兽,而是成就霸业的辅臣。果然,文王在渭水之南看见了正在垂钓的姜尚。攀谈之中,文王发现姜尚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文王高兴地说,我的太公望您很久了,他曾经预言会有圣人来帮助我们走向兴盛。因此,姜尚又被称为"太公望"。
于是,文王就任命姜尚为专理军事的太师。后来,姜尚精心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为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做出了卓越贡献。周朝建立以后,他果然被封到齐,应验了鱼腹之书的预言。
61.姜尚为什么被称为"师尚父"?
姜尚辅佐文王和武王修行德政,准备倾覆商朝政权,他善于用兵,且屡献奇策。武王伐商时,姜尚任统兵的师氏(简称师,古官职),被尊称为"师尚父"。
之所以要尊之为"师尚父",是因为这个称谓表达了武王对姜尚功劳的高度肯定,以及他对姜尚的崇敬之情。《集解》引刘向《别录》说:"师之,尚之,父之,故日师尚父。"同时,"父"在古代也是男子的美号。
当然,"师尚父"的称号对于姜尚来说也算是当之无愧。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他运筹帷幄,屡建奇功。相传,武王在牧野对纣王展开决战前夕,占卜的结果不吉祥,说有<敏感詞>将要来临。大臣和诸侯都十分恐惧。这时候,姜尚鼓励武王勇往直前,取得最后的胜利。灭商以后,武王"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赈济贫民;为比干修墓,释放了箕子,以此来收服天下民心;并把九鼎迁到周的都城,施行德政。这些举措大都出自姜尚的进谏。
62.姜尚是怎样治理齐国的?
姜尚由于功勋卓著,在周成王时被封于齐,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有征讨<敏感詞>诸侯国的权力,地位在各封国之上。姜尚到了齐国以后,修明<敏感詞>,发展工商,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根据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敏感詞>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63.太伯为什么要奔吴?
太伯,一作泰伯,是周太王古公童父的长子。太王看到少子季历生的儿子昌,天资聪慧,料定他今后必得天下。晚年的时候,为了给昌即位铺平道路,太王就准备传位少子季历,而不传给长子。为了避害,太伯便和二弟仲雍一起,准备逃离。当时太公已经患病,他们就以替太公采药为由,跑到了吴越,并再也没有回去。据说,他们还率领部分周人共同逃亡。到了江南以后,他们改从当地习俗,又传以耕作、筑城等技术,被当地百姓推戴为君长,号日"勾吴" (一作句吴),都梅里(今江苏无锡东南)。周灭商后,加封其三世孙周章,改称吴,列为诸侯。
《史记》记载了太伯奔吴的原因:季历贤明,而又生了一个圣贤的儿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就一起逃奔到了南方荆、蛮之地,文身断发,表示不可用,借以避开季历。
64.武王为什么要伐纣?
文王时期就开始积蓄力量准备东进灭商,后来一度引起商纣王的警觉,将文王囚禁在羡里。由于文王的臣子们用美女和财宝贿赂,使得文王逃过了一劫。文王获释以后更坚定了灭商的决心,而商纣王却还没有从危机中醒悟过来,依然我行我素,暴敛重刑,不纳忠言。武王即位以后,周的势力更加强:大:。武王九年,曾经率军渡过黄河,与八百诸侯会盟津,借以试探民心,结果得到了诸侯们的一致拥戴。大家纷纷请求伐纣。然而武王觉得商朝气数未尽,所以并未马上对商采取行动,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又过了两年,纣王更加暴虐不仁,杀死了进献忠言的比,囚禁了正直的箕子,太师疵、少师疆也抱着他们的乐器投奔了周。纣王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于是武王就开。始了灭商的行动。他遍告天下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于是尊其父西伯为文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向东进军。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武王召集天下诸侯会盟,并且作了《太誓》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他告诉天下百姓,商纣王听信妇人之言,残害忠良,淫乱不堪,号召大家戮力同心,齐讨纣王,不可懈怠。
次年二月,武王带领的大军来到了商郊牧野,准备与纣王决战。纣王紧急调集七十万大军抵抗。纣王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无心作战。战斗一打响,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带领武王的军队一起攻打纣王。仓皇之间,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结束了他残暴的一生,从而也结束了商王朝的历史。
65.武王伐纣后怎么处置商的后代?
王朝可灭,人心难平。周武王灭商以后,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商的遗民。大批商的遗民,虽然同样痛恨纣王的暴虐不仁,但灭其国,极易引发民族矛盾。因此对于这一问题不得不慎重。结果,周武王采纳周公旦的建议,不施杀戮,攻心为上,使用安抚的办法收服民心。
周武王首先宣布封纣的儿子武庚(名禄父)为商侯,继续留在商都管理商遗民。为了防止商遗民叛乱,又封自己的弟弟姬鲜(即管叔鲜)于管(今河南郑州);封姬度(即蔡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封姬处(即霍叔处)于霍(今山西霍县西南),谓之"三监"。同时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和一些百姓释放出来,命人给比干修了墓,立碑表彰,还"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赈济贫民,以此来收服天下民心。至此,商的遗民也就安定了下来。
66.周武王分封了哪些诸侯国?
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分封诸侯,颁赐宗庙祭器,据《史记索隐》,武王封"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由于武王非常怀念古代的圣王,就对他们的后代予以表彰和赐封:神农氏的后代被赐封到焦,黄帝的后代被赐封到祝,尧帝的后代被赐封到蓟,舜帝的后代被赐封到陈,大禹的后代被赐封到杞。分封了圣王后代以后,周武王又开始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姜尚是最先受封的,他被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武王的几个弟弟也被分封,周公旦被封到曲阜,国号为鲁;叔鲜被封于管;叔度被封于蔡;召公夷(shi)被封于燕。
武王之后,周公摄政时期又开始了更大规模分封。相传,周初先后封了七十一国,以姬姓为多,其中:足以鲁、齐、晋、卫、燕等国最为重要。
67.伯夷、叔齐为什么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代末年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的长子和少子。兄弟两人忠君孝亲,品行高洁。父亲死的时候,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国君。叔齐认为其兄伯夷是长子,理应即位,而伯夷认为违背父亲的遗愿是不孝的行为。兄弟二人相互谦让,最后都逃离本国,投奔了周文王。文王死后,武王挥师东伐商纣,伯夷和叔齐闻知,一起来到军前,叩马而谏,劝说武王不要伐纣,以为文王刚刚去世就动兵是不孝,而纣王是君,武王是臣,以臣伐君是不忠。
武王灭纣以后,伯夷、叔齐见其劝说无效十分伤心,就逃到了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不食周粟,以此表明自己矢志不移的操守,直至饿死。
68.周公为什么要摄政?
周公姬旦是文王的第四子,一称叔旦,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辅佐武王伐商,多有建功。
武王灭商后不久就去世了,当时成王年幼,加上周朝新建不久,统治尚未牢固,于是就由周公摄理政事。此时,武王的另外两个兄弟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企图篡位,起而反对,散布流言蜚语,扰乱民心。纣王的儿子武庚也乘机勾结管、蔡和东夷部族联合叛周,周公亲率大军再次东征,讨平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又派召公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驻兵八师,对殷顽民加强监督,洛邑又称成周。接着又全面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包括同姓五十五人(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异姓十六人,作为捍卫王室的屏障。在封区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由此看来,周公摄政是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必然选择。周公维护和加强了周朝的统治,他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表现:广他作为一名<敏感詞>家的出色才干。成王成人以舌,他又归政于成王,表现出不居功自傲、宽容大度的品质。
69.管蔡之乱是怎么回事?
管叔姬鲜、蔡叔姬度,与周公姬旦一样都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灭商以后,他们分别被封于管地和蔡地,所以称为管叔、蔡叔。
武王去世以后,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代行国事,政令皆由周公出。这引起了管叔和蔡叔的不满,他们怀疑周公另有所图,于是就四处散布谣言,说周公的所作所为不利于成王,迟早会要取代天子之位。谣言引起了群臣和一些诸侯对周公的猜疑和不满。看到时机逐渐成熟,管、蔡二叔于是又怂恿纣王的儿子武庚起来复仇作乱,并且还联合了一些东方的诸侯国共同反叛。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新生的周王朝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危难之时,周公冷静应对,他首先尽量化解一些人对他的误解,凝聚人心。当时,就连共同辅政的召公也对周公存有疑虑,周公委曲求全,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终于获得了召公等人的理解和支持。接下来,周公秉承成王的命令,开始东征。此前,周公还向天下发布了名为《大诰》的文告,历数叛乱者的罪行,并说武力平叛是上天的旨意,号召大家拥护周王朝,共同平叛。战争的结果是,周公诛杀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仅给他车十乘,随从七十人。为了防止殷商遗民的再次反抗,周公把他们分作两处进行管理: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继续殷祀。其二,封武王的少弟康叔为卫君,这就是卫康叔。70.桐叶封弟是怎么回事?
