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标题:
掐诀和步罡
[打印本页]
作者:
Narcissus
时间:
2008-1-21 20:39
标题: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後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後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後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 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後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後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後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後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 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後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敏感詞>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 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作者:
Narcissus
时间:
2008-1-21 20:41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後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 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 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 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
神咒 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
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於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敏感詞>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後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後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著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语的这种定式便是区别於以赞念佛号为主的佛咒的显明特色。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老君、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实践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基督教徒在祈祷之後总要说「奉耶苏基督的名」。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中共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般说来,中国的民众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敏感詞>和印度人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印度传来的《主夜神咒》:「婆涉演波底」,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译。佛教的重要咒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民间比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包括观音的种种变相)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陀罗尼》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蛇蝎等等的方法。就功能言,佛咒与道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结构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点,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观音就能帮助解决各种魔难,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极乐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则是直接驱策鬼神,让它们走开或者完成凡人无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的目的是前提,对神的敬仰,乃以当下直接的利益为中心。道教咒语的这一特点规定了每一咒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所以道咒各有针对性,数量极多。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罗天大醮,罗天大醮的由来: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名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无上秘要》称天之「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以罗天指设醮之名,是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设醮目的之广泛,参与醮仪的道士和祭祀、奉献的道教徒人数众多。醮,原是祭仪的意思。宋玉《高唐赋》云「祷旋宫,醮诸神,礼太乙」,醮神就是祭神之意。两晋之间,醮和斋对举,《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唐代以後,斋和醮才较普遍地连用,以指称道教仪礼。因此,醮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一种称呼。《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称,「延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明代以後,道门与民间多以醮代替斋,罗天大醮之称遂流行开来。
罗天大醮的内容及其特点:明代正统《道藏》收有以罗天大醮冠名的科仪文献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在罗天大醮中召请的有「三清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等等天地间所有神灵。行仪的目的就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祈寿延生、拔幽荐祖等等。罗天大醮的规模比较大,时间也长,一般要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等不等,每天所行科仪均不相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罗天大醮在宋代也有称为周天大醮或普天大醮的。据《道门定制》称,宋代的周天大醮供奉的神灵有「二千四百分位」,普天大醮则设神灵「三千六百分位」。这两种醮只有「朝廷修奉,或大臣为国亦许修设,庶人不许奉修」。现在香港、澳门地区和<敏感詞>省道教常有举行太平清醮、祈安清醮,据其内容,就是地区民众自己邀请道士举行的罗天大醮。
【第一章:符咒与步罡踏斗法术】
步罡踏斗对于道术家来说,是在斋醮、画符、作法、通神时,必须学习的一项法术。而习奇门遁甲之法,也必须习会步罡踏斗的法术才能通神,才能运用。步罡踏斗是作法通神的要关。所以符咒能够灵验,作法能够通达神灵者,全是其作用,威灵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在三国时代,诸葛武候借东风,所设八卦阵均是必先步罡踏斗才得作法驱神役鬼,方得惊世骇俗的奇功。此外周初的姜太公、春秋时代的孙膑等都是经过步罡踏斗而通神,才得驱神役鬼得以助战而制胜的。
到了现代有道术家能够步罡踏斗者,其步罡踏斗之法已经失去好多古代的秘传与技艺了,基本上是太过简陋的步罡踏斗之法。而且多数也不知其意义所在,步罡踏斗所需的法术用品也是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其作法的灵威亦不及古代的道术家。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法失传而不去研究,虽然现代的步罡踏斗功法简单,但它毕竟是道教学术的的一门绝学,我们必须要学会它才能应用到符咒法术方面,才能尽量的达到通灵之目的。
现代流传的罡法有:斗罡法、先天八卦罡法、后天八卦罡法、太乙真人步罡法、飞斗罡法、三奶夫人步罡法、玉女过河罡决等。
步罡踏斗必须是深夜至野外,在星光之下的地面上画上罡斗图及步罡踏斗图。必须禁止让人看到、窥视,就连五畜家禽也不能看见。如果被窥见,不但踏罡布斗之法不灵,而且会有灾害降身。但依目前的法术来看,选择在净室内也可以作法。
图而咒语则没有任何记载。
所谓的“罡”指的是北斗星,“斗”也是指北斗星,步罡踏斗是在地上画上北斗七星的分布图,按一定的规定和程序在上面行走。北斗七星的名称在道教与古代传统称呼有所不同。战国秦汉时称之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而在道家称之为:
步罡踏斗的目的是为了和神沟通。和神沟通为何步北斗星呢?这是因为北斗星是天神的总管。北斗星君天之候王也,主制二千神,掌管人间命籍。只要感通了北斗总管,自然可以对其下属召之役之。并且符录与北斗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不少的符录中都有北斗七星的符图。唯有如此,才能召神遣将,才能达到施符的目的。
【第二章:步罡踏斗所用法器】
第一:七星剑一把,长二尺四寸,宽一寸五分。
道家所用的剑也叫做法剑。法剑主要有钢、铜、木质三种。踏罡布斗者多用木质的剑,其代表的作用就是驱魔降妖、威力无穷。多以桃木制作,剑身上画有斩邪魔类符录,剑身两面刻有北斗七星图案。故称为七星剑。七星剑一般要制作两把,一雌一雄。可以将两把剑握在一起当作一把使用,也可以左右各持一把。
【第三章:步罡踏斗术语解释】
第一:叩齿
即上下牙齿相互叩击。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集神通神,与天上的神气感应。叩齿分为左叩(天钟)右叩(天磬)、中叩(法鼓)三种。遇见不祥、讨伐鬼灵之事用左叩之法。制伏邪恶集百神用右叩法。念道至真,修道养性朝见真圣用中叩法。需要说明的就是:叩齿中所指的神是指自己本身身体之中的神。道教认为人体中就有神存在,对此不过多解释,因为其中涉及到太多的道教知识,有不懂者可查找相关资料。
第二:掐决
又称恰决、捏决。是将手掌中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关节分成十二个决位,作法时一边念咒,一边用大拇指按在掌中决位上。其目的也是为了与神沟通。
【第四章:步罡踏斗基本做法】
步罡踏斗法分为踏阳斗与踏阴斗之分。
阴斗是从贪字起至破字止,望北斗拜二十四拜,叩齿三十六通,转身步阳斗。阳斗从 字起至 字止,望北斗拜二十四拜,再转身至法坛前,心平气和后,念总咒七次,面朝北,右手按令牌,左手掐剑决,上击令牌一下,感觉着要请的神将快要降临时,密念总咒。这时存想当值的二神将降临法坛前并问你:“令召吾何去使用?”你可以回答说:“太上之法受吾,依旨任吾之行,请神会合护吾之身,依吾变化,应吾之道,随吾遮隐,急急如律令。”说完后就击令牌一下,双手执笏,望神朝礼拜八拜,将令牌在所点的香火上转,按住令牌,念安神咒,并将祭物献上。再念咒,左手执笏,右手执剑,将纸马烧化成灰,香、酒、果、茶、饭一起抛入水中,将所祭三牲自己吃了,再下坛,不要回头,一百三十步至净处脱去法衣冠,收藏。如遇急难,用此法召神即至。
