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吸血鬼考 (二) [打印本页] 作者: Familiar 时间: 2012-9-9 13:04 标题: 吸血鬼考 (二) 吸血鬼考 Chapter II 文学篇Vampire in Literature
2.1 古典歌特作品中的吸血鬼
Key Authors: John Polidori,Joseph Sheridan Le Fanu,Bram Stoker
歌特(Gothic)一词原本指的是中世纪的一种建筑与艺术形式,18世纪歌特复兴(gothic revival)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出现,在文学上则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1764年英国作家贺瑞斯?沃坡尔(Horace Walpole)的《奥特兰托的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第一次被冠以歌特小说(Gothic Novel)的名义出版。歌特小说属于浪漫文学(Romanticism)的一支,依靠刻意营造的恐怖气氛诱导和愉悦读者——它的出现首次把歌特二字与恐怖黑暗联系起来,是现代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的前身。
《奥特兰托的城堡》发表之后,歌特小说在欧洲兴起,法国出现了“黑色小说”(Roman Noir),德国出现了“战栗小说”(Schauerroman)。德国作品加强了歌特小说中恐怖和暴力的因素,为之后英国作家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歌特名作《僧人》(The Monk,1796)打下基础。同时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的某些作品也被划入歌特范畴。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对鬼故事极其狂热,他们迷恋艾伦?坡(Edgar Allen Poe)。而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更是鬼故事的死忠,他惯用歌特式恐怖氛围描写现实,使作品带有一种阴森但浪漫的情调。
1816年夏,五个年轻人聚集在瑞士日内瓦湖畔,他们是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24);玛丽?戈德温(Mary Godwin,19,两年前和雪莱私奔——这是雪莱的第二次私奔;同年他们成婚,玛丽成为了玛丽?雪莱);玛丽的妹妹克莱尔(Claire,原名Jane Clairmont,18,已怀有拜伦的孩子);诗人拜伦(Lord Byron,28)和他的私人医生约翰?波里杜利(John Polidori,21)。
Villa Diodati是拜伦离开英国之后在瑞士的别墅。在那里,五个年轻人被一本叫《Fantasmagoriana》(Tales of the Dead, 1813)的恐怖小说集迷住了。于是拜伦提议每个人创作一篇鬼故事——这就是玛丽?雪莱《科学怪人》(Frankenstein,1818)和波里杜利《吸血鬼》(Vampyre,1819)的来历。
2.1.1 约翰?波里杜利——《吸血鬼》John Polidori: Vampyre
波里杜利的短篇小说《Vampyre》被公认为吸血鬼小说的鼻祖。故事始于19世纪初,一个名为鲁斯凡(Lord Ruthven)的英国贵族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奥布利(Aubrey)从小是个孤儿,和妹妹在监护人的抚养下长大。他崇拜鲁斯凡,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他们先到了罗马,因为兴趣不合分手,奥布利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他与美丽的旅馆主人的女儿艾安茜(Ianthe)相恋,然而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他发现艾安茜死在床上,满身鲜血,颈上还留有齿痕。奥布利在打击和惊吓中一病不起。随后鲁斯凡勋爵也来到雅典,照顾他,待奥布利病好后二人再次结伴同行。途中他们遇到强盗,鲁斯凡伤后感染,临死前让奥布利立下誓言,一年零一天之内隐瞒两人的交往。随后奥布利返回伦敦,在检查鲁斯凡的遗物时发现很多疑点,同时有人不停在耳边提醒他要牢记誓言(Remember your oath)。奥布利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在誓言有效期内的最后一天,传来了妹妹将要成婚的消息,对方的名字是玛斯登伯爵(Earl of Marsden)。但是奥布利随即发现玛斯登正是一年前死去的鲁斯凡。奥布利又惊又怕,试图阻止婚礼未遂,气血攻心,临死前把真相告诉了他的监护人们。但是已经晚了,待到大家终于追到那对新人,鲁斯凡勋爵消失了,奥布利小姐已经被吸血鬼吸尽鲜血。
《吸血鬼》首次发表在1819年四月的《新月刊》(The New Monthly Magazine)上,大概为了吸引读者,当时的署名是拜伦。拜伦否认著作权,波里杜利之后表明,虽然本文创作灵感确实来自拜伦(拜伦曾把《吸血鬼》粗略的情节告诉波里杜利),但这是他自己的创作。而拜伦稍候也把自己的原始想法写成了《断章》(Fragment of A Novel),同样是一年轻男子和年长男子(Augustus Darvell)结伴出游的故事,但是他没有写完。
2.2.2 雪利登?勒法努——《卡米拉》Joseph Sheridan Le Fanu: Carmilla
爱尔兰作家雪利登?勒法努的小说《卡米拉》是第一部把女性吸血鬼写作主角的歌特小说。故事讲的是一位富有的退伍鳏夫的女儿劳拉(Laura),18岁,一天一辆马车在她家门口发生事故,劳拉偶然结识了车上母女二人,女孩名叫卡米拉(Carmilla),与她同年,她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随后卡米拉的母亲离去,卡米拉持续着一些怪异的行为,而劳拉连夜噩梦,梦见一个像猫一样的野兽在夜里袭击她,咬她的胸口。随后劳拉发现家族画像中一位去世两百年的伯爵夫人米卡拉?卡恩斯坦(Countess Mircalla Karnstein)长得和卡米拉一模一样。劳拉的健康持续下降,为了查明真相,父亲带她去了毁弃的卡恩斯坦村落。在这里他们遇到老友斯庇尔斯朵夫将军(General Spielsdorf)——他的侄女生前在遇到一个自称米拉卡(Millarca)的女孩后出现过和劳拉同样的症状。真相大白,卡米拉和米拉卡都是米卡拉字母颠倒的化名,故事于他们掘出伯爵夫人的棺木毁掉尸体后结束。
2.1.3 布莱姆?斯托克——《德库拉》Bram Stoker: Dracula
站在波里杜利和勒法努的肩膀上,一部最没有文学性却在歌特史上影响最深远,号称“本世纪(19世纪)最美的小说”于1897年在伦敦诞生(其间王尔德的审判对小说也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将在后面谈到)。作者是爱尔兰的亚伯拉罕(布莱姆)?斯托克(Abraham “Bram” Stoker),生于1847年,31岁的时候娶了王尔德(Oscar Wilde)的前女友弗洛伦斯?芭尔柯姆(Florence Balcome),然后搬家到伦敦,给亨利?欧文(Henry Irving)的吕克昂剧院(Lyceum Theatre)打了27年工。欧文的绅士外表和残暴本性成为小说中德库拉伯爵的真人原型(传闻欧文与斯托克关系暧昧)。此外斯托克还在北约克夏的Whitby住过一阵,现在这里成了英国歌特们的圣地,每年4月的Whitby Gothic Weekend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歌特集会。
斯托克一辈子没去过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据说他当初是靠抓阄才选定这里作为伯爵的故乡。他在欧洲民间传说与鬼故事里浸淫七年,阅读了大量关于罗马尼亚的历史文献,对当时艾米丽?杰勒德(Emily Gerard)的论文《罗马尼亚迷信》(Transylvania Superstitions,1885)中毒很深。据德库拉研究专家伊丽莎白?米勒博士(Elizabeth Miller)的亲身游历后证实,虽然斯托克完全没有去过东欧,但是他在小说里写出的罗马尼亚风貌基本属实。
小说罗嗦的本名是《已死的不死者》(The Dead Un-Dead),快出版时候改成了《不死者》(The Un-Dead),斯托克还差点庸俗的抄袭波里杜利,启用《吸血伯爵》(Count Vampyre)作为书名。后来,他终于在罗马尼亚语里找到了一个美妙的词汇“Dracul”——意思是恶魔(the Devil),于是史上最著名的吸血伯爵——德库拉(Dracula)诞生。此外小说里还诞生了另一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吸血鬼猎人范海辛教授(Abraham Van Helsing)。在《德库拉》早期手稿中,他的名字曾被写作麦克斯?温肖菲尔(Max Windshoeffel)。
故事由书信体写成,伦敦的年轻书记员乔纳森?哈克(Jonathan Harker)为了处理伯爵的房产受邀来到特兰西瓦尼亚,在这里他被伯爵软禁。之后他拼命逃出了伯爵的城堡,而此时的伯爵已经以动物形态降临伦敦。他袭击了乔纳森的未婚妻米娜(Mina)和她的好友露西(Lucy)。人们从阿姆斯特丹请来范海辛教授为露西治病,之后杀掉了变成吸血鬼的露西。此时米娜也已被伯爵咬伤,一行人继续追捕伯爵以解救米娜。最终在特兰西瓦尼亚,某个日落之前,人们刺穿了伯爵的心脏,伯爵化为尘土,米娜得救,幸存者们返回伦敦。小说通过乔纳森和米娜的日记,以及信件和报刊的剪辑串联而成,文字浑然天成,极度煽情,给读者带来心理压力与感官愉悦——这也是关于《德库拉》的一个主要不解之谜——斯托克在剧院工作的闲暇期间曾写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这其中为何只有《德库拉》脱颖而出,远超其他平庸之作——为此学术界一个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德库拉》在成稿后曾经被其他人修改过。
