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标题:
大乘禅法及其禅心化佛教的机宜
[打印本页]
作者:
Isis
时间:
2021-10-5 07:05
标题:
大乘禅法及其禅心化佛教的机宜
佛学我粗略接触过一点,却并非我个人精进的领域。因手头有点资料,其中一部分是比丘或心理学者的研究,早年也曾在网络共享,现在分享在这里,想来也算功德一件吧。
-Isis
大乘禅法及其禅心化佛教的机宜
释惟海
禅法,是修道方法的标志;禅道,是入佛境界的门径,禅修,是成就道果的用功。什么是禅?定学与增上心学是完全一致的吗?三摩地与三昧同异如何?世间禅与佛教不共禅区别在哪里?中华的“禅”与印度“禅那(dhyãna)”同异何在?从声闻禅法到大乘禅法在方法、内容、宗旨上是如何演进的?
可能许多初接触禅法者,若对禅缺乏经验,听着比较隔膜,可以先了解什么止观。使心灵从烦恼、躁动、妄想、浮思杂念中静息下来,进而专注于一处(多数指内景),这就是止。依托于止,而观察诸法,作出分析和选择,调整和修炼心性,这就是观。以止入定,是侧重于定的,以共道禅为主;以观发慧,是有佛教相关的知识内容和信仰内容的,因此较多不共禅。
佛教禅法,原是以止入定、以观发慧的方法。为什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传统老和尚不承认禅宗是印度禅那?禅究竟是什么?中华的禅与禅定学究竟是同是异?拙衲根据个人经验陈述:禅是精神的绵延。中华的禅,读作shán或shàn的(并非方言),主要是心性的、思想性的、精神性的;禅定、禅法、禅情的禅,读作chán,主要是方法技术性的,是属于心理操作范围的。说“禅(shán)”,大体上讲心性,讲境界(或状态)方面的;说“禅法(chánfa)”,多是从讲心行,讲禅修行为方面的。
禅法在佛教历史上是有转变的。这些历史转变,仅仅是地域性的吗?是历史的退化吗?有没有进步?进步在哪里?我们如何看待、如何继承、如何扬弃并发扬光大?
1,大乘及其中华禅法的特色
中华禅及其禅法在佛教体系内,属于大乘禅法的地域-时代性分支。
1.1 传统佛教禅学三系。
声闻禅法侧重于心理事相、心理内容,以四念住为代表,主要内容属于心数(或心所)、缘生链、法相,大体对属于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
大乘禅法侧重于内法的假名实义性质、心体(或者说是心的机能),以般若、菩提、瑜伽行为代表,般若、菩提大体属于心理机能,瑜伽的内容比较广大。
中华禅法侧重于体性(包括法性、心性、自性、佛性、觉性),皆可以心性(或心体性)统摄之,以心性法门为代表。
1.2 大乘禅法的特征
大乘禅法的境-智-业行特征:⑴在境界上,推崇三昧而非定,如禅宗有祖师宣称“不在禅定解脱”。⑵在心智上,用的是觉观,而不是知性;用的是智而非识;推崇悟性,而非分别。⑶在业性方面,强调“誓愿”与“志”性而非解脱,如禅宗讲志节佛性。⑷在指归上侧重于境界升华和性命成就,而非烦恼的解脱,即属于开发性、成长性,而不是治疗性。
1.3 中华禅法的理论特征
中华禅法,不仅有印度佛教的渊源,也有中华文化的背景。大乘佛教,已经开始了关于存在(空有)、体性(性相)的观照;中华哲学中的体性不二、体用不二、本末不二、知行不二的思想方法,也被自觉不自觉地带入到佛教禅修中。
据拙衲个人研究,印度大乘的性-相观察和实相论,还是属于求真为主的;而中华大乘主要是本土化的体-用思维,是属于追求力用的。受此哲学转向的潜在影响,中华禅法自觉不自觉地,在从印度大乘的契“如如”而得“正智”①,转向为本土化的体性到性用(或性用)②。从理论的属性讲,这属于知识论与实践论的区别。
概言之,声闻禅法是法住智的路线,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内容,主要观察的是相、事;大乘禅法侧重于智、体;中华禅法侧重于自性,侧重于性与悟。
注:
注① 如“实相-如实智”、“相-名-自性-如如-正智”五事观修
注② 如“性在作用”
2,大乘禅法主干三部
声闻佛教的禅修主要是四禅八定,所观的对象主要是心理事相,较多心理学内容;而大乘佛教的禅修主要讲“大乘三昧”,所观的对象多为性、相、体、力,较多哲学色彩;声闻禅法思择较多,大乘禅法体认较多;声闻禅修境界多能“入定”,大乘禅境多为“发三昧”;从效果来看,声闻禅法主要是试图达到定解脱,“尽生立梵行,不受后有”,而大乘哲学性观照为主,侧重于智慧的开显,“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可见,大乘禅法是确实存在的。声闻佛教禅法,在《阿含经》和阿毗达摩中,比较成型;但大乘禅法,散述为主,虽然经验众多,见解玄妙,但散述为主,缺乏归纳,不成体系,因此,拙衲根据个人有限的实践,参诸经论,作了逻辑化建立,把大乘禅法分为五部,其主干部分分别称为境部-心部-自性部。