"桐叶封弟"是一则发生在周成王与他的弟弟叔虞之间的故事。相传,当初叔虞母亲与周武王交会时,梦见上天对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武王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一个"虞"字,所以就给他取名为虞。
有趣的是,这个看似神异的传说,后来却被历史所"证实"。
有一天,年幼的成王与他的小弟叔虞一起在一棵大桐树下玩耍。其间,成王摘了一片桐树的叶子,将其削成硅的形状,递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硅是古代帝王和诸侯所拿的一种长方形玉板,上圆或尖,下方,表示信符。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史佚听到后就请求成王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公知道后,进见成王说:"天子封弟,太好了。"成王不以为然她说:"我仅仅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何必认真。"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说了的话史官都要记载下来,还要按照礼节完成,并且作乐率加以歌咏。"于是成王:就封叔虞于唐。唐在黄河、汾河之东,地方百里,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唐叔虞。这件事以后,成王言语谨慎,"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了君无戏言。
71.周公是怎样制礼作乐的?
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对于维护和巩固周朝前期统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国<敏感詞>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总的看来,由周公完善起来的周代礼制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秩序来建立<敏感詞>的秩序。换句话说,就是以父、长子关系为纵轴,夫妇关系为横轴,兄弟关系为辅线,来划定血缘亲属远近次第的"家";以君臣关系为主轴,君主与姻亲诸侯的关系为横轴,君主与领属卿大夫的关系为辅线,来确定身份等级上下的"国",并且把这二者重叠起来。这里面包含着相当复杂深刻的道德和伦理内涵,从嫡长制度引申出来的宗法丧服制度、祭祀制度和婚姻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构成了中国宗法<敏感詞>的基本理论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也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传统。
归政成王以后,周公就把主要精力用于建立各项典章制度,使奴隶制度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当时,成王居于丰,天下虽然已经安定,但是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完善,二于二是周公就撰写了《周官》,划定了百官的职责。又写了《立政》,实行仁政,以利百姓。周公通过实行诸侯分封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制度上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且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分封制还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周公一生注重礼贤下士,修善行仁,善待来者;主张"明德"、"慎罚"、"勤俭",即使对待殷人,也实行所谓"义刑义杀"。
周公对各种礼仪规定得十分详细,并且非常重视把它们贯彻到<敏感詞>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传,武王去世以后,成王尚在襁褓之中,于是周公就代他操办丧礼。周公把天子的:菠礼办得非常隆重。他规定七天才能大殓,七个月才能下葬,并且对丧礼的程序和棺材的制作,以及世子、大臣和诸侯在服丧期间的行为和服饰都做出了十分烦琐的规定。成王成人的时候,周公又为他举行了繁缛的"冠礼"。
周公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中,仍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72.成康之治是怎么回事?
周公东征以后,不仅解决了王室内部之间的矛盾,而且平息了殷商遗民和一些诸侯的反叛,周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周公的制礼作乐,又通过等级秩序、伦理关系协调维护了<敏感詞>秩序的安定。这就为后来成王和康王统治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成康之治"就是指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的时期。这段时间由于有周公和召公相继辅政,周王朝<敏感詞>稳定,<敏感詞>安宁,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当时天下大治的局面可见一斑。成康时期,周朝最为强盛,史称"成康之治"。
73.周穆王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周穆王,姓姬,名满,昭王之子。他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当时周朝的朝政经过成康之治的繁荣以后,已经走向衰微,<敏感詞>很不安定。他的父亲昭王,就是因为人们的仇视,在南巡的时候,当地人给了他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船行江中解体被淹死。
穆王即位以后,一心想重振朝政,就命令大臣伯霁(ji6n9)反复告诫百官一定要管理好国家的政事,并且作有《弊命》。这样天下才安定下来。后来,他又起兵九师讨伐楚国,向东边一直攻打到九江;又曾一度联和楚国消灭徐国,周王朝的势力和威信逐渐得以恢复。于是,他又大举兴兵征讨西方的犬戎,虏获了犬戎的五个王,并把一批犬戎部落迁至太原(今山西西南部),这样就开辟了通向西北的大道。相传,那时候诸侯之间有不和睦相处的,穆王就命令甫侯作《甫刑》,规定了审判的程序和五种刑罚,来维护<敏感詞>秩序的稳定,以此来安抚百姓。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善的一部刑法。
神话传说中穆王还曾经乘着八匹追风逐月的千里马,西游至昆仑之丘,并且见过西王母,后又前进至西北大旷原。如果摒弃神话的怪诞,我们可以推测西王母可能是西北某个部落的女首领。《穆天子传》就是记他西游之事。
周穆王富有时代责任感,充满激情和活力,勇于探索,敢于征服困难,他统治时期一度扭转了周王朝走向衰落的趋势。《史记》说他在位五十五年,谥号穆。
74.祭公为什么要谏征犬戎?
周穆王即位以后,一心想复兴周朝,并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当时周朝西边有一个部落叫做犬戎,那时候已经成了周王朝的荒服区域。周穆王为了振奋国威,决心采取一个重要举措:西征犬:戊。其借口自然是犬戎经常侵袭周朝的边境。可是,正当他整顿兵马、准备出发的时候,祭(zhai)公却站出来加以劝阻。祭公,字谋父,是周公的后代,也是昭王和穆王两朝的重臣。
祭公在穆王面前苦苦劝谏很久,他所陈述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作为天子要以仁德服人,而不能为了炫耀武力i去发动战争。对待民众,要用礼法教育他们,努力端正他们的品德,增加他们的财产,让他们心怀德政而惧怕刑威。况且经常为炫耀武力而穷兵黩武,也会损伤军队的战斗力。其二,五服是先王的定制,处理要服和荒服边远地区的民族问题应该慎重,不可违背礼制,失掉人心。其三,祭公认为当时的犬戎已经建立了敦厚的风尚,遵守礼制..始终如一地坚守终生入朝的职分。为了说服穆王,祭公还列举了前代圣王和昏君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尽管祭公苦口婆心地劝说,可是穆王却固执己见,坚持出兵。结果劳师动众,战果不佳,反而失掉了:远方部族的民心,使得荒服地区的部族都不来朝见周天子了。
75.厉王弭谤是怎么回事?
周厉王,姓姬,名胡,夷王之子。据记载,他统治暴虐,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推行"专利"政策。厉王的昏庸无道、放纵骄傲,引起了国人的不满和议论。召公曾经劝谏说:"人民已经不堪忍受您的统治了。"厉王听.不仅不思悔改,反而找来一个卫国巫师,派他监听国人的不满言论,.大肆杀戮被怀疑有不满情绪的国人。这样一来,人们就再也不敢议论朝政了,即便是在路上遇见熟人,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厉王看到这种情彤十分面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即"弭谤)了,他们再也不说什么了。"召公听后,十分忧虑地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涌堵了就崩溃,伤人必多,人民也同此。所以治水要用开水口疏导的方法,对待人民要让他们说出意见。如果堵塞了他们的嘴,还能和他们在一起多久呢?"劝说厉王广开言路,悔过自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厉王依然我行我素。
《国语·周语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厉王虽然暂时压制了民怨,但是他统治的末日也就为时不远了。
76.周厉王时国人为什么要<敏感詞>?
由于周厉王对国人实行暴虐统治,实行独占山林川泽的"专利"政策,并采用高压手段压制国人的议论,使得人人自危,道路以目。这样就激起了国人更加强烈的愤怒。公元前841年,以共伯和为首的贵族联合国人发生了<敏感詞>,周厉王仓皇之间逃亡到了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举共伯和"行天子事"。
厉王逃走以后,<敏感詞>的国人得知厉王的太子静躲藏在召公家里,于是就把召公的家团团包围。大家愤怒呼喊,声言要处死太子静,气氛十分紧张。召公出来了,面对着激愤的人们,他说:"先前我曾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今天这样的灾难。如果杀了太子,君王会以为我对他记仇而生怨恨。侍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侍奉天子呢?"他这一席话与其说是在表明自己的苦衷,不如说是在委婉地批评共伯和等人的暴乱行为。但是,<敏感詞>的人们依然坚持要处死太子,于是召公只好忍痛割爱,暗中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王太子。王太子终于免遭杀害,而召公却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来太子静在召公家长大成人,在召公等大臣的共同辅佐下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宣王。
国人<敏感詞>以后,周天子在诸侯中的地位和控制权开始动摇了。国人<敏感詞>是西周阶级矛盾尖锐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77.西周时的"共和"是怎么回事?