1972年一部专门研究德库拉的书《In Search of Dracula》出版,作者拉度?弗洛雷斯科(Radu Florescu)和雷蒙德?麦克奈利(Raymond McNally)认为修改小说的是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特色的知名作家霍尔?凯恩(Hall Caine),他是斯托克的密友,《德库拉》一书就是献给他的——Hommy-Beg(凯恩童年时代呢称)。同时这本书首次提出——德库拉的原型来自中世纪瓦拉几亚(Wallachia)的统治者弗拉德四世(Vlad IV Dracula,1431-1476),那位著名的尖桩王子。历史上他在位六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把20000到40000欧洲平民钉死在了尖木桩上。但罗马尼亚人却把他奉为英雄,因为他曾把残暴的土耳其入侵者赶出了罗马尼亚。在现今特兰西瓦尼亚的众多教堂里,本该供奉耶稣基督的位置,都是这位刺穿者弗拉德(Vlad the Impaler,罗马尼亚语为Vlad ?epe?)的肖像。但是据米勒博士等人近年来的考证,事实上斯托克本人对弗拉德所知甚少,除了用了他德库拉这个名字。刺穿者弗拉德和小说本身并没有关系,而之后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在电影《吸血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1992)中把米娜化为德库拉所爱的转生,更是小说之外的杜撰了。
2.2 新奥尔良的吸血鬼
Key Authors: Anne Rice, Poppy Z. Brite
New Orleans关键词:
卡特里娜飓风,洪水,美食,爵士乐,法国酒,毒品,狂欢节,无忧城,吸血鬼。
新奥尔良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公元前8世纪印第安人在这里建立了繁华的住宅区,16世纪初期新奥尔良被西班牙人占领,之后法国人发现了新奥尔良,1731年使其成为法殖民地。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以每公顷四分钱的价格将整个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从此新奥尔良成为美国城市,其市中心法语区(French Quarter)是年轻人堕落与狂欢的天堂。新奥尔良是美国文化的代表,这里孕育出了多位文学家,并因为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纪事》成为了现代吸血鬼小说的发源地。
2.2.1 天谴者女王的滴血玫瑰——Anne Rice
新奥尔良本土作家安妮?赖斯(Anne Rice)近来颇受微词,理由是部分美国人认为是她的《吸血鬼纪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为新奥尔良招致了毁灭性的卡特里娜飓风。这说起来未免可笑,但,在安妮?赖斯1969年发表了她第一篇吸血鬼小说——名为《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的小短篇(即后来的《夜访吸血鬼》原型)3年后,年仅5岁的女儿米歇尔(Michele)罹患白血病去世;而30年后,在安妮?赖斯写作《吸血鬼纪事》最后一部《血颂》(Blood Canticle)的过程中,她的丈夫斯坦?赖斯(Stan Rice)也撒手尘寰。所幸这位受“天谴”的吸血鬼女王还有爱子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Rice)幸存于世,并在其诗人老爸和吸血鬼老妈的熏陶下同样出落成为作家。
安妮?赖斯,1941年生于新奥尔良,并在那里度过了绝大部分时光。她笔下大部分小说也都发生在这里。安妮有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艾丽丝?伯查特(Alice Borchardt),妹妹写吸血鬼,姐姐写狼人,儿子克里斯多弗的写作范畴也是惊悚悬疑。
尽管《夜访吸血鬼》被称为是迷幻文学(Psychedelic Literature)的代表,但安妮本人否认使用迷幻药。她的一系列吸血鬼和女巫作品给歌特运动(Goth Movement)带来深远的影响,她还出版过一套关于性虐的睡美人系列。
附:The Vampire Chronicles
《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76)
《吸血鬼莱斯特》The Vampire Lestat (1985)
《天谴者的女王》The Queen of the Damned (1988)
《肉体窃贼》The Tale of the Body Thief (1992)
《恶魔迈诺克》Memnoch the Devil (1995)
《吸血鬼阿曼德》The Vampire Armand (1998)
《梅瑞克》Merrick (2000)
《血和黄金》Blood and Gold (2001)
《布莱克伍德庄园》Blackwood Farm (2002)
《血颂》Blood Canticle (2003)
New Tales of the Vampires
《潘朵拉》Pandora (1998)
《吸血鬼维托利奥》Vittorio the Vampire (1999)
2.2.2 午夜罂粟园中的快乐谋杀——Poppy Z. Brite
1988年,在安妮?赖斯洋洋洒洒写出吸血鬼纪年第三部《天谴者的女王》的同一年,同样来自郁热阴悒的新奥尔良,21岁的布莱特(Poppy Z. Brite)在一本恐怖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吸血鬼小短篇,四年之后,她把这个故事续写成为《孽子》(Lost Souls),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
波比?布莱特,1967年生于新奥尔良,有一些希奇古怪的工作(比如gourmet candymaker和mouse caretaker),也是模特和舞者,当然她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写小说。她的主要领域是情色惊悚,被称为安妮?赖斯和史蒂芬?金的结合体。1992年处女作《孽子》大获成功之后,她接下来几部并不是吸血鬼,而是混杂了同性情结的恐怖小说,因其优秀的文笔和才华在评论界评价甚高,推荐《画血》(Drawing Blood)和《尸恋》(Exquisite Corpse)。她还出版了两部自选小说集《沼泽胎儿》(Swamp Foetus)和《自造人》(Self-Made Man),同时编纂两部吸血鬼短篇集《血脉深处的爱》(Love in Vein I/II),但是后者选文良莠不齐,普遍评价不高。
布莱特的书里没有安妮?赖斯大段大段谵妄的意淫和枯燥乏味的历史堆砌,曾有人总结说,其实她除了磕药的同性恋之外什么都不会写。但是她把他们写的很鲜活,充满了现代感。她笔下的吸血鬼们吃着巧克力,把绿色的查特酒往嘴里灌,他们锉尖了牙齿,开着黑色的货车四处闲逛,放着David Bowie的歌。布莱特笔下人物没有所谓正或邪,全部都是灰色的。他们不论善恶,他们没有对错。安妮的吸血鬼是笼罩在人类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僵尸,她笔下人物的言行举止完全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而布莱特的吸血鬼从来也不是人类——他们游离于社会标准之外,正像布莱特游离于故事之外——泽拉(Zillah)是超越道德的存在,零(Nothing)杀莱恩(Laine)的那一幕也异常精彩。布莱特的笔下从没有怜悯。她也从没有把自己代入进故事里——这点和安妮是最大的不同。
安妮的吸血鬼是无性的,他们吸血即做爱。而在布莱特这里,笔下人物不但个个充满情欲,而且全部都是双性恋。同时她给予他们一个全新的设定:吸血鬼不是由人类变成的,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种族,他们正常出生和成长。只是无论他们的母亲是人类还是吸血鬼,她们无一例外会死于分娩。这个设定打破了传统歌特故事进退两难的僵局,吸血鬼不再是妖魔鬼怪,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们有着和我们相仿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开一样的车听一样的音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周围就存在着大量的“吸血鬼”,那些常年穿黑衣画黑眼圈的歌特们,那些吸毒酗酒的摇滚乐手,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布莱特笔下人物没有任何区别。——同性恋?英国同性恋都可以结婚了,法律保护同性恋。父子/女恋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闻,吸毒酗酒就更普遍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吸血鬼,我们都是Lost Souls——我觉得这才是《孽子》的真正意义所在。
注:关于波比?布莱特小说的详细相关论述请参考《午夜罂粟园中的快乐谋杀——Poppy Z. Brite的情色惊悚》一文。作者同本文作者。
2.3 吸血鬼的同性情结
文学中的吸血鬼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残留中世纪吸血迷信的余孽,偏好把吸血鬼作为“鬼”的一面妖魔化,强调其力量等男性气质(masculine)。这一类的作者大多为男性,因为漫画游戏的影响,他们创作了一系列类似RPG的吸血鬼小说,经常把吸血鬼设定为反面角色——恐怖,强大,但往往有很多弱点(十字架圣水大蒜等等),举例为各类吸血鬼猎人小说、游戏和电影电视,比如《捉鬼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和《达伦山传奇》(The Saga of Darren Shan)。
还有一类作者另辟蹊径,开创感官描写先河,如上文提到的安妮和布莱特,她们作为女性作者,注重细腻的情感描摹,在歌特文学史上造就出一批雌雄莫辨(androgynous)美艳绝伦的中性吸血生物。女性作家笔下的吸血鬼往往是作为主角出现的,和传统的“鬼”相比,他们身上存在更多的人性,往往亦正亦邪,潜藏在人类社会中,他们身上充分发扬了血族“美丽”和“永恒”两个特性。