2.1三部禅法的基本内容:境部、心部、自性部。
根据禅修业处所属的领域有“境-心-自性”的区别,我把禅法分为境部、心部、自性部。
境部,指观修内容在对象领域,包括外境、内在心理影像、心理言词等。主要来源于四念住、四无碍解、四寻思四如实智、《楞伽经》五事。
心部,指观修内容在心智领域,法-有法、觉-观-寻-伺、心-意-识、触-作意-受-想(知)-思、知-觉-意-志、知-智-识-慧-菩提、身语意三业-思业、眼-智-明-菩提觉、无明-明等。观修项目主要来源于《阿含经》和阿毗达摩及大乘诸经
自性部,指观修内容在自性领域,包括法性-心性-自性、性体-性德-性用、各别的心法自性、法-法性-法界、异生性-人性-佛性(补特伽罗差别)、德-业-因-序-缘-果-报-应等。自性禅,是一种经验意义上的本体体认、修炼和应用。这主要是来源于大乘经论和《舍利弗毗昙》。
2.2三部的逻辑性及其渊源:
拙衲对禅法分部,最初只是源于自己的学修需要。经论浩瀚,其中心性哲学、慧命指引、禅法、禅境界的论述很多,但除三界相应九次定之外,多数是比较散在地分布在经论中,尤其是一些精华精彩处,往往是随文提及的,如散落的金刚宝。在禅修中,特别是那些精彩的心性材料及其体证,会成为大乘禅行者重要的功课。事后反省,有三个方面对形成禅法的逻辑分部有影响:第一是在基础禅法上有经验意义上的谙熟,读到禅法相关经论论述时,才能直接地明白其文是讲的什么事。第二,确实需要专修时间才能集中全部精力去体证和研究禅法禅境,因此惟海很感恩观世音菩萨成全了十年禅关。出家前十余年坚持打坐,向道热忱超过对生命,非常虔诚非常认真,但也没有达到专业水平。第三,需要逻辑理性去组织自己的修习和体证经验,才能不盲修瞎炼,才能不陷于零星经验而自以为是,无知无畏。在经论中很多陈述禅修的业处分野及其逻辑关系、观修方法、体证经验及其哲思反省等材料,若不具备经验和逻辑意识,很难摄取为我所用,更不可能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生命建构中。举例而言,《般若经》屡提“道慧”、“道种智”,在取得经验和掌握逻辑体系之前,读经读论读词典都是很难真正知道祂是什么。
有禅友讲拙衲所授的禅法是系统禅法,这种系统性是自己系统学修的需要,也是生命建构的需要。拙衲在学修中,观察其“法界法位”,参照经论,抉择排序,按逻辑体系,把禅法分为五部,上文所述的中间三部是因地修行的核心内容。
早期佛教对禅法的命名,大体上是按“业处”命名的。所谓业处,指作业对象,在禅修中,指禅修的所缘系对象,即观察修习作业对象。业处决定了禅修的内容,也决定了相应的观修方法,从而成为禅法分类的逻辑依据。贫僧将禅法分为五部,从对象境,到心智领域,再到本体领域,从外入内,渐入性体,抵于德业性命。禅修是道路,慧命(或按中华文化称为性命)才是禅修的宗旨,是禅法的归宿。
业处的界域是分部的自然原理,也是修目。业处分为境-心-自性三个领域,受到到《法华玄义》和《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等的启示;对业处子项目选择,则广泛取于经论,但是也是根据自己观修所需而选择的。所以,还不能说是真正的系统的理论建构,因此还比较粗。若不写书弘扬禅学,仅就个人需要来说,这些观修项目也就够了。⑴境部的观修项目,主要来源于《阿含经》、《舍利弗阿毗昙论》、《品类足论》、《楞伽经》。⑵心部的观修项目,主要来源于《舍利弗阿毗昙论》《品类足论》《大毗婆娑》《小品般若》、《大智度论》、《法华玄义》、《摩诃止观》。⑶自性禅的观修项目,主要源于禅宗和天台宗。《坛经》和禅宗语录,是最切入心性性命的。《摩诃止观》“能体心性名为上定”的诊断,点明了中华禅的大乘定是自性定。《宗镜录》说“依禅宗及圆教,上上根人直观心性”①,这大约点出了中华佛教自性禅的理路。在理论逻辑性和观修细密性的严谨风格自觉上,受瑜伽行派的影响甚大。
在禅修方法上,受到过《舍利弗阿毗昙论》、《瑜伽师地论》、《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禅宗、道教、气功的影响;在技术上,受天台宗、禅宗、气功、瑜伽、个人实修经验、科学心理学原理等多重影响;在知识处理上,受实证科学的材料意识、客观精神和佛教的逻辑抉择意识等影响较深;在效果和力用的评判和抉择上,受信仰文化和人文精神和医学健康意识等多重影响,因此,我修的禅法和教授的禅修,本质上还是宗教性的,身心健康和修养只是桥粱和世俗应用。