周厉王时,国人(包括奴隶和自由民)<敏感詞>,厉王逃跑,最后死在彘地。从厉王出逃至宣王执政,中间十四年,号"共和","共和"名称的由来有两说:一说由周公、召公二相共同执政,故号"共和"。《史记·周本纪》说,厉王逃亡到彘以后,召公、周公共同执政,称为"共和"。一说厉王出奔后,由共伯和代理政事,故号"共和"。《史记正义》引《鲁连子》说,共伯的名字叫和,好施行仁义,诸侯都认为他有贤德。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厉王逃亡到彘,诸侯一致推举共伯和来代理国政,号为"共和"元年。《竹书纪年》和《汉书·古今人表》注也都持此说。
78.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文明演进的漫长进程中,人类的时间观念也逐渐形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时间这一难以捉摸的现象的感知和思考,并一直在努力尝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记录时间的流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是从劳动中开始的。远古时期的人们,最早开始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时间。这种方式虽然过于简单,但它毕竟迈开了古代人们]记录时间的第一步。此后,据《史记·历书》记载,黄帝以前有《上元太初历》,到了黄帝的时候,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出现了《调历》。相传,黄帝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合这六术著成了《调历》。古代人们还用天干地支纪年,共有十干十二支,顺次以天干配地支,六十年一个循环。传说,干支是在黄帝时代由大桡发明的,最初是用来纪吲的,我们在甲骨卜辞中常常见到干支纪日的情况。
虽然,古代人们治历授时起源很早,但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在周厉王时期。周厉王时,国人<敏感詞>,厉王出奔,这一年是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79.周宣王为什么能"中兴"?
周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后,召公把太子静奉为天子,即周宣王。周宣王面对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采取了一些缓和<敏感詞>矛盾的措施,获得了短暂的繁荣。宣王即位以后,修明<敏感詞>,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和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重新尊奉周王朝了。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宣王中兴"。
宣王之所以得以中兴,首先在于他吸取了厉王失败的教训,在<敏感詞>上不搞垄断,有事与大臣共同商议。据《毛公鼎》上所记,宣王发出的政令要有毛公的签字才能生效,这说明当时宣王<敏感詞>上的开明。宣王还申令各级官吏不要欺压百姓,不可贪财,不可酗酒,以扭转官府的腐败之风。其次,在经济上取消了厉王时期的专利政策,放宽了对山林川泽的控制,还宣布"不籍千亩",废除籍田典礼。此外,为了消除边疆少数民族的威胁,宣王先后发动了对西北猃狁(xianyn)、东方徐戎、南方楚和谣方戎人的征伐。这些战争,不仅转移了国内矛盾的视线,而且扩大了周王朝的版图,还恢复了周王朝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宣王中兴正是以上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应该清楚地看到,宣王的短暂中兴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西周末年衰落的大趋势。
80.宣王"不籍千亩"说明了什么?
籍田本为古代的一种礼仪,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以示劝农之意。籍犹言借,借民力治之,故谓籍田。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籍田百亩,实质上是一种奴隶<敏感詞>的土地所有制。周宣王"不籍千亩"的政策是针对厉王时期的专利政策(即一切土地、山林、河塘为王室所有)的弊端而提出的。西周以来,周天子和奴隶主贵族占据了大量公田,原有的籍田制是让奴隶耕种王室和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收获的果实要全部交给奴隶主贵族。奴隶们往往只有一小块土地赖以生活,他们只有先把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收种完毕,才能管理自己的私田。宣王废除籍田制,就是把王室和贵族的公田分给奴隶们耕种,然后收取部分成果。
宣王"不籍千亩"说明奴隶制度下的原有土地所有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桎梏。宣王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还缓和了厉王时形成的紧张的阶级关系。
81.宣王"料民于太原"有何意义?
为了缓解财力和人力的严重匮乏,宣王"料民于太原",着手统计奴隶主贵族隐匿不报的奴隶数量,从而让国家的徭役和兵役有充分的保障。所谓"料民"就是统计人口。在实行这一政策之前,王室中就设有"司民",掌握天下人口的数字,国家也就相应把握了应服兵役和各种徭役的人数。但由于奴隶是没有姓氏的,奴隶主贵族往往想方设法隐瞒人口的实际数字,利用奴隶们的剩余劳动为自己开垦私田。实行"料民"政策,势必引起王室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当然要遭到贵族的反对。当时,有一个叫仲山甫的大臣就劝谏宣王不可"料民"。但是宣王顶住了各种压力,坚决"料民",结果使周]三朝所能控制的人口数量增加,兵源不足的问题也得以迎刃而解。
82.褒姒诞生有什么传说?
褒姒(sj)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国(今陕西汉中西北)人,姒姓。在《史记》和《国语-郑语》中都记载了关于褒姒诞生的怪异传说。
相传夏朝衰亡之时,有两条神龙来到夏朝的王庭,并自称是"褒之二君"。夏帝通过占卜得知"杀之"、"去之"、"止之":都不吉利,最后占b要把它们的唾液装在盒子之中,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龙果然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人把龙的唾液用盒子藏起来。夏朝灭亡以后,这个盒子又传及殷、周两朝,没有人敢打开它。到了周厉王的时候,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这个盒子,结果龙的唾液流在了宫廷的地上,无法清除。厉王为了驱走邪气,让宫女们赤身<敏感詞>在宫廷里呼喊,结果那唾液化作一只大蜥蜴,爬进了后宫,刚好撞见后宫的一个童妾。这个童妾长大后,"无夫而生子",由于害怕,她把刚生下的女婴丢弃了。
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经常唱这样一首童谣:"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也听到了这样的童谣。不久,都城里正巧来了一对卖山桑弓和箕木箭袋的夫妻,宣王命人去抓他们,想把他们杀掉。结果,这对夫妻在逃跑的路上碰巧发现了被宫女遗弃的那位女婴,出于怜悯之心,把她带到褒国,抚养成人,这就是褒姒。
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为了赎罪把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她凭借自己的美艳得到了幽王的宠爱。
83.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之王,也是一个昏庸之王。他得到了褒姒以后,万分宠幸,为了博得褒姒的欢心,他废除了申后母子,改立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可是,褒姒是一个表情冷漠的女人,幽王的千般宠爱并未能博得她的笑容。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幽王竟然点燃烽火,谎报敌警。各路诸侯望见烽烟,立即带兵前来营救,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的时候却发现是一场骗局。站在烽火台上的褒姒望见各路诸侯狼狈的样子,放声大笑。幽王十分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可他却因此失信于诸侯。
后来犬戎举大兵犯周,军情十万火急,周幽王燃起烽火,可是再也没有诸侯前来救驾了。结果,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今陕西临潼),褒姒也被掳走。
84.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迂?
周平王,名宜臼,是幽王的儿子。犬戎入侵,幽王被杀,周平王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当时,西周的都城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已经残破不堪,戎人遍布王畿各地,周王朝经常受其滋扰,因此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各诸侯的护卫下迁都到雒邑(今河南洛阳)。由于雒邑在镐京的东部,所以历史上称为"平王东迁",迁都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
平王东迁时,主要依靠郑国、卫国、秦国、晋国。这四个国家当时的地理位置围绕在周王室四周,起到了护卫周王室的作用。这样周王室在<敏感詞>上和军事上就有了暂且可以安身的屏障,勉强支撑残局。
85.五帝时的国家机构是怎样的?
五帝时,国家机构尚在萌芽阶段,对于其具体组织形式,我们无法了解得十分详尽。参照《五帝本纪》,再结合一些传说,我们大致可以对当时国家机构的形态做如下描述:
位于国家机构最高峰的自然是黄帝、颛顼、喾、尧、舜这五帝。黄帝统一各部落以后,被尊称为天子,意即上天之子,代表上天来统治天下。五帝时期,就开始任命各种官职来分管各项国家职能。黄帝曾设置左右大监来监察各诸侯国,还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到了舜帝时,管理国家的职能划分得更细。当时,舜帝任命了二十二位重要的大臣,让他们各司其责。其中,分掌中央各职能部门的就有掌管刑法的皋陶,主持礼仪的伯夷,主管百工的垂,主管山泽的益,主管农业的弃,主管教化的契,专门负责接待宾客的龙,等等。看得出,职责的分工已经较为明细了。
除了中央各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外,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也开始初见端倪。舜帝时代,把天下分为十二二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叫州牧,由天子亲自任命,直接对天子负责。
此外,对于重大事件的处理则实:,亍原始的民主制度,由天子召集重臣开会讨论决策。譬如,尧帝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就曾经召集放齐、獾兜和四岳进行讨论。
五帝时代的国家机器虽然还处于草创阶段,不是很完备,但它作为一种雏形,为后来夏、商、周国家机构的设置和逐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86.五帝活动的地域主要在哪里?