实例操作
第一:沐浴、净口、净手、心平气静。换上法神套装
第二:在野外设坛或在净室内设坛。坛要黄布。坛上摆放熟三牲、水果、茶、饭、点燃九柱香,插在香炉上。
第三:金纸(三厘米见方),名香,清水一盆。全副纸马兵将、云鹤甲马一百张,龙车凤辇各五十张。这些纸制物品都要祭炼一百天后方可使用。七星剑、令牌、笏。
第四:一切准备妥当后,从贪字起至破字止步罡踏斗,望北斗拜二十四拜,叩齿三十六通,转身步阳斗。阳斗从 字起至 字止,望北斗拜二十四拜,再转身至法坛前,心平气和后,念总咒七次,面朝北,右手按令牌,左手掐剑决,上击令牌一下,感觉着要请的神将快要降临时,默念总咒一次。这时存想当值的二神将降临法坛前并问你:“令召吾何去使用?”你可以回答说:“太上之法受吾,依旨任吾之行,请神会合护吾之身,依吾变化,应吾之道,随吾遮隐,急急如律令。”说完后就击令牌一下,双手执笏,望神朝礼拜八拜,将令牌在所点的香火上转,按住令牌,念安神咒,并将祭物献上。再念安神咒,左手执笏,右手执剑,将全副纸马兵将、云鹤甲马一百张,龙车凤辇各五十张烧化成灰,香、酒、果、茶、饭一起抛入水中,将所祭三牲自己吃了,再下坛,不要回头,一百三十步至净处脱去法衣冠,收藏。
注意事项:在踏罡步斗时千要不要让外人或牲畜看到方可。
【第五章:步罡踏斗要领】
步罡踏斗走的是“禹步”,它是道家依据天地、日月的运行规律及轨迹而衍化出来的一种步法。走的步法的计算方式为:一月为三交,一交为三旬(三旬就是指三次盈亏)。一时为三交为九旬。所以说走一步为一交,一交为三迹,即推导出走三步为九迹,四步为十二迹,依此类推。其走法就是为:左(右)右(左)左(右),共有三个足迹。
出门应择日符咒
出远门时,一般都要计算和选择吉日,但若出门紧急,来不及择日,可运用“纵横应急法”代替。其法:两脚并齐正身站在门内,叩齿36次,用右手大拇指于空中先画四纵,后画五横。画完,将以下咒语念诵7遍。
四纵五横,
吾今出行。
离王卫道,
出无避兵。
盗贼不得起,
虎狼不得侵,
远行归故乡。
当吾者死,
背吾者亡。
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语出《玉匣记通书》)
……时代不同,念的时候光看字面的话,有些地方肯定会失效。所以脑中一定要想着引申义~
出门咒
出了邦门,要“先行禹步”,然后三勉,念“某行无咎”,便可平安无事。(云梦、秦简《日书》)
夜行符咒
《云芨七签》卷四六《密要诀法·除六天隐咒第二十一》:“凡道士夜行之时,及有所恐震之地,叩齿二七通,乃咒曰:‘吾是小有真主,三天师君,昔受太上神方,杀邪之文。夜行游师,七恶妖魂,九鬼共贼,千魔成群。赫柏图兵,巨兽罗千。挥割万妖,当我者残。’”
禹步:
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一丈二尺,后有九迹。
或
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凡做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
掐诀和步罡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後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後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後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 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後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後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後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後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 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後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敏感詞>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 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所谓的“罡”指的是北斗星,“斗”也是指北斗星,步罡踏斗是在地上画上北斗七星的分布图,按一定的规定和程序在上面行走。北斗七星的名称在道教与古代传统称呼有所不同。战国秦汉时称之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而在道家称之为: 步罡踏斗的目的是为了和神沟通。和神沟通为何步北斗星呢?这是因为北斗星是天神的总管。北斗星君天之候王也,主制二千神,掌管人间命籍。只要感通了北斗总管,自然可以对其下属召之役之。并且符录与北斗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在不少的符录中都有北斗七星的符图。唯有如此,才能召神遣将,才能达到施符的目的。
【第二章:步罡踏斗所用法器】
第一:七星剑一把,长二尺四寸,宽一寸五分。
道家所用的剑也叫做法剑。法剑主要有钢、铜、木质三种。踏罡布斗者多用木质的剑,其代表的作用就是驱魔降妖、威力无穷。多以桃木制作,剑身上画有斩邪魔类符录,剑身两面刻有北斗七星图案。故称为七星剑。七星剑一般要制作两把,一雌一雄。可以将两把剑握在一起当作一把使用,也可以左右各持一把。 七星剑图形
第二:令牌一枚。长七寸五分,宽三寸三分,厚一寸五分。
令牌制作时间为:甲寅日砍木料,甲辰日书写,甲午日刻形,甲申日上金泊,甲戊日祭炼,甲子日收藏。 令牌正面图形 令牌背面阳斗图形 令牌背面阴斗图形
作者:
3265216yuan
时间:
2008-2-11 05:28
顶.
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http://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