如果不考虑单独个例,或者可以这么说,男性作家笔下的吸血鬼是邪恶与力量的象征,一个假想的夙敌,男性作家在写作时,把自己代入主角是为圆一场英雄梦;而女性作家笔下的吸血鬼是堕落与完美的结合,一个万人迷,女性作家在爱上自己主角和代入主角的同时,不得不创造另一个(一些)同样完美的男性来给主角做伴。以《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为例:
《夜访》并非为读者而写,安妮如是说,她把自己的一部分个性赋予她的悲剧主角路易,借路易所闻所见,在《夜访》这部黑暗的小说里抒发自己的情绪。安妮把丧女之痛全部抒发在路易失去克劳迪亚的哀伤里,而莱斯特作为《吸血鬼纪事》中光芒四射地位无可动摇的主角,安妮对他的感情毋庸置疑。如此结果就是,书中莱斯特一直深爱着(作为安妮替身的)路易。但在安妮整部《纪事》的大背景设定下,吸血鬼是无性的(僵尸),他们的感情之中暧昧占了主导,而安妮本身又是个保守的异性恋,同性感情在这里并没有太大发挥空间。但是随后,特别是近几年,一些作者在流行文化的诱导下写作愈发大胆,把吸血鬼次文化彻底扔进了同性恋圈。
最早的同性恋吸血鬼出现在19世纪。那时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来划分性取向,所以只能是象征性的隐喻。最早涉及女性同性情结的吸血鬼作品是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尔雷基(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长诗《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1798,发表于1817年),诗中少女杰拉尔丁(Geraldine)和女吸血鬼克里斯特贝尔强烈渴望着彼此。这篇诗作后来成为了爱尔兰作家雪利登?勒法努(J.Sheridan Le Fanu)的《卡米拉》(Carmilla,1871)原型。之后克里斯特贝尔和卡米拉成为Lesbian吸血鬼代称。
而无论是波里杜利(John Polidori)的《吸血鬼》或是拜伦(Lord Byron)的《断章》,主角均为男性年轻者与年长者,都隐约透露出希腊爱情的味道。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吸血鬼出自1884年德国同性恋先锋乌尔利克斯(Karl Heinrich Ulrichs)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水手故事》(Matrosengeschichten),其中一篇名为《曼诺》(Manor,一主角名字),讲的是两个年轻人生死永隔的爱情故事。乌尔利克斯是近代欧洲第一个公开公布自己性取向、著书为同性恋辩护并主张同性恋非罪化的人。根据柏拉图《会饮篇》提到的天之爱神和地之爱神,乌尔利克斯创造了Urning(来自天王星Uranus)和Dioning(来自狄俄涅Dione)两个词来指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
到了现代,除开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纪事》不谈,其他涉及同性情结的吸血鬼奠基作品还有戴维(S.Davy)的《同性恋吸血鬼》(Gay Vampire,1969),这篇地下出版的色情小说是英语史上第一部同性吸血鬼作品。1989年杰弗里?麦克马汉(Jeffrey N. McMahan)的《暗夜某处》(Somewhere in the Night)收录8篇男同故事,是第一本经由正规渠道出版的同类小说集。这部荣获Lambda文学奖的作品,其中两篇为吸血鬼故事,主角安德鲁?莱亚(Andrew Lyall)是一个在小服饰店上夜班的同性恋吸血鬼。之后作者又为安德鲁写了个长篇《吸血鬼匿名协会》(Vampire Anonymous),出版于1991年。同年茱厄尔?歌美兹(Jewelle Gomez)的《吉尔达故事》(The Gilda Stories)是第一部把女同恋情搬上主题的吸血鬼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从19世纪50年代的路易斯安娜直到20世纪的不死经历。此外还有帕姆?肯西(Pam Keesey)编纂的《黑暗的女儿:女同性恋吸血鬼故事》(Daughters of Darkness: Lesbian Vampire Stories,1993),首次把“Lesbian”这个词摆上封面。相应的,迈克?罗(Michael Rowe)和托玛斯?罗歇(Thomas S. Roche)在199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夜之兄弟》(Brothers of the Night)的书,是第一部男性同性恋吸血鬼小说汇编。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布莱特以写男同情色小说出名,她“住在新奥尔良,有两只猫和两个男朋友”,甚至在歌颂伟大同性恋情的惊悚小说《画血》(Drawing Blood)扉页,她写到“本书献给克里斯多弗?戴巴和大卫?费格森,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来什么时候该走”——俨然一副女王本色。而读者自然也是各取所需——一个玩游戏看漫画的运动少年,天天梦想着成为超人称霸/拯救地球,那么他看到吸血鬼格斗漫画自然热血沸腾,他脑中的吸血鬼定义就是:高大强壮的不死生物。他显然无法接受安妮?赖斯笔下那些动辄自杀的悲剧主角。而换上一位玩摇滚外加吸毒酗酒的“垮掉一代”,《孽子》(Lost Souls)中的零绝对是他的真实写照。就算他是不折不扣的异性恋,在这个视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他也一定希望自己美丽非凡。
此外,吸血鬼的情欲本性是诱发其同性情结的关键。吸血过程中口唇的接触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情欲色彩,当吸血鬼进食之刻,他不会考虑食物的性别,就像我们不会介意鸡肉的性别——但是吸血和吃肉是两码事——当二者口唇相触,肌肤相亲——我们的吸血鬼在血的快感中颤抖,享受猎物在自己口舌吸吮下的呻吟——从人颈吸食鲜血的设定已经注定吸血鬼永生逃不脱天王星人的宿命。虚构的吸血鬼和同性恋行为,因为同样拥有禁忌和性欲的特质而在公众的想象中被混为一体。所以当90年代艾滋病阴影席卷全球,至今仍有多人认为吸血鬼互相吞食血液实际上隐喻了HIV病毒的传播。
吸血鬼,自从这个名词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就摆明了和宗教作对,无论是该隐的子孙也好,是恐惧的根源也罢,总归是异教罪恶堕落的象征。中世纪教会用吸血鬼来恐吓民众,教唆大家信仰纯洁的上帝——而基督教是不允许同性恋存在的。吸血鬼既然作为世间一切的反派,自然要背负世间所有的罪名。近代同性恋作为禁忌话题,安妮?赖斯们还只是浅尝辄止,在另类文学中标榜着独创性与个性化;而随着社会与人心愈加的开放,现今同性恋、甚至乱伦、性虐等等全部变为流行元素,浪漫放纵的吸血鬼们自然要照单全收。《恐怖文化史》(The Moster Show: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Horror)的作者戴维?斯卡尔(David J. Skal)指出,“在人们保守的头脑当中,吸血鬼变身的随心所欲就等同于男女同性恋对固守不变的社会角色直截了当的挑战。”
回应 删除 举报广告 2006-10-15 05:46:06 恒殊 (努力学习拉丁语!) 吸血鬼考 Chapter III 流行文化篇 Vampire in Pop Culture
3.1 关于德库拉伯爵的一切 All About Count Dracula
“他们潜意识里渴望的正是死亡的拥抱。”——贝拉?卢戈西
自《德库拉》1897年成书以来,大概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个角色如德库拉伯爵一样深入人心,从史蒂芬?金到安妮?赖斯,从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到吸血鬼猎人D,受到这部小说影响的作品无数,迄今为止,大约160部电影以德库拉作为主角,超过600部片子涉及到了德库拉伯爵。特兰西瓦尼亚成为了无数吸血鬼迷心目中的圣地。
其实第一部改编自《德库拉》的电影并非众所周知的黑白默片《诺斯菲拉图》(Nosferatu: A Symphony of Horror)。在波里杜利的《吸血鬼》和斯托克的《德库拉》成书后,1820年已经开始有相关剧作的改编,吸血鬼的形象成为了流行文化的符号,由此衍发的戏剧和音乐剧泛滥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舞台。尤其是法国,当时巴黎的每家剧院都拥有自己的《吸血鬼》表演。在这样的影响下,1921年一部名为《Drakula》的电影首先在匈牙利拍摄完成,导演是卡罗里?拉塞(Karoly Lajthay)。后来德国导演茂瑙(F.W.Murnau)受到启发,第二年,他同样未经授权就把小说搬上银幕,也就是后来的《诺斯菲拉图》。在影片中,原著的剧情做了大幅度的删改,两位女主角合二为一,也没有出现书中任何名字——德库拉变成了欧洛克(Count Orlok),乔纳森?哈克成为了托马斯?哈特(Thomas Hutter)——即便如此,本片在版权官司上仍逃不脱败诉的厄运。匈牙利那部片子则更加理所当然的引起了斯托克好斗的遗孀弗洛伦斯的注意,她花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试图使影片受到查禁并销毁。之后美国出版商贺瑞斯?利沃莱特(Horace Liveright)同样为版权问题大费周章,终于在1931年,影史上第一部“正规”《德库拉》电影诞生了。