黄帝轩辕氏部落原来定居于西高原一带,与炎帝同出少典氏。后来分路东进,各自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后来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展开决战,结果黄帝打败了炎帝,并兼并了炎帝部落。至此,黄帝的活动区域由西北高原扩展到了中原一带。颛顼高阳氏的活动地方大约在卫(今河南濮阳),后来因为受蚩尤战败的影响而南迁至郑(今河南新郑)。颛顼曾经视察过许多地方,"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陛,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帝喾所领部落由八个氏族组成,活动据点在毫(今河南登封)。尧的:名字叫放勋,因被封为唐侯,又称唐尧,号陶唐氏。他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平阳(今山西汾阳一带)。舜帝是传说中有虞氏的部落长,炎黄联盟的首领。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史称虞舜。其活动据点在虞(今河南虞城北)。根据《史记》记载和古代传说,随着中国原始氏族<敏感詞>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族,通过与周围地区<敏感詞>部族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87.尧、舜以来的"五服"制度是怎么回事?
古代王畿外围,一般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做"五服"。
五服的具体名称,古代文献的记载不尽相同。据《史记》记载,五服以天子之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另据《尚书》中《益稷》篇和《禹贡》篇,五服:分指侯服、甸服、绥服、要服和荒服。又据《国语·周语上》,五服的名称分别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甸服,即王畿;侯服,即王朝所封诸侯;宾服,指方国服属于周朝者;要服和荒服皆为边远的少数民族。
在周代,五服对王朝负有不等的义务,史称"职贡"。甸服随时有贡,侯服每月一贡,宾服每三月一贡,要服每年一贡,荒服则其君终身只朝贡一次。这种规定固然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朝与其疆域内远近地区的关系。
88."五流有度,五度三居"是怎样一种制度?
舜帝的时候,蛮夷侵扰,贼寇横行,对此舜向担任士(相当于今天的司法官)的皋陶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就谈及了"五流有度,五度三居"。"五流"是指帝王对应该服五刑的人进行宽大处理,改为流放。"有度",即有居,是指流放的处所。"度"字在《尚书·舜典》作"宅",也就是居所的意思。"五度三居",是说服五刑者流放的处所,根据罪行的大小分为三处:大罪流放到四境荒远的地区,次者流放到九州之外,再次者流放到千里之外。
总之,"五流有度,五度三居"是对"五刑"的一种减刑制度,将"五刑"轻判为流放,并且对流放的地点做出了规定。此种流放制度,是对刑法的一种变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法外施仁的慈善胸怀,对后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历代那些迁客骚人、直臣义士,一旦触怒龙颜,便难免遭受流放之苦。
89."九德"对君王提出了什么要求?
"九德"是九种品德的合称。皋陶曾进言大禹,要他注意用人,要重用有九德的善士来治理国家。"九德"具体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疆而义。"也就是说治国的人应该宽厚而又威严,温和而又坚定,诚实而又恭敬,有才能而又小心谨慎,善良而又刚毅,正直而又和气,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断而又讲求实效,强有力而又讲道理。
《逸周书常训》所言"九德"是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另外如《逸周书·文政》、《左传·昭公八年》、《国语·周语下》都有关于九德的记述,内容随文而异。
90."八政"、"十二牧"指什么?
"八政"是指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八政"具体是指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这种说法与《尚书·洪范》的记载一致。然而,<敏感詞>文献的记载说法不一。《礼记·王制》以饮食、衣服、事为(百工技艺)、异别(用器不同)、度(丈尺)、量(斗斛)、数(百十)、制(布帛幅度广狭)为八政;《逸周书·常训》、《益稷》以夫妻、父子、兄弟、君臣为八政。后用"八政"多指《洪范》所说的"八政"。
"牧"是官名,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十二牧"也就是十二州州牧的总称。帝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各州的州长称为牧。后来,大禹平水土为九州,分别是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舜帝因为冀州之北广大,于是分置出并州和幽州,从青州中分置营州,共十二州。《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于舜帝曾命令十二牧讨论为帝者应具备哪些功德的记载。
91.鸿范九等指什么?
夏朝的时候,有九条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文辞比较简约。后来流传到了商代,太师箕子知晓这些大法。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曾经拜访箕子,箕:子就把夏所流传的治国之法告诉了他,这就是所谓"鸿范九等",也叫做"鸿范九畴"。
当时,武王对如何治理国家感到困惑,就向箕子请教安定百姓的常理次序。箕子对他说,早先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扰乱了上天五行的规律,天道大法九类常理也被败坏。鲧死以后,禹接着兴起。上天赐给禹九种天道大法,常理因而有了顺序。这九种大法,一日五行,二日五事,三日八政,四日五纪,五日皇极,六日三德,七日稽疑,八日庶征,九日向用五福,而让人畏惧使用六极。"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五事包括仪容、言语、观察、听闻、思维。"八政"分别是粮食、财货、祭祀、营建、教化、除奸、宾赞、军事。"五纪"则是指岁、月、日、星辰、历数。"皇极"就是指天子要建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准则。所谓"三德"则是指端正曲直、以刚取胜、以柔取胜。"稽疑"就是指用占卜的方式为人决疑,预示吉凶。"王福"则代表了人们五种良好的愿望,即长寿、富有、平安、美德、善终。"六极"则是人们所畏惧的六种灾祸:早天、多病、多愁、贫穷、丑陋、懦弱。
《汉书·五行志》则认为《鸿范》出于《洛书》。神话传说还认为《鸿范》乃是神龟所负。《史记集解》叠国说,上天福佑夏禹,有神龟背负天书从洛水浮出,总共有九本,夏禹就依次将其归为了九类。
92.五官有司是怎样一种制度?
"五官有司"是古代的一种官制。"司"是管理的意思,"有司"就是指主管某一部门的官吏。商朝时天子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周时,司士属于司马。大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六官。
古公直父带领周部族迁徙到岐山周原以后,就"作五官有司"。《集解》引《礼记》日:"天子之五官日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郑玄日:"此殷时制。"
93."五刑"指什么?
"五刑"最早见于周穆王时期制定的《甫刑》,是指古代的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分别是墨、劓(y1)、膑、宫、大辟。墨,即在被刑者额上刺字,染上黑色以作标志,用来惩罚罪行较轻者;劓,割鼻之刑;膑,剔除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宫,是破坏生殖机能的酷刑,又称腐刑;大辟,即死刑。
94."三公"、"六卿"指什么?
"三公"、"六卿"是周代的官制。"三公"是辅佐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具体是指太师、太辅、太保。《尚书·周官》有云:"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六卿"是对中央六位执政大臣的合称,分别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六卿"又各统辖有若干官员,其所司职责在《周礼》中有记载。
95.为什么说《甫刑》是历史上的第一部刑书?
《尚书》载有《吕刑》篇,又称《甫刑》。据记载,当时诸侯相互之间不和睦,周穆王命吕侯作书.,申训夏禹赎刑之法,以布告天下。因吕侯的后代为甫侯,故又称《甫刑》。
《甫刑》是我国奴隶<敏感詞>所制订的第一部刑书,主要内容类似于后世的刑事诉讼法规,有所谓五刑、五罚、五过等。其中,记载当时的刑法有墨、劓、膑、宫、大辟五刑。适用五刑的罪行有三千多条,并规定了五刑如有疑赦时改判罚金的数量。书中还提出行刑必须审慎,防止滥刑。
《甫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书》,奠定了后世刑法得以延展的基础。
96."告朔"之礼是怎么回事?