这个禅法系统的逐渐形成,主要基于体证和分析,在境界验相上从大乘佛经和禅宗灯录得益较多,在理论方法上则主要受阿毗达摩学风熏染;在理论的逻辑性与观修的细密性并重的这一严谨性自觉上,受瑜伽行派的影响甚大。
2.3三部的学修
禅修方法,事实上包括方法的训练、修习的内容、禅果及其应用。以上三部只是列举了主要的禅修内容,事实上,禅修的内容是无穷的,因此禅法是不可穷尽的,禅修也是“学不可以已”的。
禅修应遵循“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的路线,即先拥有相关知识,然后确定观修项目,进入实修,逐步观修。
境部的禅观法,以观法观为主,技术上较多用觉观;心部的观法以析法观为主,技术上较多用寻伺⑤;自性部的观法以体法观为主,技术上较多用体认、作意、念力、精神神志力等操作法。
大乘禅法的境部,观境的假名性、唯心性为特色,属于法性观;心部,以寻伺返观心行心智、发智发明为是特色;自性部体认修炼法性、心性、心性的自明性等,与秘法相通,也与佛教教义、主体人性、慧命相通。大乘禅法还可以用自性禅通一切禅,以自性禅统摄一切禅,如《法华玄义》卷十(下)所说:“修自性禅入一切禅”②。
禅宗的禅修,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基础性的禅观,较多地用心灵的觉性虚照,不涉入对象,如曹洞宗正觉禅师的默照禅,《宗镜录》讲“灵知寂照”更通俗易懂。二是自性禅,是从心性到万法自性的体认,与天台自性禅是相通的;三是参究,针对于未知的本体课题的追寻,是真正“问道”,其业处是“未缘得因”性质的③,因此不同于其他禅法,如参话头。
在禅法次第上,我主张次第深入,据拙衲的经验,严格的心部、自性部禅法,也很少人能真正契入。境部的观修,会在极大程度上开拓知识;心部的观修,会促成心智的分化和成熟,提升领悟能力,修了心部的禅法,就能知道世俗人的心智有多原始;自性部的观修,有心性意义上的“自性境”和性命意义上的“带质境”④。
拙衲传授禅法时,不单独作理论教授,而是作技术性很强的止观实修,尤其强调程序和操作细节。通常的教学程序是,先做知识性准备,次带入实修,再个别考校和分享交流。如果知识学习底子太薄、行为缺乏严谨性、心理操作能力不足,或者心理有障碍不能胜任严谨的学习,都难以真正地掌握方法技巧,更少达到相应法门必然能达到的境界。因此,我把禅法的希望寄托在受过科学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学习者和少数心行细密并且意志坚强者。
注:
①《宗镜录》第36卷,大正第48册P623b
②大正藏第33册P806b
③借《释量论》“不可得因”,今指疑惑的对象尚未能缘得。
④借法相学上的“带质境”。今借此指挟带本质。拙衲把境的性质分为四类:⒈性境,本质性的境,在心法领域,此境性相同一;⒉相境,假名性的,能表征对象事物;⒊带质性,挟带本质,夹名夹实,亦性亦相,但不同一,杂染不净,多见于动机性和心理操作性“心行”,所谓心理“行相”者多属于“带质境”;⒋唯影境,即独影境,唯像境,无客体对象,也不带本质,属于虚拟或伪妄。
⑤在实修中,觉观与寻伺是不同的心行,因此拙衲并不认同觉观与寻伺只是旧译新译区别的说法。
3,契时契机的禅心佛教及其机众“大缘觉乘”。
宗教信仰、生命修道,在人自身,还是在天上在神那里?信仰修道在人自身,在人内心,因此,佛教本质上是心性之修道,是心道,是以心为道的性命之学。对心掌握的程度,肯定是会受到文明的进展和心智的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自然就有时代性和机宜的课题。
3.1 未来契时契世的佛教应当是什么样子
心性为道的宗教,需要文明进展到什么程度才能契合相应呢?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知识的进步,从外到内,脑与心灵,正在逐渐打开,从黑箱灰箱,变成白箱。人类在物理领域的知识,近三百年来已取得巨大的进展,上世纪以来,对信息领域、生命领域认识进程在加速,主体知识、心理知识、自我相关知识都在普及,这种知识背景下,心性为主的修养是每个人的必须。这恰恰是佛教的路线!①简单地说,现代未来的人,知识与理性发达,逻辑与意志坚强,将成为缘觉类型的根机;现代未来的宗教,在理论模式上,将是心性佛教型的;在哲学上,将是心性式哲学的;在文化模式上,可能是性灵型艺术的;在社会风俗上,可能教养型的;在心灵疗愈上,将是解脱型的;在人格成长和健全上,将是自觉修心为核心的;在修道模式上,可能是禅修型的。据此抉择,拙衲判断:随着心理知识的开拓,心理教育的普及,应当提倡心本佛教①,在实践领域应当禅心佛教。
3.2 禅心佛教的当机是什么样子的?