饰演德库拉的演员仍是匈牙利的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1927年他在同为利沃莱特出品的百老汇舞台剧《德库拉》里扮演主角,却并未被评论界认可,然而这部由陶德?布朗宁(Tod Browning)执导的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西班牙版于同年推出,布景一样,只是换了剧组人员和演员,导致了拍摄班子内部的严重冲突),贝拉?卢戈西瞬间成为在美国流行的死亡象征。虽说现在看来,卢戈西在片中被手电光晃亮的眼睛未免可笑,但他纯粹的邪恶扮相在当年还是产生了轰动效应,同时他在银屏之外的举止也一样古怪——经常披着天鹅绒的披风在穿衣镜前徘徊,躺在棺材里接受采访,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德库拉伯爵。此后他的吸血鬼形象在恐怖文化中成为经典,包豪斯乐队(Bauhaus)的成名曲《Bela Lugosi’s Dead》就是向他致敬的作品。卢戈西一生中结过五次婚,最终身穿他的德库拉戏服躺进棺材永远长眠。
《德库拉》大获成功之后,环球公司继续拍摄了大量如《德库拉的女儿》,《德库拉的儿子》,《德库拉的房子》诸如此类的电影,其中《德库拉的女儿》(Dracula’s Daughter, 1936)就是影响了安妮?赖斯的那部片子,安妮在采访中提到,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使童年的她对吸血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创作吸血鬼故事的念头。本片原始剧本带有强烈的性暗示,充斥着女性同性恋赤裸裸的虐恋与暴力描写——但这些都在影片中被大大的削弱了。
贝拉?卢戈西去世两年后,英籍的德库拉伯爵也诞生了。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以英俊的扮相和强烈的英伦贵族气质重新定义了《德库拉》电影。为区别卢戈西的Dracula,本片在美国上映时改名Horror of Dracula(1958)。这部片子改变了原著中的人物关系,乔纳森成为了刚出场就死掉的配角,露西是乔纳森的未婚妻,而米娜成为了露西哥哥亚瑟的妻子。此后李一直和英国汉默(Hammer)电影公司合作,出演了一系列吸血鬼影片,使吸血鬼电影的出产在六、七十年代达到了颠峰。1966年《Dracula: Prince of Darkness》作为《Horror of Dracula》的续集上映,李在片中作为德库拉复活再被水淹没,从始至终没有台词。再之后的续集是68年的《Dracula Has Risen From The Grave》,然后是69年的《Taste the Blood of Dracula》,70年的《Scars of Dracula》,72年的《Dracula A.D. 1972》,73年的《The Satanic Rites of Dracula》——由李扮演的德库拉伯爵不断的复活再被消灭,然后再复活,再被消灭。69年的《Count Dracula》由西班牙名导杰思?弗兰科(Jesus Franco)导演,仍由李主演,不在汉默的系列片类,却被FANS认为是最接近原著灵魂的电影作品。
在六、七十年代拍摄的优秀吸血鬼影片还有后来被改编成音乐剧的罗曼?波兰斯基(Roman Bolanski)——《天师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1967)。片中讲述蝙蝠研究专家Abronsius带领年轻助手Alfred(波兰斯基扮演,他还在之后的安迪?沃霍尔Blood for Dracula里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去特兰西瓦尼亚追寻吸血鬼,途中邂逅美丽的旅馆老板的女儿Sarah,之后Sarah掉入吸血伯爵Von Krolock(这个名字和诺斯菲拉图里的伯爵很像)的圈套,二人进入古堡试图英雄救美——片中没有出现德库拉的名字,却仍是把特兰西瓦尼亚作为吸血鬼的故乡,青年与老者的组合,还有旅馆老板女儿的设定也都遵循了波里杜利的《吸血鬼》,可以说是传统歌特形象的再次演绎。但是风格轻松幽默,也并非“正义战胜邪恶”的陈腐主题,在众多吸血鬼影片中脱颖而出。仍由波兰斯基导演,吉姆?斯坦曼(Jim Steinman)作曲,从本片改编的德语版音乐剧《吸血鬼之舞》(Tanz Der Vampire)1997年在维也纳登台,引起强烈轰动,被称为“黑暗音乐剧”的代表作。
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位德库拉伯爵如此狼狈,74年由安迪?沃霍尔的出品的地下电影《Blood for Dracula》以丑化颠覆传统并加入大量色情镜头,讽刺的宣扬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片中德库拉为寻找处女血被强势的仆人胁迫着离开罗马尼亚,来到意大利与当地的没落贵族提亲。贵族家有四个美丽的女儿,二、三女儿均与园丁有染(普遍的查特莱夫人情人事件),之后仅14岁的小女儿也失身园丁。濒死的伯爵最终吸了大女儿的血,却仍被园丁残忍分尸、客死异乡。本片极尽丑化之能事,所有人物都说着怪腔怪调的英语,值得称赞的是片头男人(德库拉)对镜描眉涂唇的镜头,随后画面逐渐拉远——镜子里没有任何影象,但男人仍认真的对镜梳妆。还有那句发自内心的“Let me go home and die in peace”——本片虽然有明显的搞笑片段,但透出的绝望气息无比悲凉。
在72年西班牙导演扎维尔?安吉雷(Javier Aguirre)的《Dracula’s Great love》中,早科波拉20年,第一次把吸血鬼演绎成一位浪漫角色,片中德库拉爱上了一位因马车毁坏到城堡寻求庇护的女孩。77年BBC的TV版德库拉是最忠实原著的改编之一,片中几乎出现了书中的所有角色。同年在百老汇舞台上重新演绎了1927年的戏剧版德库拉,饰演伯爵的是弗兰克?朗吉拉(Frank Langella)。就像当年的贝拉?卢戈西,他也同样希望从戏剧舞台走上银幕,这个愿望在两年后实现。由朗吉拉主演的《德库拉》新版于1979年上映,导演是约翰?班德汉姆(John Badham)。
另一部同年上映的著名电影是由德国导演沃纳?赫佐格(Werner Herzog)翻拍的茂瑙的《诺斯菲拉图》(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 1979),片中画面极其精美,配乐也相当经典。影片中很多设定与场景都照搬了茂瑙的原作,无非换上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家似乎偏爱露西这个角色,在很多后来的改编中,露西都作为第一女主角和乔纳森被配成一对。和22年那部片子相比,女主角的戏份被加强了,更有深度,而结尾也一改原作正义战胜邪恶的传统结局,换之以新吸血鬼的诞生做结,寓意深远。乔纳森的扮演者年纪偏大,失去了茂瑙片子里类波兰斯基(TDV里的小白脸)的美型与纯真,换上一个味如嚼蜡的中年人,多少丧失了点趣味性。而由法国美女阿佳尼(Isabelle Adjani)饰演的女主角,在本片中的化妆却美的不带丝毫人间烟火,被评论为“就像从画卷里走出来的美人”。在两部《诺斯菲拉图》里,吸血鬼都是一副病态老人的猥琐模样,耸着肩膀,长着可爱的兔子牙。但79年片尾的吸血镜头在阿佳尼的演绎下极富诱惑美感,绝非现今大众鬼片里无聊的狼人效应,衬托之下似乎也就不觉得伯爵的形象如何的不堪(他的眼睛还是很纯净的蓝色),他的死甚至会让观众感觉惋惜(为情所困?)。本片制作精良,DVD的封面很唯美的采用了新艺术运动的装饰画风,值得收藏。
80年代是德库拉电影的衰落期,主流吸血鬼片子不多,80年有一个名为《德库拉夫妇》(Mr. and Mrs. Dracula)的幽默肥皂剧,以吸血鬼做噱头,却是和以往的历史题材一点关系也没有。同年的法国片《Mamma Dracula》也只是借了个名字,加上巴托里(Elizabeth Báthory)伯爵夫人的传说,还有安迪?沃霍尔片中“吸血鬼仅靠处女血生存”的理念,打造出嗜血女伯爵形象。此外还有中国香港、日本等地拍的几部烂片——一直到92年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吸血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石破天惊,一举重写罗马尼亚历史,标志着吸血鬼影片在90年代之后的复兴。
虽然那个跨越四百年的“真爱不死”(Love Never Dies)是原著中没有的杜撰,但并不妨碍本片成为历史上 “最贴近原著灵魂”的改编,是至今影响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德库拉电影。由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饰演的伯爵,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饰演的范海辛教授,薇诺娜?赖德(Winona Ryder)饰演的米娜,还有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饰演的乔纳森?哈克都已成为不朽的经典。至此科波拉似乎终结了德库拉电影,此后再无优秀同类影片问世。95年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的《吸血鬼也疯狂》(Dracula: Dead and Loving It)是一部模仿《惊情四百年》的搞笑版,之后《The Road to Dracula》分析讲述了环球公司早年三部吸血鬼经典影片的创作,还有介绍卢戈西的影片《Lugosi: Hollywood’s Dracula》,以及一系列介绍吸血鬼文化的电视剧记录片。
2000年后盛产了一堆垃圾电影,如《德库拉2000》(英版德库拉2001),《德库拉3000》,《德库拉》系列,都没什么可看性。同时德库拉电视剧也在不断的被翻拍。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一部根据芭蕾舞剧改编的先锋电影《寻找暗夜里的情人》(Dracula: Pages From A Virgin’s Diary,也译“处女日记的摘抄”),导演盖?马丁(Guy Maddin),片中出演伯爵的是原中央芭蕾舞团首席,后加盟加拿大温尼伯皇家芭蕾舞团的张卫强,这部作品也是他的告别之作,该剧舞台版2004年曾在国内演出过。剧中德库拉挥舞着棺材板上阵,但三位女吸血鬼的舞蹈部分还是很精彩的。2003年的烂片《绅士联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根据英国漫画家艾伦?摩尔(Alan Moore)同名漫画改编,但片中仅出现了作为吸血鬼的米娜?哈克。