告朔是古代礼仪的一种,亦称"告月"。西周时规定每月朔日(即当时行用的历法的每月初一日)从最高统治者周天子起,至受其分封的各国王侯,都要用羊等牲畜,至太庙祭祀,行告朔之礼。含有对神明报告,乞求佑护之意。
《周礼·春官·太史》:"颁告朔于邦国。"天子每年季冬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受而藏诸祖庙。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告朔。《公羊传·文公六年》:"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大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论语·八佾(yt)》还载有"告朔饩(n)羊"的典故。周厉王、幽王之后,周室衰微,结果"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
97.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度?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是中国古代<敏感詞>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西周时期,宗法发展成为系统制度。周代宗法以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敏感詞>旁系为小宗。以宗法为基础,血缘为纽带,卿、大夫世袭爵位,诸侯分封各地。小宗围绕大宗,卿、大夫拱卫国君,诸侯藩屏周王。再加上与异姓之间的联姻,构成了庞大的血缘关系网。西周统治者希望用这种关系维护其地位和特权,巩固其统治。西周初年,从武王到周公摄政时期是周王朝分封诸侯的高潮,共封诸侯七十一国。
98.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西周时期国家将土地分授给耕种者,有井田之制。《周礼·小司徒》说"九夫为井",即以九田组合为一井。按照理想的规划,九田排成"井"字形,周围八田分由八家耕种,为私田;中央一田则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根据地形的差异和土质的区别,又有固定的分配和折算方法。为了调节土地的好坏不均,还规定要定期重新分配。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农村公社,与行政组织、军事组织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井田制下受田三夫,也就是战争时服兵役的丁壮;作战所用的器械、粮食、草料、牧畜,也由国家规定的井数来承担,是为军赋。
井田制作为一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铁器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经济的发展,井田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于农民耕种公田的积极性日益衰退,从而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对税收方式做出变革。齐国在桓公时就已实行按地亩征租税,鲁国则在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594年,宣布实行"初税亩",长期以来的力役租被履田而税的实物税所取代了。新的税收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99.西周以前的货币有哪些形式?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据《史记》引《尚书·禹贡》记载,虞夏之时,金分为黄、白、赤三种品级,即黄金、白银和赤铜,并说那时就有了钱、布、刀、龟贝等多种货币形式。然而,这些都还没有得到考古证明。
我国历史上最早有考古证实的货币出现在商代。商代货币的主要形态是玉和贝。殷墟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贝,最多的达千枚。卜辞中有"赐多女有贝一朋",金文中也有"王赏戍嗣贝廿朋"的记载,证明贝在当时已用作货币,并用朋作为计算单位,以十枚贝为一朋。除天然币外,还有石币、骨币、蚌币及铜币等仿制币。
西周的货币继续商代的传统,使用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金文有用贝作为赏赐的记载,最高数额为百朋,仅出现四次。朋数比商代所见为多。同时,金(铜)作为货币,也较商代更为流行。金文中常有以金作为赏赐的记载,其单位为锊(1n爸)。还有罚金,数额多的达到三百锊。锊是重量单位,相当于六两。
此后,秦朝和汉代都先后对货币形式进行过改革。
100.商、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官职?
有关商代官制的文献材料不多,但从《尚书》的有关记载和一些甲骨b辞可以窥其概貌。商朝的统治机构在商王以下分为"内服"和"外服",即王畿内与王畿外之地方两种。王畿内的官职主要有:负责政务的尹、多尹、臣。臣又有王臣、小臣、小众之臣、管理耕籍的小籍臣、管理山林的小丘臣等。武官有多马、多亚、多射、多犬、五族戍等。史官有作册、多卜、多工、巫、祝、吏等。王畿外为商代的"四土",这些地区散布着许多"服王事"的方国及部落,为商代的侯、伯。关于商朝官职的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记载周朝官职最详细的典籍是《周礼》,共存有官名三百五十六种。周王朝设有六卿,分别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他们又各自统辖有若干官员。其中冢宰掌邦治,其诸官分司王的宫寝、饮食、皮裘、府藏以及贡赋等事;司徒掌邦教,其诸官分司土地人民、山林川泽等事;宗伯掌邦礼,其诸官分司祭祀、冢墓、礼乐、卜祝巫史、车旗等事;司马掌邦政,其诸官分司军旅、田役、车马、封疆道路等事;司寇掌邦禁,其诸官分司刑罚狱讼、盟誓、盗贼、宾客等事。司空所司之职在《周礼》中没有详载。
值得指出的是,在名称繁多的官职中,六卿的设置是周王朝官制的中心,诸侯国的官制与王朝的官制相似,官名大多相同,但规模较小。
101."九鼎"有什么象征意义?
"九鼎",始铸于大禹时期,古代视之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汉武帝时,汾阴有一个叫锦的巫师在祭祀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只鼎,并献之于朝廷,武帝将其置于甘泉宫。有司们说鼎是因为遇到了圣明之君才出现的,并向武帝讲述了鼎的由来,武帝听后十分高兴。
相传,大帝伏羲氏曾造一鼎,象征天下一统;黄帝造有三鼎,象征天、地、人;到了夏禹的时候,收集九州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
此后,朝代更迭,战火频仍,九鼎也辗转于烟尘之间。相传,夏朝灭亡以后,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灭商以后,又迁之于洛邑。战国之时,诸侯纷争,秦、楚两国皆有兴师到周问鼎之事。周显王四十二年(前327),宋大丘社亡,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唐武后时期和宋徽宗时期,皆曾铸九鼎。金人南下,掠九鼎北徙,后下落不明。)历代王朝对九鼎均非常重视,因为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象征着国家的政权,因此它成为了传国之宝。
102."巫"、"祝"是什么身份的人?
巫和祝都是古代的神职人员,两者有着不同的具体职责分工。古代称能以舞降神、沟通凡人和鬼神的人为巫。《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巫也就是能上天"旅上帝及四望"的人。由于巫是通天的人物,他是人和神之间的桥梁,其地位可想而知。巫主要通过占卜的方式解释预兆,预测未来。古代君王凡有重大举动必先让巫师占卜,以揣摩天意,预测吉凶。按照《国语·楚语下》的说法,巫又有男女之别,"在男日觋(xi),在女日巫"。由于商朝敬天事鬼,所以最重视巫的地位。到了周朝的时候,由于崇尚鬼神的观念开始淡薄,巫的地位也就逐渐下降了。
祝和巫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是不分的,许慎《说文》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降神者也。"但是,后来随着祭祀活动的逐步丰富,祝的职责也逐渐从巫中分离出来。祝成了在祭祀的时候祷告鬼神的人,通过其祷告之辞向鬼神传达人的虔敬之情和期待实现的愿望。
《史记》之中有《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对古代一些有名的巫、祝及其活动记载得较为详细。
103.殷商时期为什么特别敬畏天命?
敬畏天命,以神为本,崇拜鬼神和祖先亡灵,应该说是商代人思想观念的主要特征之一。那么,这种敬畏天命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原因是什么呢?
商朝立国以后,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其统治地位"合理化"、神秘化,只有这样才能钳制各部族和天下百姓。统治者通过对天命观的不断强化,人们对鬼神的崇拜也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君权神授的观念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最高的神--帝主宰着一切,商王代表它进行统治,大量的占卜活动是为了取得帝和祖先的旨意,遗留下来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的卜辞。商汤准备灭夏的时候,在军前发表演说,也是强调灭夏是上天的旨意,并且要战士奋力战斗,否则将会受到神的惩罚。当然,这种强化了的宗教观念也是财产和<敏感詞>地位的守护神,它同财产的世袭继承是相一致的。
在商朝,鬼神受到极大尊重的同时,普通民众的利益乃至生命却受到极端轻视。我们知道,帝和神的受益者自然是商王和奴隶主贵族,但大批弱小病老的战俘和部分奴隶却常常充当了敬帝祭神时的无辜牺牲品和殉葬者。商的祭祀包括战前乞求帝和祖先的保佑、战胜后的献礼、节日祭祀、水涝灾害时对神的祭祀,商王和奴隶主死后的祭礼。殉葬则有生殉和杀殉。祭祀和殉葬的人数从几人到几百人不等。
104.西周时期为什么产生"敬天保民"的思想?
与商人"敬天事鬼"的思想不同,西周时期的主要思想是"敬天保民"。商朝灭亡以后,周朝取而代之。周人推翻的不仅是一个王朝,同时还推翻了敬天事鬼的思想观念。商人崇拜的至高无上的神是帝,周人则提出一个新的主宰--天。换句话说,商朝以神为本的思想,在周代逐渐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统军伐商的周武王看来,统治者明德慎罚,便能顺天意而治天下;统治者失道,天意就会另有所属。这种思想观念使得武王伐商找到了道义上的新依据。周王朝初期大刀阔斧的<敏感詞>、经济革命是以殷商灭亡为鉴而顺应天意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大治天下。周王被称为天子,受天命而治天下。
尽管抽象的天依然是人的主宰,但周人已有了"天命靡常"和"天不可信"的大胆想法,使人从天命可以改变的角度去理解<敏感詞>的变革和自然界的变化。由于人的行为体现天意,便在天的名义下重视了人而冷落了神。这种对天命的新理解,导致了西周乃至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逐渐对人的重视。周初留下的古老文献《周易》中的占卜文字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卜辞相比,已有明显的人的因素渗透到神的旨意中,过去多用神的旨意解释的现象,在周代则开始用人的行为来解释了。
不过,为了不让这种革命性的思想反对<敏感詞>上的贵族统治,周人又提出了"德"的概念,周初的大<敏感詞>家和思想家周公还制定了一套等级名分制度--周礼。完备的礼乐制度将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仪规范渗透到<敏感詞>和<敏感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得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有了新的保证。
105."中国"有哪几种含义?
