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查看: 92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葬全过程(内有链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6: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葬,作为丧葬仪式之一,本质上是一种<敏感詞>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敏感詞>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
  在中国古书中就有关于天葬的记载。例如,“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出自《周易·系辞传》),“盖上也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蚊嘬之。”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在现代<敏感詞>的一些地区的人群中天葬仪式依然存在。例如在<敏感詞>,天葬师把尸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退开,秃鹫铺天盖地而下竞争啄食。天葬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又如生活在非洲东部地区的马塞族人,他们死后将死者的全身用水洗干净之后,细细地涂上一层奶油,放在屋内中央位置,亲属们默跪在遗体四周做一天的祈祷,随后村中长老引路,众人抬着遗体来到荒郊野外,将遗体放在那里,任野兽吞食,飞鸟叼啄,借此表示马赛人死也不同土地结缘。再如,印度境内的帕西人中仍然存在天葬仪式。帕西人中“绝大部分成员仍信仰琐罗亚斯德教,保持原生活习俗”。在琐罗亚斯德教现存的经典《曾德-阿维斯陀经》(Zend-Areta)中有记载,琐罗亚斯德教徒“要把死者放在鸟兽出没的山顶上,让噬鸟喙”。

藏族天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分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敏感詞>人采用的丧葬方法。
  藏族的丧葬形式是经历了历史变化的,据藏文史籍记载,在远古的“七天墀”之时,诸王死时是“握天绳升天”,“如虹散失,无有尸骸”。这种情况同藏族当时的认识有关,当时藏族认为其祖先来自天上,死后归天。
  藏语称天葬为“杜垂杰哇”意为“关(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文中“恰”是一种专门食尸肉秃鹰,谓之“哈桂”。据此可知这种“天葬”亦可谓之“鸟葬”。
  天葬习俗始于何时,未见具体而确切的记载,佛教传入<敏感詞>后,对于<敏感詞>丧葬习俗的影响很大,在佛教中“布施”是信众奉行的准则,布施有多种,舍身也是一种布施,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中载,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在汉地隋以前已有此风俗。这种风俗对于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许是殊途同归。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尸毗王以身施鸽”及“摩诃萨埵投身饲虎”的佛经故事,宣扬“菩萨布施,不惜生命”等。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敏感詞>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墨竹工卡县直贡地方建造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敏感詞>至今仍流行天葬。
  多多卡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点燃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天葬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因为个人的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将图片一起传上,只好给出链接。

请带着敬意和敬畏进入...  天葬(天葬的全过程:血腥,残忍,真实,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切勿入内,请慎重)
沙发
发表于 2010-4-30 10:37:4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谢谢楼主分享,生生死死就像一个循环,信仰不同而已。
关于热甲巴,很敬佩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5-1 13:33:44 | 只看该作者
在<敏感詞>主题电视纪录片中,常会见到天葬的片段,旁述者多会言之凿凿地介绍:「藏人相信把尸体 予神鹰,灵魂便会被带上天国,不再轮回受苦......」。谈及<敏感詞>,汉人与洋人总喜欢追问天葬这种习俗的种种,有些更觉得这种葬礼原始、迷信及变态。其实天葬与我们想像中的情况大有出入。<敏感詞>人的物质生活虽比不上西方及汉地,但其宗教发展是极为发达的,当然不会以为死後可以由「神鹰」带领死者「灵魂」往生「天国」。事实上,<敏感詞>人(及所有正信佛教徒)根本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只承认「心识」的存在。佛教徒,包括<敏感詞>大部份老百姓,所希求的是往生净土、成佛或得到解脱自在,并不希求生於「天国」。一般洋人及汉人对天葬的介绍,只是想当然的臆测,把<敏感詞>抹上了一层愚昧迷信的色彩。

  天葬仪式中虽然有僧人诵经及好一些宗教仪式,但其本身并非藏传佛教的传统,而是<敏感詞>文化习俗。在<敏感詞>,冰天雪地中要进行土葬并不轻易,进行火葬所需用的大量木材亦非人人所能负担。况且,<敏感詞>人由於对佛法的信仰,对生死之事比<敏感詞>民族看得淡。在当地的地理及天气环境中,天葬是最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处理尸首方法,只有在高僧等圆寂时才会进行较花费的火葬或塔葬。我们可以说,<敏感詞>的天葬与藏传佛教并无太直接的关系,也并非一种宗教需要,反而只是一种因当地独特环境相应产生的习俗。

  在天葬仪式中,先由天葬师以各种工具肢解尸首,如果在没有天葬师的小村落,一般由死者家族友人或陌生人代办。天葬师或宗教人士诵经後,便会引来天上的大鹰。大鹰通常并不马上降落,只会在上空盘旋观察,先由其中一只降落视察安全後,<敏感詞>的鹰鸟才会降下饱餐一顿。尸首中的头骨等部份,由天葬师以硬物打碎磨粉,混以糌巴做成丸子状。转眼间,天葬台上的尸首便被鹰类食尽。

  天葬看似恐怖及不文明,这其实只是源於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及对肉身的执恋心态。即使不以天葬处理,我们的尸首也不过是废物,埋在土中也会生虫腐烂而最终消失。进行火葬也不见得就不「残忍」,只不过是在火葬及土葬时,我们可以避过亲眼目击肉身毁衰的「残忍」过程而已。<敏感詞>人认为,反正人死了後肉身便只是废物,倒不如用以喂鹰更为乾脆,同时也能积人生最後一次布施的功德(这种布施的想法也非西<敏感詞>有,汉地律宗高僧弘一大师便曾发愿以尸首布施予水族喂食)。不少<敏感詞>人在知道了现代医学所提倡的临终器官捐赠计划後,不但不忌讳,反而认为这比天葬喂鹰的处理死尸方法更佳及更能利益别人,所以纷纷表示支持。如果换一个开明的态度看,<敏感詞>人对生死之事的看法不但不落後原始,甚至可说是比汉人及洋人更为潇洒进步。

  近年来,政府严禁游客观看天葬。不少导游埋怨<敏感詞>人「落後迷信」,导致政府立例禁止观看天葬而令旅游业少了一个「观光节目」,笔者却认为这是一种极为英明的政策。试问如果汉人的家中举行丧事,家属的尸首裸阵在地,会欢迎一团一团前来观光、闪光灯闪个不停的旅行团参观吗?

  笔者的友人有一个极有震撼性的经验。有一次该友人由藏族朋友带往观看天葬,令他顿时对生死无常有很深的感受。想不到一周後,他又被邀至天葬场,被处理的尸首正是一周前带他观看天葬的那位藏族朋友。自此,友人对生死无常真的生起了很深的体验,从此修持便精进了许多,不敢再虚渡光阴。

——《与<敏感詞>有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5-3 00:24:31 | 只看该作者
有点血腥,不过风俗奇特,仰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发表于 2010-10-5 21:10:07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无常啊,一周的时间就阴阳两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4-2018 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 粤ICP备16075051号-2 )
ShenZhenShi ZhiYin Technology Co., Ltd. 聯繫我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