2004年的《范海辛》(Van Helsing)大概是近年来最优秀的一部吸血鬼电影。虽然和《绅士联盟》同样是一部综合了无数知名角色的大杂烩,但影片质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片中饰演伯爵的是理查德?洛克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他在片中优雅的长发扮相,强烈的贵族气质还有略带神经质的精彩表演突破了以往德库拉单一个性的塑造,当然还有英伦第一美女凯特?贝金塞尔(Kate Beckinsale)的加盟,两人在有着金碧辉煌的威尼斯狂欢节设置的吸血鬼舞会上的拥舞镜头足以颠倒众生。吸血鬼们没有影象,片中当凯特下腰后仰,突然看到自己镜前独舞的镜头模仿了波兰斯基的设计,却因灿烂的背景服饰与高端的特技制造大大发挥了镜头的美感和奇异效果,成为片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
2005年又有德库拉剧作的改编,哥伦比亚作曲家创作了歌剧《德库拉》,今年初还有德库拉的音乐剧《Dracula: Entre l'amour et la mort》在蒙特利尔首演。德库拉从丑陋凶残的嗜血僵尸变为优雅冷漠的贵族绅士,再到情深款款的浪漫骑士,科学家,教授,图书馆主,伯爵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化,成为时代的注脚,文化的象征——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一个特兰西瓦尼亚,只要人心不死,德库拉伯爵就会在暗夜里永生。
3.2 吸血鬼电影的后德库拉时代 Vampire Films In Post-Dracula Age
对大多数吸血鬼影迷来说,《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94)一直是最富魅力的一部电影,优秀的导演,精湛的演技,严谨的制作,还有安妮?赖斯原著所带来的令其他影片望尘莫及的深度,使该片在影迷,尤其是安妮书迷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惊情四百年》,成为同类电影中再也无法逾越的经典。这是汤姆?克鲁斯扮相最好的一次,克里斯滕?邓斯特演技最佳的一次,布拉德?皮特完全重现了路易煎熬之中的人性,虽然班德拉斯的外型与原著中16岁的“褐发天使”相差甚远,但除去这点,他的演出亦可圈可点。特别是电影添加了原著中不存在的精彩结尾,《夜访》电影版的改编是个巨大的成功。倒是安妮阿姨,在得知由汤姆?克鲁斯饰演主角莱斯特时曾买下报纸整版批判电影公司,随后在接到样片后,态度马上一百八十度转变,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大概是有了十年前不愉快的经验,安妮在《天谴者的女王》(Queen of the Damned, 2002)发片后似乎没有当年那么冲动,尽管这部电影在书迷圈子里声望极低。
不得不说,黑女王版本的阿卡莎还是很令人惊艳的。她的肢体语言比她的话语更蛊惑人心,加上扮演者阿丽雅(Aaliyah)随后飞机失事,影片未上映就已拢上一层悲壮的神秘色彩。斯图尔特?汤森的莱斯特是阿汤哥“钦点”的,虽说少了点18世纪的贵族气质,但性感中带出妩媚的造型也相当吸引眼球——但除此之外都是些什么——符合原著形象的中年洁曦硬生生和小莱凑成一对,吸血时传来啃黄瓜的声音,一群干尸一般的潘朵拉和马以尔——不要说那个红毛中学生是阿曼德——文森特?佩雷是个挺著名的演技派了,但他完全不和衬的外型很难表现出“通晓全帝国语言”的玛瑞斯所该有的气质与内涵。该片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对原著的肆意篡改是它被影迷骂不绝耳的主要原因,虽然,它的特技很炫,还有着强大的音乐阵容。玛丽莲?曼森和Korn等王牌金属乐队为影片奉献了十几首歌——如果你实在忍受不了剧情,就听听音乐吧。
虽然《天谴者的女王》招致骂声一片,但只要不把它看作是安妮原著的改编,还是有很多优点,相较之下近年来拍摄的《吸血莱恩》(Bloodrayne, 2005)真可称得上一无是处。尤维?波尔(Uwe Boll)可能是世上执导游戏改编电影最多的导演,但至今没有一部作品获得玩家好评——很难相信,这么一部现代拍的片子,有着还算不错的摄影和并不差的制作班底,竟然会演绎出这么拙劣的故事和混乱的结构。这是一部动作电影,但打斗场面只怕用快进才跟得上正常速度,吸血鬼的设定似乎用的是30年代的,而且黑白一刀斩,没有位于正邪之间的人物,也没有任何悬念。唯一的看点大概是女主角姐姐莫名其妙的做爱镜头,却被人当作是三级片。
另一部以女吸血鬼为卖点的动作爱情片,《不死的传说》(Innocent Blood, 1992),片中美丽的法裔吸血鬼玛丽由吕克贝松前妻安妮?帕里洛德(Anne Parillaud)饰演。玛丽以杀戮匹兹堡地下歹徒为己任,之后遭遇警察乔擦出爱情火花,二人合力对付因玛丽失误而转变成吸血鬼的歹徒马希利。片中激情镜头和《莱恩》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CLICHE,都是女吸血鬼开始想咬对方(人类)脖子挣扎之后作罢——但是不这样又能怎么演呢?
同类电影的颠峰之作《黑夜传说》(Underworld, 2003),作为现代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把好莱坞传统的吸血鬼与狼人结合起来,揉入现代元素,打造了一个惊艳迷离的感官异世界,一个半人半鬼的“地下”版骇客帝国。《黑夜传说》在前期宣传上也没少花钱,当年伦敦的双层大巴上全都漆满了凯特?贝金赛尔身穿黑色紧身PVC的大幅海报——歌特的氛围,冷艳的造型,精彩的打斗,禁忌的恋情,本片几乎融合了所有吸引眼球的卖点——尽管片中的狼人老大是当年出演王尔德情人的迈克尔?西恩(Michael Sheen),造型的剧变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之后凯特嫁给了导演伦?维斯曼(Len Wiseman),由于第一部的高额票房,黑夜传说第二部《进化》(Underworld: Evolution)在2006年隆重登台。片中延续了上一部的死亡争斗,男女主角试图解开两个部落的血统之谜,化解数世纪堆积纠缠的新仇旧恨。仍是原班人马,按照好莱坞一贯的三部曲设定,黑夜传说第三部“前传”也在紧张的筹备当中。
另一个著名的吸血鬼三部曲系列就是由漫画改编的《刀锋战士》(Blade)。在20世纪70年代,刀锋来自以蜘蛛侠闻名的漫画公司Marvel,是系列漫画《Tomb of Dracula》中的一个配角,之后却得到主角待遇被搬上银屏。沿袭动漫游戏的一致设定——半人半吸血鬼本质的吸血鬼猎人压制着对血的渴望猎杀吸血鬼。一个有趣的“进化”——大卫?高耶(David S.Goy)在第一部影片是中编剧,在第二部影片中是编剧和制片人,然后在第三部中把编剧、制片人和导演一手包办。精彩的打斗特技、血腥的动作场面,与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人物设定和场景是本片票房的保证。
与刀锋同时代的《V字特工队》(Vampires, 1998)也是部猎杀吸血鬼的动作片,连设定都相似,片中由杰克率领的猎人团为粉碎吸血鬼得到黑十字架后不惧日光的企图一路追杀,最终杀掉吸血鬼头领瓦雷特,但猎人一方也几乎死了所有的兄弟。片中动作场面还是值得一看的,吸血鬼从土里钻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紧张刺激也够血腥,但一样沿袭了贯常猎人片的设定,吸血鬼基本上是些没什么脑子力大无穷脸上涂了墙灰的僵尸,咬人脖子就变狼人,全身脏兮兮的没有一点气质,实在是给血族丢人。
《捉鬼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其实算不上动作片,更像是校园片一类,其中随巴菲成长表现出的各种学校场景还是极其逼真且有借鉴性的,比原本作为电视剧卖点的吸血鬼主题更加真实生动。这部迄今为止知名度最高的吸血鬼电视剧共七季,开篇讲述高中女生巴菲被秘密选中成为吸血鬼猎人,在监护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接受训练猎杀吸血鬼。片中夹杂着黑魔法与中古咒语的运用,还有狼人与女巫的加盟——此外比起其他同类故事稍稍成功的设定是出现了很多位于正邪之间并且惹人喜爱的吸血鬼,比如Angel和Spike。在巴菲上映三年后,《黑暗天使》(Angel)的系列也随巴菲第四季共同推出。这个怀抱人性的吸血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由巴菲的高中同学克罗蒂亚和失败的英国监护人卫斯理作助手,同样以猎杀威胁人类的妖怪与魔物为己任。由于是TV版,片中存在着让人不堪忍受的三流特技制作,以及偶尔白烂的剧情设计(比如Angel救Darla的考验),但总体说来还是成功的。在欧美影响力巨大,在英国随着BBC颠过来倒过去的反复播映,几乎没有人没看过本片。至今由电视剧本衍生出的系列小说无数,还有Buffy与Angel专题的杂志每月出版。
“Sleep all day. Party all night. Never grow old. Never die. It's fun to be a vampire.”——1987年的《粗野少年族》(The Lost Boys)因其对美国青少年文化与社会现象的反射成为经典。片中一对兄弟随母亲移居到西海岸,哥哥迈克受到诱惑成为吸血鬼一员,弟弟山姆与当地孩子组成救援队救回迈克。由基弗?苏泽兰(Kiefer Sutherland)扮演的吸血鬼大卫以强烈的个人魅力征服观众,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幽深恐怖的古堡和悲壮压抑的心理塑造,而是完全现代的美国小镇场景,吸血鬼和人类也没有什么分别——这些设定后来都完美的被新奥尔良的波比?布莱特(Poppy Z. Brite)继承发扬并赋予唯美、暧昧与性的元素,为之后吸血鬼畅销小说《Lost Souls》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另一部更“年轻”的吸血鬼电影是2000年迎合万圣节档期上映的《小吸血鬼》(The Little Vampire, 2000),内容轻松可爱,讲述9岁的托尼凭着爱和友谊的力量帮助朋友鲁道夫和他的伙伴们实现了吸血鬼重返人类社会的梦想。相比其它吸血鬼电影,本片风格更接近《彼得潘》那样的童话,天真烂漫,自然纯粹,是同类影片中不多见的喜剧作品。