"中国"一词可谓耳熟能详,其现代意义当指我们国家,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然而,在古代"中国"的含义却并不一致。仅就《史记》而言,"中国"一词的含义也是随文而异,大致可归结如下:其一,是指京师。古时把帝王的都城视为天下的中心,因而常称京城为"中国"。《五帝本纪》:"舜日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引刘熙目:"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其二,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因为相对于周边<敏感詞>民族而言,华夏族、汉族的居住地在四夷之中,故名"中国"。又因为华夏族、汉族多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所以最初的时候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据《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太伯之后"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蛮夷"。虞国的位置就在今山西省平陆北部一带,后来为晋国所灭。《楚世家》记载,周天子要求楚王"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史记》中多次将"蛮夷"、"夷越"与"中国"并举,"中国"一词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最初的含义不言自明。应该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华夏族、汉族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中国"所指范围也随之延伸,不仅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将中原王朝统治的全部区域(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统称为"中国"。《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我们知道,当时秦国的统治区域远远超出了黄河流域的范围。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一词的含义基本确定,开始专指我们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
106."九州"、"十二州"分别指哪些地方?
"九州"是传说中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西汉以前的人们都说是大禹治水以后划分的。《五帝本纪》说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夏本纪》也说大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当时划定九州的目的是根据土地、物产和人民数量情况来规定各地应该交纳的贡赋数额和<敏感詞>相关义务,从而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其实,"九州"之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九州"的具体名称各说也不尽相同。《书·禹贡》作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与之相比较,《吕氏春秋·有始览》无梁州而有幽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而有幽州、并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而有幽州、营州。州界也略有出人。《史记》以《禹贡》九州为夏九州。《汉书·地理志》以《职方氏》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将它们合称为三代九州。
大禹治理洪水,划定九州以后,舜帝认为冀州的北部一带过于广大,于是就从中分置出幽州、并州,又从青州中分置出营州,这样一来九州就分成了十二州,各州的行政长官称为牧,合称十二牧。《尚书-舜典》有云:"肇十有二州。"但没有列出具体州名。
107."周召分陕"是怎么回事?
"周召分陕"是指周朝初年周公、召公以陕为界分治天下之事。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即今河南陕县。召公夷与周同为姬姓,是周之支族,食邑于召,故称之为召公。在周成王的时候,召公位居三公,他与周公同为周朝的开国功臣,共同辅佐周成王。当时成王还很幼小,周公代他主持朝政,执掌国家大权,俨然同天子一样。召公对周公的所作所为表示怀疑和不满。为了获得召公的理解和支持,周公就写了《君爽》一文进行表白,但是召公的不满情绪依然没有消除。于是,周公就称引商朝时伊尹、伊陟、臣扈等人辅佐商王,治理国家的历史典故,召公听了之后消除了对周公的误解。两人又重新携手同心辅佐周天子,共同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周召分陕"这一历史典故,经过引申,后来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也称"分陕"。
108."三江"指的是哪几条河?
《史记夏本纪》在记叙大禹治水时曾有"三江既人,震泽致定"之语。这句话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我国江河众多,这里所说的三江究竟是指哪三江,历来解释也是众说不一。
一说以太湖人海之松江、娄江、东江三条水道为三江。虞仲初《吴都赋》注:"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分流,东北人海者为娄江,东南流者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松江即吴淞江,娄江、东江为吴淞江的分支,当指吴江县东南一水,今已堙塞。
一说以长江下游分道人海之三条支流为三江。《汉书·地理志》载有南、中、北三江,南江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向东流人海。中江出于芜湖县西南、东至阳羡县(今江苏宜兴)人海。北江在毗陵县(今江苏武进)北,向东流人海。这里所说的南江即今吴淞江,中江当自芜湖经宜兴穿太湖人海,北江则是指长江下游。司马贞《史记索隐》与颜师古《汉书》注都从此说。
此外,《史记索隐》引韦昭注认为三江分别是指谓松江、钱塘江、浦阳江。还有一说以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为三江。有人甚至认为"三江"并非实指,而是指江湖分歧杂错之意,犹如《史记·河渠书》所谓"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货殖列传》吴有"三江、五湖之利",并非专指三条水道。
若结合前面所引《夏本纪》中的"震泽致定"而论,我们认为诸说之中当以太湖人海之松江、娄江、东江说为妥。《史记集解》引孔安国语有这样的解释:"震泽,吴南太湖名。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既然震泽是指太湖,那么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自然更为稳妥了。
109.大禹开凿、疏通的"九山"、"九川"指哪些山河?
大禹历经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时,曾经说他开凿了九条山脉的通道,疏通了九条河流。那么,这"九山"、"九川"究竟是指哪些山河呢?
对于九山的解释,众说不一。一说是指九座名山。《史记索隐》说:"淠、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蟠冢、内方、蚊是九山也。"一说是指"九州"的名山。《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日:"九州名山已槎木通道而旅祭祀也。"近人顾颉刚则认为"九"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不是专门指九座山,并说大禹"道九山"的意思是九州所有的山都经过了治理,并且都加以表帜。
对于九川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一说是指九条大河。《史记索隐》说:"弱、黑、河、潢、江、、浼、淮、渭、洛为九川。"一说为"九州"的大川。《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日:"九州之川已涤除无雍塞也"。顾颉刚则认为"九"在这里同样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不是专门指九条水,并说大禹"道九川"的意思是说九州所有的水都已疏通其水源。
110."五岳"指哪几座山?
"五岳"一词,作为我国五大名山的合称,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中华大地名山大川遍布各地,美不胜收,"五岳"究竟是指哪五座名山,自然也就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
"五岳"其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中的《大宗伯》和《大司乐》。在此之前的先秦典籍中只称四岳,无中岳。"五岳"一词在《史记》本文中共出现六次,其中《孝武本纪》中出现两次,《封禅书》中出现四次。指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因为传说五岳是群神居住之地,所以历代帝王多往祭祀,到汉武帝的时候逐渐成为制度。《封禅书》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山。"《孝武本纪》还说:"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
汉宣帝时确定以今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霍山主峰)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恒山(曲阳西北)为北岳,河南嵩山为中岳。后来又改今湖南衡山为南岳。明代曾改山西浑源恒山为中岳。
111.夏、商、西周主要活动区域在哪里?
夏、商、西周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史记》中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但是结合《史记》三家注和<敏感詞>相关文献以及考古发现的遗址,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大致活动区域。
夏朝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朝代。《史记正义》说,夏是大禹受封的国号。《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夏部族主要活动区域和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大致西起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东至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北到河北省,南接湖北省。这一区域的中心是中岳嵩山及周围的伊水、洛水流域、济水流域和颍水与汝水上游地区。嵩山古名崇山。崇相传是夏禹的父亲鲧的封地。先秦与汉代及以后的人们,在考证和追述夏人的活动区域时,多将其与崇山及周围地区相联系。如称夏禹为"崇禹",禹的父亲称为"崇伯鲧"。在现今河南豫西地区还有一些关于夏代都城遗址或<敏感詞>遗址所在地的文献记载和传说。如有"禹都阳城"(今登封告成镇附近),"启都阳翟"(今禹县境内)等。另据文献记载和传说,山西晋南的汾、浍水流域,也是夏族祖先活动过的重要区域之一。夏王朝建国后也曾迁都于此。后人在考证中,多把汾水以东的今翼城附近称为"夏墟"。
商朝的始祖契被封于商,其后裔屡次迁都,至盘庚迁都于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日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安阳城即相州外城。由此可见,地处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殷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之所在。其统治区域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但其势力所及之地,已东起山东半岛,西至陕西西部,南及江汉流域,北达河北北部。至于其文化对各地的影响,则又远远超越了这一范围。
周朝是继殷商灭亡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王朝。周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始祖为后稷,其后代公刘、古公宣父相继迁移,最后由豳地移居岐下周原。《史记正义》说周的国号就是"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日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统治中心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一带。由于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封藩建卫",将其<敏感詞>军事统治据点散布到全国各地,北从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到海滨的广大领土,都成了西周的统辖范围。
112.北狄、南蛮、西戎、东夷分月指什么地方的民族?