禅心佛教本质上属于实践方法论,有其当机。心性为道的佛教,什么根机的人能胜任?
显然,系统禅法也好,禅心佛教也好,心理知识多,反观内炼多,哲思探索,心性体验强,主要适应于心理知识好、有内省根机、哲思反省能力强、本体指向性的生命张力高、有性命追求的人。这样的人,无疑是知识分子,在古代属于缘觉乘。若有信仰,一定是理性佛教信士,即“法行”根机。因此,哲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知识分子,是最好的当机,尤其是理工科出身转学心理学的佛教信仰者,往往是禅心佛教的龙象苗子。
古代的缘觉有几个特点:一者是观缘起而悟道的,二者得慧解脱,不一定是得禅定;第三,自了倾向,不太与世间接触,弘法利生不积极。一句话,聪明智慧而清高狷介。现代的缘觉可扬长避短,应当是:在知识智慧上是学者型的,在修道的路径上善于“先知法住,后知涅槃”②,在精神意志上是精英型的学道修道行道传道者,不仅能狷独狷洁,更需要能“狷豁狷达”,能“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能行普贤大行。拙衲把这样理想的缘觉,称为“大缘觉”,即有兼备缘觉观慧和菩萨大行的风格,是具足大心大智大愿大行的根基。
拙衲想提倡大缘觉!这种观慧大行具足虽然目前还是少数,但是,随着文明的进化,心理教育的普及和精神文明的提高,观慧与大行具足的人会逐渐增加,成为未来佛教的中坚力量。或许这只是理想,但应有信心。
3.3 “大缘觉”的素质和修为
上面提到大缘觉“慧观与大行具足”,这是大缘觉的素质,应包括下列三个方面:⑴哲匠化的心性体认能力。从经验来看,心性体认能力差距较大,没有心性体认,就无法进一步作心性修炼,纵然谈心论性,依希彷彿,诗情画意,究其实也是业余的。⑵缘起观智能。这是一种悟性和分别慧具足的智慧,对事物的因缘果报相续过程,有敏锐的领悟和分析能力,能从因缘入手看待事物和行事。⑶菩萨的精神热忱和行动意志。⑷当然还应有慈悲心和信仰。
大缘觉的修为,应当致力于观心达道、敬业成业、护法行道。观心达道,是通过内明修行,到达无上菩提。敬业成业,指在道业与事业两方面,精勤努力,有所成就。护法行道,是积极履行护法护教的责任和义务,使佛教能得到社会支撑并存续下去。
虽然古代的缘觉是可以不得四禅八定而得慧解脱的,但是现代未来的大缘觉应当能得共道定、不共定、道共定、无漏定的,因为道共定、佛道不共定,与教义法义相关,是需要慧抉择的,这正是缘觉的所长。
现代未来的大缘觉,应当是擅长于智慧分析与心性体认的贯通,能胜任严谨的禅修,有能力把禅修技术与佛教的教义等信仰内容,融会贯通。
现代未来的大缘觉,不是独善其身者,或守独者,而是以无我为立场,勤修缘起者。只有勤修缘起,才能道业事业双成就。
现代未来的大缘觉,应当有古代独觉之长,而无独觉之短。达到这种素质和修为,应当是精英。大缘觉,应当是知识精英和社会精英。
3.4 大缘觉乘的修行内容
大缘觉乘的修行内容,应当是以心理学、心性哲学为媒介,禅法为资具,禅观为手段,掌握法性心性,通达内外缘起;沟通佛道与世间,沟通神圣与世俗,沟通修养与修道;沟通心理疗愈与佛道解脱,沟通心性成长与信仰菩提,连接疗愈与成长,犹如解脱后发大乘心。
知识教育水平越高,越近于缘觉,故知识分子多数属于缘觉。知识分子学佛,学什么呢?修法住智,契佛禅心,得慧解脱,护法弘法。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主力和文化传播的主力,他们去护法弘法,去传播佛教才有力。还有一点,以“大缘觉”名义,开发“缘起智”,有补偏救弊的性质。缘觉本来是独觉,拙衲设想把独觉扭转一下,不让他们只做“独觉”,而是要“觉缘起”。觉悟哪些缘起呢?悟五蕴缘起、众生缘起、世间缘起、佛道缘起。