说起喜剧总是会提到尼古拉斯?凯奇的《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 1989)。虽然本片确实出现了无数搞笑片段,但是看到结尾,却感觉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片中由凯奇扮演的出版社小经理Peter运气背到了家,一直在看心理医生,好不容易成就的一夜情被蝙蝠打断,之后在酒吧结识的性感美女又居然是吸血鬼——其实从片子所表现人物的神经质来看,那很可能只是存在于Peter脑中的吸血狂想,她并非是真的吸血鬼——之后的Peter一直处于心理崩溃边缘,身边各种不可控制的怪异行为频繁发生。比较可爱的地方是他以为自己变成了吸血鬼,去商店买便宜的獠牙,还把沙发倒扣下来当棺材睡——但这些到了片尾都变成了悲惨的注脚。发疯的Peter强暴了自己的秘书,又被美女抛弃,在酒吧杀了人,最后被秘书的哥哥用木板钉死。编剧并不优秀,漏洞百出,除了凯奇之外没有一个人会演戏。不过尼古拉斯?凯奇可是为了本片真的吃下了一只蟑螂,据说他嚼了三次(这是何苦呢)。此外,由凯奇担任监制的第一部影片《吸血鬼的阴影》(Shadow of the Vampire, 2000)也是部很有名的片子。以著名的1922年《诺斯菲拉图》作为背景,讲述那个正在拍摄吸血鬼电影的剧组,请来的演员竟真的是诺斯菲拉图家族的一员。巧妙的设定和精彩的演技使影片在圈子里评价很高。
《吸血鬼匿名协会》(Vampires Anonymous, 2003)的核心内容是一个通过12步骤帮助吸血鬼放弃嗜血本能转变成“正常人”的组织。影片中提出的协会概念“VA”其实已经不新了,之前有两部小说都是这个主题。首先是1991年杰弗里?麦克马汉(Jeffrey N. McMahan)的同名小说,主角吸血鬼Andrew,其同性男友Pablo加入了VA想变回常人。之后1997年乔纳森?纳沙(Jonathan Nasaw)的《The World On Blood》中同样出现了VA的组织,主角Nick在戒除血液之后也想帮助其他吸血鬼放弃对血液的需求。本片沿袭了“历史上”著名的“VA12步骤”的说法,却不再是Gay故事了。男主角在杀死第76个女友后向VA求助,最后证明毫无用处,还得自己动手把女友变成吸血鬼,大家就皆大欢喜什么事都没了——问题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他之前在杀那76个人的时候都没有想到?此外片中那个美艳的猎人姐姐出场有些莫名其妙,獠牙也过于夸张。
1998年的《吸血情圣》(The Wisdom of Crocodiles)是裘德?洛的再一次“本色”演出——好象世界上所有的花花公子都被他演完了。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吸血鬼渴望得到真爱的救赎。本来应该是个煽情的故事,但是在导演添加了无数故弄玄虚的镜头后一切都显得很做作。《吸血情圣》在评论界似乎评价并不低,却鲜有影迷承认自己喜欢这部片子。
《千年血后》(The Hunger, 1983)根据美国著名小说家惠特里?史崔柏(Whitley Strieber)享誉盛名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围绕埃及女吸血鬼米伦(Miriam)展开,几千年来她不断选择着恋人,而他们在保持青春一段时期后总会在某个时间迅速衰老。由大卫?鲍伊饰演的约翰在自己开始衰老之际寻求女医生莎拉的帮助,但是随后莎拉也陷入了米伦的怀抱。在小说中最后莎拉自杀,米伦带着她那些装满情人的“boxes”(棺材)搬家到了新的城市,仍旧怀念着莎拉——而在电影里,导演选择让莎拉假死,引发米伦的情人们合力除掉米伦——最后的场景是莎拉成为新的“血后”,在不知名的城市中眺望夜景,身后是一具承载米伦的棺木。吸血鬼题材的影片一直被划入Horror一类,却少有真正恐怖的片子,但这部80年代的电影却在香艳诱惑的感官描写里多少透出些凄凉而惊悚的意味来。由包豪斯乐队《Bela Lugosi’s Dead》开篇,实验室里猴子的相残,鲍伊的瞬间老化,悠扬乐曲中的杀戮,重重白纱帘幕下僵尸的复活——这些精彩的镜头比起直接的血腥场面更让观众感觉恐惧。那些缭绕着烟雾的鸽子的镜头很美,那些白纱帘后面黑色剪影的轮廓很美,片中音乐对诠释那种时间的流逝的运用也很美。最后说,大卫爷爷二十年后自然衰老的样子还是比片中化妆出来的要好看一些,于是欣慰。
3.3 日本的吸血鬼(动漫篇)Vampires in Japan
吸血鬼是欧洲文化的造物,但热衷魔幻的日本人早在奇幻狂潮卷入中国之前就把吸血鬼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不但沿袭欧洲传统设定,更使其本土化,产生了大量相关动、漫画作品。从《孔雀王》中的惊鸿一瞥,《金田一》中的吸血鬼杀人事件,到纯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皇家国教骑士团》和《圣魔之血》,歌特题材在日本漫画里已经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源泉。而在海外的动画市场上,《吸血鬼猎人D》和《最后的吸血鬼》也一直是吸血鬼动画界的王牌。
流行的吸血鬼动漫作品一般以宗教作为背景,在结构上往往比小说有着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常演化为吸血鬼与猎人的斗争——主角背负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悔恨,自厌倾向严重,对生死问题有着执念,并与其造就者(或狩猎者)有着复杂的爱恨情仇——尽管这些原本吸引眼球的卖点随着如今同类故事的泛滥成灾变为了CLICHE,但仍有大批大批的追随者因吸血鬼所代表的力量与贵族气质痴迷不已,使吸血鬼主题如同吸血鬼本身一样永生不死。
菊地秀行+天野喜孝——吸血鬼猎人D
由川尻善昭监督,美国动画制作室MADHOUSE加盟,2000年吸血鬼猎人D的第二部电影《BLOODLUST》堪称吸血鬼动画界的典范。不但在日本,在亚洲,甚至在海外本片都拥有极大市场,培养出大批FANS,乃至后来菊地秀行的原著通通被翻译成英文,与欧美无数描述“DAMPIRE”(半人半吸血鬼)的吸血鬼小说们堆在一起。《BLOODLUST》改编自原著的第三部小说,讲述贵族少女CHARLOTTE遭吸血鬼MEIER绑架,D接到委托,前去救人。片中人设极富魅力,制作精良,在无数吸血鬼动画中成为屹立不倒的经典。除开原著的精彩,插画大师天野喜孝做的人设与原图也是使D扬名的关键。这位15岁就开始参与动画制作的插画大师,用妖异华美的笔触勾勒出D黑色礼帽颀长的边沿,大块面积黑色的渲染,中世纪歌特风格的尖顶建筑,充满孔洞的巢穴里怪物的面孔,女人的高髻与复杂礼服的层层褶皱。他笔下的人物仿佛来自诡异的外太空,却又充满着中世纪蛮族的质朴与浮世绘传统风格的亮丽。D是他的代表作,此外他还出版《魔天》,《飞天》,《花天》,《美天》,《喜天》等“天”之画集。他也曾与美国最著名的奇幻小说家NEIL GAIMAN合作,出版了《SANDMAN》系列的新版本。
小岛文美——恶魔城月下夜想曲(插画)
早几年,《圣魔之血》还没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在吸血鬼人设上唯一可与D比肩的是KONAMI公司恶魔城系列浑厚唯美的巴洛克画风。插画师小岛文美,正是她的加盟,才使这款游戏上升到游戏界、乃至插画界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游戏仍以布莱姆?斯托克的《德库拉》为背景,保留旧有的歌特文学观,又糅合进了多分支架构艺术体系与现代的恐怖元素。小岛文美所做的人设与插画为该系列游戏的成型推广、增加人文价值提供了重要的表现手法。她因参与《恶魔城》游戏的开发而闻名。
押井守——最后的吸血鬼BLOOD - THE LAST VAMPIRE
著名吸血鬼动画《BLOOD+》前身,48分钟的剧场版。故事以1966年深陷越战泥潭的驻日美空军基地为背景展开,基地附近相继发生了数起自杀事件。据调查是“翼手”所为,一种会拟态成人类的灵长类吸血性魔物。一个叫小夜的少女被秘密送进了位于基地内的美国人学校,她手中的日本刀将肩负起杀尽吸血鬼的使命。押井守主创,寺田克也担任角色设定,北久保弘之担任监督。该片没有采用《攻壳机动队》那种CG技术和传统动画结合的制作方式,而采用了和《星战前传》相同的当时最先进的HD24P全数码制作技术。这是该技术首次在日本影视作品中被采用,同时也因为其反战题材,在欧美上映后引起极大轰动。
平野耕太——皇家国教骑士团HELLSING
这部漫画也是很早以前就被翻译成英文的,甚至在下载到英文版本的时候国内都还没有漫画发售。之后是看了TV版动画,然后过了好多年,漫画还在刊载中。上次我在学校做吸血鬼杂志的时候,一边的英国孩子看到ALUCARD,激动的指给同学大叫HELLSING,可见本作在海外的深入人心。故事设定在英国,一个以宗教冲突为背景的现代吸血鬼故事。ALUCARD是567岁的“最强”吸血鬼,受命“主人”皇家国教骑士团(HELLSING)家族猎杀同族。说他“受命”不如说是自愿,试问有谁阻的了他?TV版最后他还“血诱”HELLSING家族继承人INTEGRA变成吸血鬼。
吉田直+ THORES柴本——圣魔之血TRINITY BLOOD
近年来最流行的吸血鬼作品之一。由小说原著衍生出的漫画,动画,插画三者,以THORES柴本所绘制的插画成就最高,一度被认为“不可动画化”。故事设定在未来,地球人口突破120亿,经过遗传基因调整,试管婴儿莉莉丝和奈特罗德三兄妹降生(该隐、亚伯和塞思),他们将带领人类实行火星殖民计划。为延长寿命,四人在自己体内移植了纳米机械——宇宙流浪体。这种溶血性细菌能够极大的提高宿主的生命力。为了独占细菌和搭载了外星人超前技术的“方舟”,殖民者和地球发生了最终战争(大灾难)。人类文明毁灭,幸存的人类和突然出现的具有高度身体机能和发达技术的火星归还者“吸血鬼”展开大战。与纳米机械完全融合的该隐决心毁灭人类,该隐杀了莉莉丝,亚伯击败该隐,怀抱莉莉丝的遗体沉入罗马地下墓地。塞思则率领归还者中的独立者逃到东欧,建立了唯一一个长生种居住的“真人类帝国”(其他帝国则被教皇厅率领的人类全灭)。之后该隐复活,夺取了异端组织“薔薇十字骑士团”的控制权。亚伯救下失去双亲的卡特琳娜,即之后教皇厅AX的组织者。四方势力逐渐形成(教皇厅AX,教皇厅异端审问局,真人类帝国,蔷薇十字骑士团),战争仍在继续。《圣魔之血》小说分前传(RAM)与正传(ROM)两个系列一共12本,漫画出到第五卷,动画版24话完结,插画有画集发售。
由贵香织里——夜型爱人专门店