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的一些记载。如《史记》就说:"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骓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值得指出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所谓"北狄"、"南蛮"、"西戎"、"东夷"往往是对四方各民族的总称,而并非仅仅是指四个单一的民族。而且,用"北狄"、"南蛮"、"西戎"、"东夷"指代民族,应该是一个相对的说法,相对于炎黄以来形成的华夏族而言,这些民族地处周边,故用四方方位名称冠之。
众所周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在当时看来地处偏远的民族后来大多与华夏族不断融合,最终凝聚成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
113.传说上古主管天文、历法的人是谁?
中国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的记载相当早。据记载,黄帝的时候就开始考定星历,建立阴阳五行,置闰定岁。相传,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最后由容成综合此六术而著成了《调历》。容成的身份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历法之官。
114.夏历、殷历、周历有何不同?
夏、商、周三代在历法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正朔的不同。正即正月,不同的朝代以不同的月份为正月;朔即朔日,每月的第一天为朔。正朔即正月朔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古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正朔,每到正朔日,就要举行隆重的活动把正朔告知天下。相传夏朝以冬至后二月(今农历正月)为正月,当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寅(东偏北),称为"寅正"、"建寅",也叫"夏正"。商朝以冬至后一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当时斗柄指向丑(北偏东),称为"丑正"、"建丑",也叫"殷正"。周朝以冬至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当时黄昏斗柄指向子(北),称为"子正"、"建子",也叫"周正"。这就是所谓的"三正"说。夏朝人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纪日法,其历书是《夏小正》。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朝把一年分为春、秋两个季节,并懂得加入闰月(十三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还知道推测冬至点,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岁首。西周已经设有专门人员管理计时仪器和进行天象观察。春秋时期,人们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阳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十八宿体系。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当时已经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战国时期,人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使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115.天文上的"十二月节"、"二十八舍"分别指什么?"十二月节"、"二十八舍"都是天文历法的术语。所谓"十二月节"是因为我国历法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而得名。太阳在黄道上运动,运行一周为一年。黄道又被分为二十四等份,太阳进入每一段落的开始一天为交节日。黄道与赤道相交处为春分点,太阳运行至此点之日称春分日。二十四节气依次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所谓"二十八舍",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划分的星空区域。又称"二十八宿"。"舍"和"宿"都是指日月五星停留的地方。因为日月五星运动于黄道、赤道附近,古人于是就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称为"二十八舍"。大致月亮每天走一舍,土星每年移动一舍。木星十二年、太阳十二月走完二十八舍。二十八舍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五星的运动方向相同,依次是:东宫苍龙七舍(角、亢、氐、房、心、尾、箕);北宫玄武七舍(斗、牛、女、虚、危、室、壁);西宫咸池七舍(奎、娄、胃、昴、毕、觜、参);南宫朱鸟七舍(井、鬼、柳、星、张、翼、轸)。
116.古代统治者为什么特别注重天文?
古人立国,重视治历授时,更以测天为急。统治者对天文的特别重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古人相信天人感应,相信天文与人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关联。
古人坚信上天主宰着人间,"二十八舍主十二州"。通过观天象可以预测人事的未来,这可以算是古人的共识,他们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可以预示人间的吉凶祸福。史书上记载了许多星象的异常导致人间灾难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还按照人间的伦理关系和等级秩序来划分和排列星宿。《索隐》说:天文有五官。官就是星官。星座也有尊卑,就像人的官位等级一样,所以叫做天官。《史记正义》更是把历法上的"三正"作为三统,并说周以建子为天统,殷以建丑为地统,夏以建寅为人统。
既然天文主宰着人事,天象的异动关涉到人间秩序的安宁,那么古代统治者就没有理由不对天文予以特别的关注了。
117.西周以前的乐舞有哪些?《大武》是什么样的?
常言说,乐舞见国运。国运兴则歌舞升平,国运衰则乐舞凋零。在古代,礼乐一体,乐舞被赋予浓厚的<敏感詞>教化色彩,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乐舞。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相传伏羲、神农以来,就已经有了乐舞,可是其详情已无法考证。黄帝时曾经命伶伦造律吕,以别十二律。古书之中谈及乐舞最为详细的莫过于《周礼》。我们根据《史记·乐书》的记载,再结合《周礼·春官宗伯》中《大司乐》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一些西周以前的乐舞之名。其中有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云门》,尧帝时代的《大成》(一名《成池》),舜帝时代的《大韶》、《南风》,夏禹时代的《大夏》,商汤时代的《大漠》等。这些乐舞累代相传,而且都在各自不同的场合专门使用。譬如,《云门》专以祀天神,《咸池》专以祭地祗,《大韶》专以祀四望,《大夏》专以祭山川,《大滢》专以享先妣。
古代圣王"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周初天下平定之后,便开始制礼作乐。《大武》(简称《武》)就是周初的乐舞,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就命令周公制作这曲乐舞。《大武》是周代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在"六舞"中属于武舞。全舞分为击鼓出师、战伐灭商、回师南征、巩固南疆、周召分陕、尊崇天子六段,也叫"六成"。其音乐节奏和舞蹈编排均通过模拟情景,再现武王伐纣的威武壮观场面,象征以周代商的正义性和周王朝的长盛不衰。其歌词则保存在《诗经.周颂》中。据近人王国维研究,《周颂》中的《吴天有成命》、《武》、《赉》、《般》、《酌》、《桓》都是《大武》的一章。相传,孔子曾经和宾牟贾具体讲论过《大武》所表现的内容。秦始皇平定天下以后,将周代的《大武》改称《五行》。
118."五音"、"六律"分别指什么?
我国古代乐舞兴盛,对音律的研究也较为细致。《夏本纪》记载舜日:"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五音"和"六律"都是古代专门的音乐术语。
五音,又叫五声,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的合称。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中的1、2、3、5、6。作为音级的宫、商、角、徵、羽,只有相对高音,没有绝对高音,但相邻两音的距离却是固定不变的。只要第一级音的音高确定后,<敏感詞>各级的音高也就都可以确定,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
律,本来是指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的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都以它为准则。乐律又分为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狭义的"六律"就是指十二律中单数的六个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两律之间均为全音关系。广义的"六律"包括六律和六吕。六吕指双数的六个律,又称"六同"、"六间" (以其位于六律之间,故称),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两吕之间也为全音关系。
119.虞舜时代"股肱歌"的内容是什么?