拙衲的设想是大力开拓佛道缘起,大力开拓缘觉,使缘觉从“独觉”变成“菩萨觉”,成“菩萨缘觉”,成为大心大智大愿大行的“大缘觉”,把佛教缘起教义教理落实到宗教实践中去。旧的缘觉的倾向,大家都是各人为各人,各人顾各人,如果在根底个性上没走出来,就很少考虑现实问题,也不大考虑弘法。拙衲也是一样,例如过去一直没考虑生存问题和弘法传道课题,到流落江湖后才考虑到生存问题,在发起修庙后就考虑到社会缘起、众生缘起,如与官方的关系。到了一些同学来护持的时候我才知道,过去二、三十年的老同学老同窗,不等于全是缘吗?这些是故交缘、同学缘、道缘、故交缘、亲缘、友缘、道谊缘、同门缘,有同契者皆是上上缘。同契相应最是缘啊。
我们汉地讲“缘起智”,过去,佛教的法身慧命偈是缘起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应当修的是,观缘起,培缘起,建缘起,创缘结缘成就缘起,修缘为道,依缘成就,不要自己只顾自己,要去看别人想的,思考别人,心中有他人,照顾别人。你必须要观照一下,心中有法界有他者,不能唯法唯自我。拙衲就想开发这个缘起智,成为大缘觉,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之上的第四乘,为知识分子为精英开辟第四乘。
拙衲在接待居士和做事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佛教徒,情结障碍很重,我执障碍很重,若愚痴偏执便是孤僻守独,真的是违背缘起,违背无我教义的,根本教义都有违背,让人沮丧,因此,就特别想补救,使缘觉再不是独觉,而觉悟大缘起,以缘起智,修缘起法,行缘起道,成缘起果。
综合以上理论逻辑和现实遭遇,拙衲痛感,佛教要顺应和领先文明,佛法要弘扬胜义法,佛教不能只是大众信仰,风气不能由业障支配,佛教应当有精英主导,佛法应使了义成为主流,因此,想提倡大缘觉乘。大缘觉乘就是精英,要修心性,修缘起,修道,同时俱修道业和事业,修佛道的承传,修护法护道,内成就慧命,外担当使命。
注:
①拙衲曾在2005年提出的“心本佛教”的概念。
②《杂阿含经》第347经
③《大智度论》卷四,广化寺印本。
【结语】行文到此应结束了,专业的禅法与普通应用的禅法,其要求的功能目的、内容方法、知识背景,都是不同的。例如,作为大众应用休闲逸性的禅法,作为临床心理学上用于疗愈和心理成长的禅法,与佛教修道的禅法本来不同,不宜混同,更不能互相否定。即便是佛教内部作为修道的禅法,也应知道,纯人文方式、玄思方式早已过时了,把假想性意象视为境界,把象征视为实法,把玄谈作为谛理,会引起讥评笑谈了。禅法是具有人文修养性、身心技术性和文明修道的法门,是有普遍意义的。在作者眼里,禅(shán)作为精神文化的象征,可能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核心。禅的体验,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效应,成为未来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同一的象征,需要研究,需要提倡,更需要精英的加入和弘扬。这就是本文所讲的:期望能修心性和缘起智的大缘觉乘型的精英来担当禅心佛教的使命。这不仅是个人的慧命道业,更是人间的功德事业。
(为西园寺佛教与心理治疗论坛第六届撰稿,2015年秋于鹿苑茅棚)
作者:
淼淼流
时间:
2021-11-15 20:16
阿弥陀佛 感恩
作者:
Barrchen3
时间:
2022-1-21 17:28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Aeons隱知_神秘學網站(指引社) (http://imsl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