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北夜玄武 於 2012-2-11 10:32 編輯
这个...突然扯到我晒收藏神马的...那个帖子其实还是因为万恶的广告君给挖出来的......
首先要说的是楼主辛苦了,最近在社里很少人愿意大篇幅写文了,至少说明楼主在这方面是个正直无私的人。咳咳,扯远了。其实基本上我觉得楼主的思路并无不可,虽然说走的路子貌似过度形而下,而且论证的例子基本上是道听途说的,但,我觉得整体思路上,比如共振的理论啊,平衡的理论啊,包括欺骗真实的理论都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想法。
当然,每个人思考的路子不同,可能有人看了这篇文章会觉得:“哎呀,这个人用词好复杂,10句话听不懂8句。”,不过这恰恰是楼主自己的思考路线,就算不是原创的,但至少是楼主现如今认识世界的一个视角,所以深表支持。
我个人曾经记得有某个佛家的师傅将一切存在比作频率,有的频率高,有的频率低,其实跟楼主说的振动是一回事吧。音乐,图像与人灵魂深处的共振,我也曾经深有体会,如果把它解释成“共振”,未尝不可。
“安”的例子在神秘学里自古就有,被称作是Egregore,来源于希腊语的“思念体”,由纯意识创造的生命,会自己思考。如果这个实验只是在几个实验者的圈子里完成的,那么充其量只能叫做集体催眠,而如果有不相干的,不知情的人看到并感知到了“安”,才能说明egregore的制造成功了。所以这个例子就无从说起了。
“一切都是必须平衡的,一旦要完成看似非平衡的事实,我们就必须通过一个结点造成这个平衡是确切存在的假象,这样可能有些难理解,我们要完成共感知性的能量最大化,就必须欺骗宇宙法则平衡,让它相信这种共感知性是和谐的,是趋于平衡的,而作为法则的见证主体人类,这个过程就是欺骗自己,并且让自己相信自我欺骗,同时别人也加入进这个意识,通过扭转而达到平衡。”
简单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信上帝,得永生”,或者“信则有,不信则无”,只不过要在前面加上“集体”二字。换句话说,楼主是把吸引力法则的个体化引申到了集体化。推测如果集体都认为一样东西是真实的,那么它既成为真实。
然神秘学里却有幻术跟魔法的区别。幻术骗人的眼睛,让集体以为某个现象是真实的,比如魔术师,在许多人都不知道魔术师造假的前提下,如果看到魔术师在空气中漫步,对于这个集体来说,他创造了一个不可完成的真实。然幻术始终是幻术,假象无法取代真实的精华。所以,如果说是因为世界需要一个平衡点来否认幻象的话,其实一样可以解释成:“因为那个妄想并没有捕捉到世界的精华,所以无法改动精华”,只有捕捉到并认识到精华的人,才有能力改变精华。这只是另一种观点,另一种看法。那么,到底是幻象可以强制性改动精华呢?还是只有精华可以改动精华呢?很明显:只有共振的同种性质的存在才可以改变其同类。如果共振相同了,如果你的共振等于精华的共振,那么何来妄想?这里就要仔细看看“幻象”和“真实”的区别与共同点,两者毫无疑问都存在于我们自身,阴和阳是人类必经的一种判定,幻象与真实就是这样,一个相对立的镜面倒影。对,相对立的倒影,意思就是说“它们是相反的,并且很难分辨。”,真实的定义是什么?有人说“完美的,不可磨灭的,永恒的既是真实”,你是否认同?如果这么说,我们眼前万物皆可磨灭,所以万物皆是泡影。而真实与完美的神性,只存在于灵魂的最高或最深处,那么是否亦是梦幻泡影?灵魂本身是否是梦幻泡影?死后是否梦幻泡影?我个人觉得不是,不过有些事情无从解答。我们只能利用假设,但假设无非是企图创造一个理型世界,一个合理的,秩序的,可以理解的并且不混乱的宇宙模型。也就是所谓的完美真实,那么我们是否在用假象创造真实?当然不是,佛也说过,自我是执念,也是泡影,你的思想不是你的,你的思想无非是灵魂流中的沧海一粟。你的幻想也是,你的梦也是,都不是你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我”,都是假的,我们只是一个媒介,就好比你编故事,你编故事跟你编假设有什么不同?无非一个是瞎想出来的,一个是推理出来的,但这个推理的前提也是瞎想,但深度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个“瞎想”,也就是说,一切都有它的源头,为什么罗琳写了个本哈利波特,里面的故事千篇一律地跟很古老的那些英雄pk恶魔的神话传说相吻合?因为这个故事模型从人类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无数的小说啊,故事啊,无非只是变着表象来表达同样的精华罢了。但这个精华不是她个人的,甚至也不属于人类这个整体。这个精华是人类想象不出的真实,它在人类被创造的那一天就根植在每个人的骨头里了。所谓的共振,无非是感受到了这种精华。你可以感受到,别人也可以,所以有了共振。有能力的就把这种共振写成了曲子,做成了画,而已。
那么假设呢?自古哲学家多了去了,每个人都在编造着世界,哲学并不以物质世界为中心,所以它包含着非常广范的心理内容。但这并非编造,因为他们要有一个灵感,而这个灵感来源于灵魂的精华。看得到精华的人,可以在一对乱七八糟的胡言乱语中直指人心,禅宗则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意思就是说,你就算不说话,不思考,一样可以达到你的精华。我们说,当一个人发明一种假设的时候,他应该明白的是,这些来源于灵魂深处的灵感,自发性地被他感受到了,他只是个代言人。因为假设永远是假设。因为这个世界的真实都来源于古人的假设,并且有一天还是要被推翻。灵感的迸发犹如烟火,亦如昙花一现,那些是我们通常认为飘渺的“精华”,而表面文字的排列则是所谓的幻象。智者察同,如果你能察觉到文字背后的精华,你就可以改变它,如果你只是在文字上绕,就无法达到它,而我相信,只有精华才可以沟通并改变精华,虽然不见得能改变物质,但是,物质本身也可以只是一场梦幻不是么。所以虽然我叽里呱啦说了半天,你看到了什么,你没看到什么,随缘即可。
我始终承认的一点就是:“闭上嘴巴,不去想,你可以缩短到达精华的路线。”,我们现在都是在把路线延伸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