由贵本来只想画个吸血鬼短篇,没想到刊载后大受欢迎,不但同一系列的短篇连续画了好几个,后来还改编成了电视剧。故事以现代日本为背景,高中女生狩野莉音因朋友失踪,单身前往一个名为KRANKEN HOUSE的男公关俱乐部,之后发现对方形迹可疑,莉音执意留下打工。这个俱乐部装饰歌特,以吸血鬼作噱头吸引顾客。但事实上这确是吸血鬼的巢穴。他们追寻着被称为“艾莱莉”的圣女,以夜幕做掩饰与人类共处。在漫画中莉音最终救回了好朋友志穗,吸血鬼苏芳不告而别——而在之后改编的真人版TV剧集里,大家就没这么幸运了。TV版作为午夜场播出,主演是松田悟志和小向美柰子,添加了许多漫画中没有的笑料,吸血鬼也从一群美男缩减到瘦成骷髅的苏芳一个。就像在《黑暗天使》(Angel)的系列故事里讨人喜欢的是Angel的旧情人Darla而不是女主角Buffy,《夜型爱人》的TV版中我最喜欢的也是魔女铃罗。这个原创角色是最后才出场的,虽然苏芳的回忆部分像极了拙劣的舞台剧,但铃罗的出场仍为片子本身增色不少。只是片尾的设定太糟糕,感觉被白白戏耍了一回,实在不爽。
冬目景——羔羊之歌
相比《夜型爱人专门店》,这是一部更为本土化的吸血鬼作品(前者故事虽发生在日本,却仍不改传统吸血鬼设定)——但风格完全不同,冬目景压抑黯淡的画风与平板规整的构图从一开始就为《羔羊之歌》定下了黑暗的基调。主角高城姐弟在“正常”生活与自身血统中挣扎,最终走向毁灭——“一个有关宿命的,回头也看不到岸的故事”,一部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纯粹“黑暗”作品,与我们熟悉的欧洲歌特主题不同,是不多见的日本本土佳作。
李昭映——MODEL
TokyoPop(http://www.tokyopop.com/)是近年来兴起的一家漫画公司,总部设在L.A.,长期从事漫画的翻译出版工作,把大批漫画引进欧美诸国。以英国为例,现在随便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都会有日韩漫画上架,国内比较有名的漫画这里都可以找到英文版,甚至常有惊喜,发现一些从未听过的优秀作品。《MODEL》是韩国漫画家李昭映(SO-YOUNG LEE)的代表作,共七册,英文版至去年完结,讲的是一个年轻的韩国学生JAE远赴欧洲学习绘画,一个偶然她遇到陌生人MICHAEL,被对方的美丽所吸引,要求对方做自己的模特。吸血鬼MICHAEL以JAE的少量血液做交换,同意条件,并带JAE回到自己的庄园。在这里JAE开始了她的新生活,遇到另一个神秘的年轻男子KEN和冷漠的女管家EVA,故事围绕着这几人的关系展开,最后真相大白,有情人钟成眷属。不脱少女漫画的传统架构,但是画风华美精致,虽然是早期作品(94年开始登载),人物造型和建筑结构比同期漫画家要纯熟的多,情节也比漫画家正在刊载的另一部《ARCANA》精彩数倍,相信若引进国内,一定会有不少拥趸。
新书上架:
秋乃茉莉——暗夜过客(NIGHT EXILE)
最近秋乃一边给《恐怖宠物店》开着歌舞伎町的新连载,一边又腾出手画了这个以吸血鬼为主题的新篇《暗夜过客》。故事设定在几个世纪前的欧洲,主角艾力士是个外表纯真忧伤、散发着贵族气质的少年,患有严重的失忆症,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来自何方。他在一个又一个的村庄中游荡,被收留,被爱,被利用……而在每一个月圆之夜,他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吸血鬼,在血液的交换中让身边的人同样失去与自己交往的记忆。秋乃向来以故事见长,《暗夜过客》刚出了二本,和同期的《新恐怖宠物店》相比,情节稍嫌单薄,受众年龄层偏低,但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
黑乃奈奈绘——VASSALORD
今年三月份的新书,刚刚出了第一卷日文版,BL向。主题是非常“商业化”的吸血鬼猎人查理德与其“主人”真祖吸血鬼雷伊夫罗之间的故事。超华丽画面,加上黑乃惯用的硬线条与大面积的黑色渲染,绝对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非常值得期待。
回应 删除 举报广告 2006-10-15 05:47:23 恒殊 (努力学习拉丁语!) 吸血鬼考 Chapter IIII 作为符号的吸血鬼Vampire as the Symbolization
4.1 被告席上的王尔德Wilde in the Dock
吸血鬼的狂热爱好者大多会热衷十九世纪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954-1900)提倡与发扬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者以美与艺术为信仰,认为艺术先于生活,领导生活前进。王尔德身体力行,在美国,身穿华丽复古的天鹅绒外套和及膝马裤讲学;在伦敦,举着百合花穿越最繁华的皮卡迪利大街,与自称“白合花王子”的波西在SOHO区出双入对。他的前半生才华横溢,智慧超群,风光无限,成就斐然。
在英国的法律上,1891年是一个分水岭,就是从那以后才明确了性取向的所谓“问题”。但是直到四年后,直到那个可耻的昆斯伯瑞侯爵拼写错误的卡片*出现在欧本玛俱乐部,直到王尔德起诉昆斯伯瑞失败、反以风化罪被告上法庭,大众才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
王尔德一直都是舆论界的宠儿,他的奇装异服与张扬态度早就是媒体的焦点,更何况还有他那些刚上演便立刻轰动英国戏剧舞台的精彩剧作。王尔德就在他大红大紫、站在事业绝顶巅峰之际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个案子震惊了英国的整个男性社会,特别是剧院——当时不得志的三流小作家布莱姆?斯托克正在给亨利?欧文打工,他那篇酝酿了五年的吸血鬼小说就是在王尔德的审判结束后才开始动笔的。1994年,塔利拉?莎弗(Talia Schaffer)在一篇阐明吸血鬼同性恋史的论文A Wilde’s Desire Took Me: The Homoerotic History of Dracula中首次提出了王尔德对《德库拉》小说创作影响的假说。
王尔德入狱了,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劳役生涯。宇宙中曾经最闪耀最灿烂的太阳陨落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尼娜?奥尔巴赫教授(Nina Auerbach)指出,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牺牲者,王尔德大获全胜。因为他的审判大大削弱了当时的英国社会以残暴的欧文所代表的压倒一切的男性家长制,从而无限激发了作为下层劳动者的斯托克的创作活力。
在那个时代,王尔德是一个符号,先是光辉灿亮万人景仰的偶像,急转而下成为人神共愤的污秽与堕落的代名词。吸血鬼也是。被监禁的王尔德就相当于被压制的德库拉,王尔德象征完美希腊爱情的同性爱行为的曝光就是代表所谓正义的猎杀者把属于黑夜的吸血鬼强制拖出古堡暴露在残忍的日光下。审判就是锉尖的木桩。如同德库拉一样,王尔德的形象被虚假的正义与社会道德背弃,被毁灭一切所有,被上帝放逐;但是作为符号的王尔德,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王尔德,他的美学思想,诗作、小说和戏剧,就像历代伟大的君主与思想者——亚历山大、恺撒、孔子和基督耶稣,以不可压制的能量与非凡的成就在无形中统治了全世界。于是作为世间所有被正统力量裁判与压迫的代表,吸血鬼,从中世纪火刑柱的余烬中冉冉升起,喻示了我们伟大先行者的永生。
*1895年2月,王尔德发现昆斯伯瑞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波西之父)在欧本玛俱乐部(Albemarle Club)留给他的卡片,“致王尔德,那个装模作样的鸡奸者”(Sodomite一词错拼成Somdomite)。他立即以诽谤罪名起诉昆斯伯瑞侯爵。关于王尔德的详细介绍与论述可参看《自深深处》及其附录年表,作者同本文作者。
4.2 吸血鬼次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Vampire Subculture
在十八世纪,卡尔梅神甫把吸血鬼的狂热情绪归因于迷信与无知。而流行于现代的吸血鬼情结,从一方面可以认为是道连?格雷症候群*的延展,人们执迷于吸血鬼所代表的“永恒(的美)”(Timeless Beauty);另一方面的解释则是长久以来人类被压抑的欲望在作祟。吸血鬼所有的那些穿孔的吮吸行为都在婴儿的禁忌中找到了根源。人们一直在潜在的压制与束缚中寻找各种途径释放能量和反击,到了近代,这种被压制的欲望就直接表现为无数吸血鬼狂热爱好者对吸血迷信的效忠和模仿。他们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性和时代特征,于是和所有地下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一样,吸血鬼次文化(Vampire Subculture)登上了现代社会的舞台。
吸血鬼次文化属于西方地下文化的一支,来源于大众文化中的邪典(Cult)象征、恐怖电影、安妮?赖斯的小说、巴菲的电视剧、众多吸血鬼游戏,以及英国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它在人们服饰和装饰风格上表现最为典型,吸收了十九世纪维多利亚式的古典浪漫,华丽(摇滚)性别模糊的魅惑造型,加之朋克的反叛精神与歌特的黑暗颓废,在大众文化传媒与各种流行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塑造出全新的二十世纪吸血鬼形象。在以上几种地下文化中,吸血鬼文化和歌特文化联系最为紧密,追随者习惯穿着黑色,涂黑眼圈和黑色甲油(无论性别)。大部分的吸血鬼狂热者都认为自己是歌特(Goth),但歌特们不一定全部归属吸血鬼范畴。吸血鬼次文化大量风靡于欧洲和北美,尤其是英美的各大城市和北欧,此外在南美和亚洲的某些地方(日本)也有部分拥趸。