股肱,本义分别指的是大腿和胳膊,在古籍中常常用以借喻君王得力的辅佐之臣。大禹平水土有功,得到了舜帝的赏识和百姓的推崇。有一次舜帝和大禹对话,舜帝就把大禹比喻为他的股肱和耳目。
由于大禹凭借德义和功勋受到天下人的敬重,舜帝的乐师夔就谱定了一曲名叫《箫韶》的乐曲。乐曲着力表现了国运昌盛、君臣和谐。乐曲演奏的时候,舜帝和群臣、诸侯都来欣赏。美妙的旋律吸引了祖先的亡灵,各种鸟兽也随之翩翩起舞,甚至连凤凰也被召来了。舜帝情之所至,于是引吭高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意思就是说:股肱大臣喜敬忠啊,天子治国要有功啊,百官事业也兴盛啊!皋陶听了以后,立即率群臣跪拜,表示要忠于职守,殚精竭虑,并齐声唱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唱到:"元首丛脞(cu6)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意思就是说,天子英明,则群臣贤良,事业有成;天子无略,则群臣懈怠,事业无成。
总之,虞舜时代流传下来的这首古老的"股肱歌",表现了良臣遇圣君的和谐景象。
120."诗言志"理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意思是说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则借助语言把这种感情咏唱出来,歌唱的声音要符合音律,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和谐地演奏,不要弄乱了相互之间的次序,神人听了都感到快乐和谐。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纳了这段话,并将"诗言志"改为"诗言意"。这个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涉及到了诗的认识作用。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中指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久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中国早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121.什么是《三坟》、《五典》、《八素》、《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传说中我国最古的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与右尹子革谈话的时候,左史倚相刚好从庭前走过。灵王就说:"此是良史也,......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伪托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叫做《三坟》;《五典》则是少昊、颛项、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之说;《九丘》为九州之志。东汉贾逵认为《八索》是八王之法,《九丘》是九州亡国之戒。张衡则认为《八索》即《周礼》的八议,《九丘》即《周礼》的九刑。
关于《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具体所指,说法众多,可是皆无实据,大多出于附会。近代学者大都认为,后世流传的这几种典籍都可能是后人的伪作。
122.《五帝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最后"太史公曰"中两次提及《五帝德》这本书,那么,《五帝德》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这部书现载于《大戴礼记》第六十二篇、《孔子家语》第二十三篇。作者无考。内容记载宰我与孔子问答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古代五位帝王的品德、治迹与生世,而其中又特别详细地讨论了古代帝王德性的问题,所以叫《五帝德》。
《五帝德》、《帝系姓》都是《大戴礼记》及《孔子家语》中的篇名。因为二者皆非正经,故汉代的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所以多不传学。司马迁破除陈见,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它们与《春秋》、《国语》等先秦典籍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并且在自己撰写《五帝本纪》时从中采用了一些内容。
123.《尚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散文总集。先秦的时候称为《书》,汉以后称《尚书》或《书经》,为夏、商、周原始历史文献,主要记载商、周两代帝王的命令和言论,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传说追记的有关夏、商事迹的记载。后来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
相传《尚书》由孔子删定,最初为百篇。秦始皇焚书时,伏生将此书藏于壁中,汉建立后,取出时只残存二十八篇,后又得一篇,伏生便以此为教本,在齐鲁间传授门徒,并被立于学官,传其学者有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家。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故称为《今文尚书》。汉景帝末年,在孔子旧宅壁间又发现一部《尚书》,比伏生所传多出十六篇,因用战国时山东六国文字"古文"抄写,故称之为《古文尚书》。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作。
《尚书》二十八篇包括《虞书》二篇,《夏书》二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
《尚书》作为一部研究我国上古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备受史学家的重视,司马迁撰写虞夏、商、周的历史时常以之为参考。
124.《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三百零五篇。此外《小雅》还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诗。先秦称《诗》,汉尊为经典,称为《诗经》。
全书分为国风、小雅、大雅和颂四体。国风收集的是各地的民间之乐,又分十五小类,《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十九篇,《廊》十篇,《卫》十篇,《王》十篇,《郑》二十一篇,《齐》十一篇,《魏》七篇,《唐》十二篇,《秦》十篇,《陈》十篇,《桧》四篇,《曹》四篇,《豳》七篇,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朝廷乐曲,包括《小雅》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颂是宗庙乐陆,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
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前三者属于今文经学,后者属于古文经学。齐诗、鲁诗先后亡于魏和西晋,韩诗仅存外传。毛诗晚出独传至今,现在所称《诗经》都是指《毛诗》。
《诗经》产生以后对人们的<敏感詞>和<敏感詞>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外交场合经常赋诗、引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左传》中常有这样的记载。作为儒家经典,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足见其在当时的重要性。同时,《诗经》又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的结晶,它用艺术的方式生动记录了当时丰富的<敏感詞>生活,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5.《舂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本为编年史的一种通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各自的"春秋"。据《墨子》记载,墨子曾见过"百国春秋"。但这些"春秋"多已亡佚,保留至今的只有"鲁春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春秋》原本。
《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发生在鲁国和周王室以及<敏感詞>诸侯国中的重大事件。其中有国家重要的祭典、盟会,国君的嗣立、丧葬,各诸侯间的交往和互访,以及大量的军事行动。春秋是我国历史上征战、兼并的时代,据《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中就有战争七百三十多次。《春秋》的作者,据《孟子·滕文公下》说应为孔子。因春秋时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到处兴起,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深感可畏,于是作《春秋》。司马迁也认为是孔子所作,他说孔子不遇于陈蔡,于是作《春秋》。但是客观地考察先秦典籍,完全可以证明《春秋》不是孔子一人撰写而成的,也不是孔子时才出现的著作。较为传统的说法是,孔子及其弟子曾经对"鲁春秋"进行过一定的删改。至于"鲁春秋"的原始作者,应该是鲁国世代相承的史官。
《春秋》在古代礼教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春秋时代,诸侯国的"春秋"都是贵族子弟日常学习的课本。孔子教授弟子,《春秋》是"六艺"之一。在汉代,又被奉为"五经"之一。司马迁说,"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把知不知《春秋》上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与此相一致,当时《春秋》传习之风也很兴盛。后世以《公羊传》、《毂梁传》和《左氏春秋》(即《左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126.《国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记言史书,汇集了西周至春秋时代各国的重要史料。全书共二十一篇,分国记叙历史,载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其中又以晋语为最详。所记年限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下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
关于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认为其作者是左丘明,他首次提出:"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西晋开始历代都有学者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直到今天分歧依然存在。
《国语》所记载的内容,大都是编者认为值得肯定的言论和行为。全书强调和推崇的基本观点是"重民"、"忠恕"、"天命"等。
127.《周官》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周官》,即《周礼》,汉代初出之时称为《周官》。因为《尚书》之中也有篇名叫《周官》,两者极易混淆,于是一度改名为《周官经》。西汉末年没有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全书分为六篇:《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政,《秋官》掌邦禁,《冬官》早亡佚。西汉时,河问献王得《周官》,中间缺失《冬官》,于是补以《考工记》。
据《周本纪》所载,其成书当在周成王之时。《集解》引孔安国的话说,这本书旨在说明周王朝的设官分职和用人之法。:关于其作者,也是众说不一。古文学家说是周公所作,而其所载制度与周代多有不合之处,故今文学家认为是汉人刘歆的伪作。今人研究则多数认为其成书年代在战国时期,是一部官制汇编性质的书。
《周官》一书对于研究先秦<敏感詞><敏感詞>生活,尤其是当时的礼制和官制有重要的价值。
128.《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周易》,古时列为儒家五经之首,分为《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
司马迁认为《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菱里,演《周易》。"现代研究一般认为,此书原为卜筮之书,是古代原始占卜活动的记录,作者可能是一些以占卜为职业的巫师。关于其成书年代,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西周初说,西周末说,战国初说。
传说,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而为六十四卦,以象征自然现象和<敏感詞>现象的发展变化,宇宙万物皆可归纳其中。每卦又有卦画、卦名、卦辞。《易传》据说是孔子解释《周易》的著作。
《周易》一书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辨析。当然,这部书又不仅仅包含哲学方面的内容,它还有<敏感詞>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思想等资料。总之,《周易》是我们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方面的重要文献。
129.《帝系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帝系姓》是一部古代书籍,作者无考,现载《大戴礼记》第六十三篇。内容记载古帝王的世系相传,时间上自少典生轩辕黄帝,下至夏启为止,所以叫《帝系姓》。由于认为此书并非正式经典,所以汉代儒者多不传习。然而,司马迁在撰写《五帝本纪》的时候,在大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其与《春秋》、《国语》等古史相互对照,认为此书并非虚妄之说,并且采用了其中的一些内容。
130.传说时代有哪些科技发明?
在漫长的原始<敏感詞>时期,先民们艰难而缓慢地发展着,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萌生和积累了科技知识,迎来了科技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原始<敏感詞>技术的萌生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木器和石器的制作、使用是最初意义上的发明。此后,在传说时代的重要发明还有:
首先,在狩猎时代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用投掷和奔跑来狩猎的传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收获,提高了生产力,堪称技术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传说中那善射的后羿,就某种意义而言,又何尝不是弓箭文明的化身呢?
其次,钻木取火的发明,使人类完成了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火的转变,从而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传说中的燧人氏是光明使者,照亮了人类的前程。
第三,神农氏教民稼穑,发明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完成了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从而开始了定居生活。此外,神农尝百草,发明了医药,对于保证人类的健康,增强人类的体质功不可没。
再次,定居下来的人类,需要有房舍居住,这样有巢氏应运而生。他教民构木为巢,让人类告别了风餐露宿的时代,从此得以安居乐业。毫不夸张地说,构木为巢是第一次建筑实践,人类后来的楼台亭阁、高楼大厦都是从这个起点上发展而来的。
此外,传说时代还有历法、制陶、造车、造船等发明,这些都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31.夏、商、周时期有哪些科技成果?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自此中国开始步入了文明发展的历程。如果说传说时代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萌芽的时期,那么夏、商、周时期则是传统科学技术奠基的时期。
在回顾这一时期的具体发明时,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及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和成熟。商代的时候,我国的青铜器冶铸技术已经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文物,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证明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还有,生铁冶铸技术的勃兴,更是不容忽视。从考古发掘来看,大约在殷商时代我国已经利用陨铁,西周后期又出现用块炼法炼铁,到春秋晚期便已开始冶炼生铁。铸铁技术的成熟,使铁制农具广泛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其次,水利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变水害为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祖先对水利问题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应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公元前256年前后由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完整保存,还在发挥作用。
第三,从传说时代开始萌芽的天文历法,在夏、商、周长足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较为成熟。相传黄帝时代就有了《调历》,夏朝有《夏小正》,商代的历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初步完备的阴阳合历(殷历),采用了六十干支记日法。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古四分历,定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25日,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这些数据在当时世界上是相当先进的。历法的进步又与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此外,这一时期我国在建筑、医药、纺织等方面的科技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