吸血鬼次文化的绝大部分内容围绕着吸血鬼生活方式(Vampire Lifestyle)展开。除上文提到的黑色服饰与化妆外,秘密的宗教活动以及关于血液的种种仪式也被西方很多吸血鬼狂热者接受。此做法尤其盛行于北美,那里的吸血鬼社团通常“弑血为盟”,绝非单纯的角色扮演游戏。通常是由两人自愿建立关系,定期进行血液交换或者单纯由一方为另一方提供血液。但是这种活动往往极其秘密,仅在特定的几个人之间进行,并被医学与卫生界视为病态——众所周知,血液的交换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常会因此感染相关血液类传播疾病,比如肝炎与HIV病毒。但是此类疯狂的吸血鬼中毒者在西方社会并不是少数,有很多的文献资料记录为证。据说安妮?赖斯在写作《吸血鬼纪年》的过程中还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取得联系,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采访——除了对吸血鬼这种神话物种的痴迷,现在还很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会采取这些危险的举动。
另外一个糟糕的结果就是促发了类吸血鬼犯罪(尤其在青少年中)。似乎多发生在欧洲,前几年就有英国中学生杀死女友及邻居并啜饮血液的恐怖事件发生。四十年代最著名的连环杀人犯约翰?乔治?海格(John George Haigh)声称杀害了八个人(实际是六个),并每次都在喝下一杯受害者的血之后把尸体扔入硫酸池。“一杯血”的声明似乎更像是来自他的梦——他常梦见走入一个长着滴血树木的森林,有人把一个盛着血的杯子递给他让他喝下。(保罗?纽曼: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海格因此被称为“伦敦吸血鬼(The Vampire of London)”,但后来有人认为那只是律师希望以疯癫症为他开罪的辩词而已。类似的案件逐年增加,原本是从小说电影里衍生的吸血鬼次文化为犯罪找到了途径,随后这种影响又回到了小说里——最近排在亚马逊同性恋吸血鬼小说榜首的《Bite Club》就是以警署对吸血鬼连环杀人案的调查引发了对真正吸血鬼的追踪。
抛开这些负面的影响,吸血鬼次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相对积极的一面。以伦敦的吸血鬼俱乐部**为例,这里固然存在秘密交换血液的特例,但大多数会员还是表示对这种不健康现象的唾弃和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有悖文明。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来自严格的基督教家庭。和歌特一样,吸血鬼迷们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在幼年生活中或多或少受过一些伤害和阴影,导致了他们成年后的不擅社交和抑郁自闭。但在加入吸血鬼社团后,这些症状得到了改善。伦敦吸血鬼联盟(Vampyre Connexion)的会员尼克(Nic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很难相信,如今乐观健谈的他也曾经有个惨淡的童年:尼克以前在学校里一直受人欺负,没有一个朋友。但他却在加入社团之后结识了无数兴趣相投的同好,经常和大家一起去酒吧、参加舞会等社交活动,慢慢就变得开朗起来。他的父母显然开始并不喜欢歌特与吸血鬼文化,但因为尼克性格的转变,却也逐渐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当然也有因为参加吸血鬼活动和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决裂的现象偶尔出现,但总的来说,像VC这样的吸血鬼俱乐部给吸血鬼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发泄与释放的出口,相当于在单调乏味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建立了一个理想国,一个重现十八、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贵族沙龙。当参与者们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琢磨如何在化装舞会上打扮的更完美和引人注目这一点上,吸血鬼次文化就已经脱离了原先单一的血的迷恋和相关的宗教束缚,而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交手段,一种优雅复古的潮流与时尚。
*道连?格雷症候群(Dorian Gray Syndrome,简称DGS):在王尔德著名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1)中,道连是个美丽的年轻人,因不愿年华老去放弃了自己的灵魂,和画像交换了身体。在现代医学与精神病学上,DGS指的是那些恐惧正常衰老、为保持青春不惜一切的人(如无节制使用药物、手术等)。
**关于伦敦的吸血鬼社团,在本文附篇《英国现代吸血鬼生活实录》有详尽介绍。
Bibliography
论述
Auerbach, Nina, Our Vampires, Ourselves, 1995,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lder, Ken, Reading the Vampire, 1994, London: Routledge
Gordon, Joan & Hollinger, Veronica (e), Blood Read: The Vampire as Metaphor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1997,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ecouteux, Claude,朱晓累(译),吸血鬼的历史,2002,经济日报出版社
Marigr, Jean, 吴岳添(译),吸血鬼:暗夜里寻找生命,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
Newman, Paul,赵康,于洋(译),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2005,上海人民出版社
Sallmann, Jean-Michel,马振骋(译),女巫:撒旦的情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Skal, David J.,吴杰(译),魔鬼秀:恐怖电影的文化史,2005,上海人民出版社
Summers, Montague,韩杨,刘群(译),吸血鬼传奇,2005,新世界出版社
Summers, Montague, The Vampire in Lore and Legend, 2001,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Wright, Dudley, Vampires and Vampirism, 2001, Lethe Press
冯象,创世纪传说与译注,2004,江苏人民出版社
洪凌,魔鬼笔记,1996,台湾万象图书
小说
Bleiler, E. F. (e), Three Gothic Novels: The Castle of Otranto by Horace Walpole, Vathek by William Beckford, The Vampyre by John Polidori and a Fragment of a Novel by Lord Byron, 1966, London, Dover Publications, Inc.
Booner, Hal, Bite Club, 2005, L.A.: Alyson Publications Inc.
Brite, Poppy Z., Lost Souls, 1992,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Brite, Poppy Z., Drawing Blood, 1993,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Brite, Poppy Z., Exquisite Corpse, 1996, London: Orion Books Ltd.
Brite, Poppy Z., Swamp Foetus, 1994,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Brite, Poppy Z., Are You Loathsome Tonight?, 2000, Gauntlet Publications
Brite, Poppy Z. (e), Love in Vein, 1994,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Brite, Poppy Z. (e), Twice Bitten (Love in Vein II), 1997,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Kostova, Elizabeth,凌建娥,刘玉红(译),历史学家,2006,人民文学出版社
Lewis, Matthew, The Monk, 199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Mahan, Jeffrey N., Somewhere in the Night, 1989, L.A.: Alyson Publications Inc.
McMahan, Jeffrey N., Vampires Anonymous, 1991, Boston: Alyson Publications Inc.
Rice, Anne, etc.,陈玉凤(译),亲爱的德古拉,1994,台北: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Rice, Anne, The Vampire Chronicles (1-12)
Shan, Darren, The Darren Shan Saga (1-12)
Strieber, Whitley, The Hunger, 2002, New York: Pocket Books
Strieber, Whitley, The Last Vampire, 2003, New York: Pocket Books
Stoker, Bram,阳斌云,郑燕(译),德库拉,2003,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相关漫画及电影略。